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研究
2016-05-14刘鸿彬敖雪
刘鸿彬?敖雪
摘 要: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态困境,响应时代的呼吁,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大学生,新时代领航人的身份标签决定了他们必须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任。作为大学生的心灵导师和政治引路人,辅导员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以马克思生态观为指导原则,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平台优势,通过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问题成因的研究,从辅导员身份出发提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的展望。
关键词:大学生 生态文明 培育 辅导员
“人类征服自然”这一在传统工业社会下孕育而生的思维使人与自然长期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态困境,响应时代的呼吁,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共同构筑起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新布局。这是中国共产党面对新时期对时代精神的最集中和最准确的把握。[1]
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是人类主动修复与自然关系的表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一种生态自觉精神。大学生,新时代领航人的身份标签决定了他们必须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任。高校,以“立德树人”为办学宗旨,在面对新时代新呼吁,高校有了新任务,即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作为大学生的心灵导师和政治引路人,辅导员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以马克思生态观为指导原则,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平台优势,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问题成因展开研究,最后从辅导员身份出发提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的展望,旨在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正能量的辐射功能,帮助其成为实践和传播生态文明的主力军,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培养人才队伍。[2]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分析
1.生态保护意识产生,但生态知识缺乏
受“人由于是一种自觉目的性的最高级存在物,因而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合理的,人可以为了满足自身所需而毁坏或灭绝任何自然物”异化观念的影响,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作为“美丽中国”最有力的践行者,大学生面对生态危机,已经有了全新的认知和正确的反应,生态保护意识已初步形成。刘建伟在《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与分析——以陕西省部分高校为例》一文中指出,当代大学生对于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现状越来越关注,他们已经深切感受到了人类因忽视“只有一个地球”而付出的惨痛代价。大学生普遍认为在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时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过分强调任何一面都有失偏颇,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应该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为生态保护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将视角聚焦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现虽然我校依托农林特色优势,实践教学基础良好,植物保护学、生态学等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学模式,也开设了生态文明选修课程,这一系列举措使学生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已初步形成,但是对于生态知识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掌握也并不牢固。现阶段大学生还处于仅关注与自身息息相关的生态问题,并且对基本生态环境知识的了解还停留在比较浅薄的层面,概念比较模糊。更有部分学生抱着“一心只读工具书,两眼不闻生态事”的态度。
2.生态求知欲增强,但生态实践不足
因受年龄、学识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有着他人无法睥睨的求知欲。大学生对于新事物、新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好奇心,面对新事物、新问题他们享受先了解、再剖析、最后攻克这一过程。生态文明这一新理念强烈地冲击着大学生的眼球,有关生态文明相关内容都深深吸引着他们去探究,如植物保护、生态科技等。据调查,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很多自然灾害的根源在于人类异化了的实践行为,他们渴望通过学习新的知识去解决生态问题。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渴望和对自身生态素质提高的需求,是当前大学生生态素养增强的重要体现。
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际情况来看,存在大学生生态求知欲与生态实践行为严重失衡的现象。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大学生群体的关注,不过这种对生态问题的关注还缺乏主动参与行为。他们对于参与生态环境活动的热情远远低于追求学业的成绩,对于生态环境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关注,但只局限于认知上的关注,落实到行动中并不多。这说明大学生在生态环境的认知和行动方面严重脱节,是一种典型的“态度超前、行为滞后”的现象。[3]
3.生态感知能力提升,但生态日常行为尚未养成
马克思生态观认为,感知能力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结合的产物。周围发生的事情会刺激人的感官,使人无意识地感觉,并下意识地分析这个事物的性质,最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美好生存家园的向往深深刺激着大学生的感官系统,让他们陷入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思索之中。就西北农林科技而言,绝大多数学生都认识到了出现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根源在于异化的劳动实践。由此可见,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能力不断增强,并能够理性地思考当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学生生态感知能力日益提升,但生态日常行为尚未养成又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生态实践行为并不理想,特别是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细节行为并未养成。相比生态认识和生态态度,大学生的生态生活习惯更是非常欠缺,虽然大学生群体非常注重践行生态行为规范,主观愿望上倾向于保护生态环境,但是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缺少日常践行生态保护的态度,生态环境问题只存在于他们的理论层面,实践层面相对较少。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存在问题的成因
1.社会传媒因素
马克思生态观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由此可知,社会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意识与实践,而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传媒又充当着媒介的角色,是社会环境的舆论向导。[4]
社会传媒影响社会环境风气的形成与走向,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整体呈较低水平与社会传媒在其中位置的缺失不无关系。社会媒体在报道涉及生态环境问题时立足点多是在生态问题的处理结果,而导致这一问题的过程和根源他们很少关注。社会传媒之所以选择这一关注重点完全是从吸引公众眼球、获取更大收益的角度出发,在全民树立生态文明素养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较少,甚至还起到了负面作用。在报道高校生态环境保护时,关注的只是高校建设“生态大学”的政绩,具体到大学生环保社团组织的活动、大学生生态文明践行等内容,关注很少。即使关注大学生环境保护问题也只是关注个人,对个人优秀环保事迹进行一种夸张式、英雄式的宣传,不重视整个大学生群体生态文明素养的水平建设问题。就以上出现的社会传媒报道偏失问题究其原因,首先是社会传媒从业者生态文明素养的知识深度不够,自身生态文明素养不高。在面对生态环境问题时社 会传媒的决策者不敏感,也不够重视,受这一领导意识的影响下具体的执行者自然也不关心自身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在报道中难免出现仅关注结果,不深究根源;仅关注个人,不重视群体的现象。再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是社会传媒的经济来源和命脉,而生态文明素养的宣传多是以公益的形式出现,媒体报道这类内容得不到相应经费的补贴,所以媒体很难进行更多的生态文明素养的宣传,从而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
2.高校教学因素
我国高校将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问题还未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来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和延续性。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将生态文明素养培育列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没有纳入到必修和公共选修课程的范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虽然已经走在了众多高校的前列,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选修课,专业设置和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也比较合理,但就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刻,将生态文明培育简单地看作是可持续性发展观教育。[5]
