医学院社团活动与医学生学习相融合的分析考量
2016-05-14黄馨瑶李鑫
黄馨瑶 李鑫
摘 要:现代是信息资源极为丰富的时代,这个时代稀缺的不再是信息的资源,而是缺乏运用信息的能力。而高校中社团的出现则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有效的平台。但是社团的出现,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的困扰。本文就医学院社团活动的特点以及与医学生专业学习相融合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考量,旨在让我们更加详细的了解社团活动的内涵,并寻找无限可能的科学融合,以此培养出高水平综合素养的全能型人才。
关键词:社团活动 专业学习 融合分析 考量
大学与中学学校生活的最大不同在于大学生活中活动较多。除了学校或院系组织的日常活动外,社团活动可以说是一项长期而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然而,在校医学生对医学院社团活动有不同的看法。
一、医学院社团活动的的特点
医学院社团是医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和愿望组织的群众性团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医学生多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与平台,以便日后步入社会能更好的适应与接轨。同时也是为了缓解平时严肃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医学院社团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学论坛、文学艺术、医学演讲、登山郊游、篮球排球羽毛球以及各种与医学专业相关的实践技能协会等等,从各个方面挖掘医学生的潜能,并满足医学生的各项需求。每位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以及特长等,在与文化课程不冲突的情况下,参加相应的医学院社团进行学习、交流与管理自己。
“大学社团就像一个小社会,非常适合高校学生在步入社会前的一个转型期锻炼:社团成员来自各个不同专业,可以通过交流拓展学业视界,促进交叉知识点的学习与积累,同时在相处中学会包容和理解,主要可以培养集体荣誉感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1]。医学社团的工作有明确的运行模式以及分工,刚进来的成员会在有经验的老成员的带领与帮助下进行工作锻炼,充分将自己潜能和特长发挥出来;成熟后,又可以以老成员的身份来领导新来成员的工作,从而体会到责任,学会管理、组织以及表达等能力。“社团成员在组织内不但追求自身学习,还追求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学习;不但追求知识的交流和探讨,还追求人际交往的沟通与协作;不但追求个人知识的学习提升,还追求促进本社团发展的思考与探索”[2]。医学院社团活动是为丰富业余生活而生,自然、充满灵气与活力,不仅可以陶冶医学生的艺术情操,养成医学生的积极人生观,还可以使其处事从容淡定、自信乐观。而且医学院社团中的学生有相似或相同的爱好,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接受校园文化的氛围,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和选择更具有时代性和群体性。实践证明,通过医学院社团活动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医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作为终究要进入社会、担当社会建设的公民,要有被关注、被认同、被肯定的需求,这种需求就是美国行为心理学家马斯洛所阐述的“社交需求”。“在与人交往中体验到情感交流、心理诉求的满足,体验到发现、探求的满足,感受到进取前行的动力”[3]。因此,医学院社团组织往往最具活力,最有动力,也最能激发医学生个人的潜力。
二、社团活动与医学生专业学习的科学融合
相对于课堂教学的学习,医学院社团活动的这种平等交互性的优势在于:易接受性和参与性,有利于医学生锻炼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并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所学的医学专业知识。传统医学课堂教学的不足主要在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性不够,即教与学的互动不够,而医学院的社团学习正好弥补了这一点。因为社团活动本质上是实践性的,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理论性的。
医学社团是一个“兴趣共同体”。它作为一种灵活的分组形式,完全根据医学生个人的兴趣和特长进行无限制的自然分组,使学习状态、路径、内容能够最大化的处理学生间的差异而不造成排斥与隔离。例如攀枝花学院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不同的活动中,按照志愿者们的意愿把他们分为不同的小组(医院活动小组、社区活动小组、老年大学活动小组等等),这样更能减小不同专业的医学生之间的差异。正因为如此,它才是最好的“学习共同体”。医学院社团活动将一群具有共同兴趣的医学生聚积在一起,使他们能够经常性地围绕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或事物进行对话、交流和探究。而且也只有在这样的学习共同体当中,医学生才更有可能产生真正的、独立的思考,并综合自己所学习到的各种医学专业知识。一般说来,医学院社团活动是让医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或者完成项目的目标去学习,而且这个目标又是一个个具体的、现实的、与医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目标,而不是一种教科书上的编造。医学院社团成员在解决问题或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进行的多元学习,他们能够同时融会贯通很多门学科的知识,也就是说,解决问题和完成项目的现实需要他们把各个学科的知识串在一起,而不是像在课堂上那样东呆板地零散的学习。与传统的单向传递的课堂生活相比,医学院社团活动是一种多向的输入或输出相应的学科和人文知识,它或打破或超越了学科间、班级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传统界限。
医学院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医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全面而深入的医学专业知识是成功进行进一步学习深造或是顺利步入社会进行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资本和理论指导思想;而医学院社团活动的锻炼有利于优化医学生与人交流沟通和条理表述的能力,可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以及乐观、淡定、开朗、豁达的思想品格,在辛苦坚持与艰辛奋斗的事业中,这些正能量都是重要的精神支柱。因此,我们在对待这两学习方式时,最好的处理方式不是以其中一种取代另外一种,也不是以其中一种为母本,吸收、嫁接另外一种的优点,而是在两种学习之间进行游弋,根据需要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伴随着对知识的研究在四个方向上的延展:从个人性走向社会性、从个人的知识走到集团的知识、从显性的知识到默会的知识、又从拥有的知识到实践行动的知识,我们对学习的理解也从个人化的训练、教授转向集体的协商和实践的浸润,学习者或实践者所处的文化的、知识的、专业的共同体随之构成了学习的一个重要变量,学习者和所在共同体的相互形塑也成为学习研究的一个崭新的问题”[4]。医学生在医学院社团活动中发生的最有价值的变化就是他在活动中所增加的知识以及所得知识的综合利用。现代医学生的学习任务已经不再是记忆、储存知识,而是要学习如何处理海量的信息,如何用获得的信息解决面对的各种复杂问题,完成各种工作项目。正确的学习方式不应该是积累式的,而应该是应用式的;不应该是积累知识以防万一,而应该是为了某种需要的及时学习。毋庸讳言,医学院社团中的学习正是我们时代需要的学习方式。医学院社团活动的分组方式则完全没有内容上的限制,医学生在社团内可以任意的、自主地设置学习任务,这样不仅可以照顾不同医学专业学生水平进度的差异,甚至从根本上忽略了水平的差异。也只有在医学院社团学习中才可以真正照顾到医学生的差异,才可以真正实现医学生成就的最大化。医学生在医学院社团中的平等的位置也改变了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他们可以采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学习自己喜欢的内容,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的、记忆的、个人的学习方式转变成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
医学院社团活动与医学生专业学习的融合,也是现代社会与医学生个体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让医学生获得了更多医学知识,还让他们的医学专业学习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设想这种科学的融合落实下去,将真正做到取长补短,让医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全能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江莎,周贤菊.浅谈大学生课程学习与社团活动的科学融合.时代教育报.2015,(1),32-41
[2]汪志君,封君.基于学习型社团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3]韩焰明,激发潜能琢玉成器.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2.7.59-62
[4]赵胜军,个人学习与社团学习的融合.当代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0.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