生态文明素养培育是渐进式、渗透式教育。高校应该分层次、分阶段地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的学习中去,培养大学生以整体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的观点来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且将这一理念践行到日常生活中去。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而言,首先没有将生态文明素养培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中去,只是把生态环境教育设置为专门的专业和学科,从而使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缺乏普遍性和广泛性;其次,教师在生态环境知识传授方面仅注重课堂内容的讲解,没有培养大学生生态环境价值观的意识,致使大学生参与生态环境活动的能力不足且积极性也较弱;最后,关于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基本停留于单纯的理论学习,对于大学生日常生态践行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生态培育仍以“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存在很大的功利色彩,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仅仅只为应付考试而学习,致使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知行脱节,日常生活中并没能养成生态生活的习惯。[6]
3.自身素养因素
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功利主义色彩愈加浓烈,并且存在重书本轻实践的现象。为了获得更多的个人荣誉,他们多将精力投放在书本学习和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当中,很少有人参加没有任何物质报酬的公益生态环保活动。再者,被动填鸭式学习模式仍然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在生态文明素养培育方面亦是如此。大学生只是知识传输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在面对新问题时缺乏自主积极地求知精神。课堂跟随老师学习和应付考试测验成为了他们学习的全部,虽然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欠缺,在知与行的践行过程中存在很大差距。我们不能否认大学生普遍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是积极的,但他们的生态保护意志不够坚定,有消极从众心理,当有人质疑他们的行为和思想时,他们多呈现退避的现象;还有些大学生在群体压力下,放弃了自己积极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态度,甚至改变了正确对待生态环境的认识,从而采取破坏生态环境的群体恶性行为。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展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通过多年的探索,在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方面初步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即“立足学科优势”、“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育模式”和“注重实践素养”。但我校生态文明素养培育任重道远,需要作为大学生心灵导师和政治引路人的辅导员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组织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去帮助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素养。[7]
1.以马克思生态观为指导,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马克思生态观认为,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但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又决定了人类不可能完全依附自然、被动于自然。故而,适应自然并利用自然是人与自然关系最好的诠释。我们可以将这句话归纳为“三个坚持”,即坚持自然界的系统整体性、坚持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坚持人的生态自觉性。马克思生态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里面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文明精神。因此,在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时,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加强马克思生态观的学习,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奠定厚实的生态文明理论基础,也为生态文明实践教学指明了方向。
2.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完善大学生生态文明培育机制
制度具有全局性、稳定性和保障性等特征,辅导员在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时,无论是前期的课程宣传、中期教育内容的充实和更新,还是后期教学成效评估都应该坚持“产学研”思路,积极协调教务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形成部门联动机制,设计完善大学生生态文明培育体系,规范生态文明教学制度,建立生态文明教学评价监督制度。以植物保护学院为例,可以依托学校资源优势,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并在遵循“能用”和“管用”这两大原则基础上开设与生态文明教育紧密相关的公共选修课,如植保资源利用、有害生物治理生态工程等。[8]
3.以新媒体为平台,拓宽生态文明教育范围
新媒体的出现,使生存于这个时代中的“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获得“任何想要的资讯信息”。辅导员针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养培育时,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形成“互联网+生态文明”的培育体系,充分发挥新媒体在生态文明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在课程设计方面,打造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中心;在物质载体和管理载体方面,建立导航系统和特色网站;在教育团队建设方面,打造师生信息快捷传递通道。植物保护学院已开通了“西农植小保”微信公众号,辅导员可以借助这一平台经常性发布一些有关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在平台上组织开展“生态,你我他”、“绿色生态行”等一系列实践活动。[9]
通过不断改进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多渠道建设,促进生态文明教育与新媒体价值影响的相互协调,形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之间的信息回路和资源整合,更好地营造健康向上、活泼生动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近期“APEC蓝”这一富有“网络式幽默”的词汇在民间大热,习近平总书记生动形象地指出:“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子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会变成‘常态蓝。”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席话道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建设生态文明已迫在眉睫。当追求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共识之时,也对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即要求他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养成生态文明习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所以“崇尚科学、亲近自然、生态文明”为教学宗旨的农林院校,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应该贡献更大的力量,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生态道德观,还要帮助他们了解自然资源、掌握丰富的生态环境知识,正确认识中国的资源和环境现状,自觉履行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实现自身由生态觉醒到生态自觉的转变。这是社会对西农学子提出的要求,也是西农学子自身社会化的必然途径。[10]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6—34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3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2.
[4]王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5]朱晓梅.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D].新疆大学,2010.
[6]姜国凡.马克思生态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7]王少莉.农林院校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实践教学为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8]孙正林.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与路径[J].教育研究,2014(1).
[9]李雪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10]刘建伟.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与分析——以陕西省部分高校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作者简介
刘鸿彬,男,1989年生,青海省西宁市人,法学硕士,助教。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敖雪,女,1992年生,内蒙古牙克石人,经济学学士,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