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的文学》看周作人早期的思想性格

2016-05-14丰家喜

山东青年 2016年6期
关键词:周作人人道主义自由主义

丰家喜

摘 要:作为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周作人的著作自成体系,风格自成一家,但是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他并不如鲁迅、胡适、陈独秀等人为人广泛认可。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尽管之后他被批入汉奸一流,但仅就文学和思想而言,他毫无疑问是一位坚定的自由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其对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也很大。

关键词:周作人;自由主义;人道主义;人;人的文学

周作人是周树人的弟弟,二者的求学经历如出一辙,都是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后走出家庭,进入北洋派创立的学堂中接受新学风潮,然后留学日本。①可是看二者的画像,我却觉得两君的气质截然不同:鲁迅先生像是冬日里绽放的寒梅,他庄严,正直,像是古代敢于以死进谏的士大夫。而周作人则显得要温润一些,像是秋日里随风摇曳的菊花,从不仰视,也从不低头……

一、 从周作人的自由思想看其人道主义

(一) 新与旧的存在自由,新文化与旧文化的区别

我们每每以新旧来指称事物,可是新与旧的定义是什么?刚看见时说新,刚使用时说新,看久了或用多了就是旧了。“太阳底下无新事”,从字面来看是说地球上有人类至多不过万年,而太阳已存在何至万年,不要看时代在进步,可从人的命运朝代的变更社会的变迁来说,现在发生的事古时已老早有过了,没什么新鲜的。周作人说:“思想道理,只有是非,并无新旧。要说是新,也单是新发见的新,不是新发明的新”。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我们能说是他发明了这一学说吗?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这是几千万年来验证的真理,是古已存在了的,只是我们一直没有发现罢了。石油的开采和运用,我们能说是新发明的吗?如果没有亿万年额积淀,这一重要能源又怎么可能形成,只是近代以来才被人们发现而已。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周作人是支持新文化的,可是字里行间,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对文化信仰自由的认可。这并不代表他是支持旧文化的,相反,历朝历代都有新文化与旧文化的碰撞,真理在历朝历代的表现也是不同的,“批评古人的著作,便认定他们的时代,给他一个正直的评价,相应的位置。至于我们的主张,也认定我们的时代,不能与相反的意见通融让步,唯有排斥的一条方法。”咋一看,后一句话似乎显得有些独断专治,与周提倡的自由有些悖驳,可是仔细读来,他也透漏了一种意思:旧文化中适应新文化的部分是可以将两者融汇贯通的,至于相反的意见,那已经是错误的思想,是无法不被社会被大众所认可的。我们不能只允许旧有的传统文化统治着社会思想风向,根据时代的变迁,顺应历史文化潮流的“新”文化重新被人们所发现,自然而然就应该排斥阻碍新文化发展的旧文化,拿新文化来启蒙群众。

(二)以人为核心,人的本能主义的自由

五四时期,周作人首先提出“人的文学”的概念。②但是他所倡导的“人的文学”并不是一个文学概念,而是一个社会性伦理性的概念,并不是泛论文学的“人学”,即文学的人的中心地位,而是讨论人的本质,主要是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以及之间的关系。作为文学范畴的“人的文学”的提倡,周作人更强调的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中国人的自然人性的解放和个性自由的问题,强调文学在争取人的解放与自由中的作用,所以它更具有社会学和伦理学的意义。对于“人”,周作人的解释是,乃是“从动物进化的人类”,首先,“我们承认人是一种生物,他的生活现象,与别的动物并无不同。所以我们相信人的一切生物的本能,都是美的和善的,应得完全满足。凡有违反人性不自然的习惯制度,都应该排斥改正。”其次,“我们又承认人是一种从动物进化的生物”,即社会的人。从“进化”的角度,“凡兽性的余留,与古代礼法可以阻碍人性向上的发展者,也都应该排斥改正。”以这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为前提,人的道德生活“应该以爱智信勇四事为基本道德,革除一切人道以下或人力以上的因袭的礼法,使人人能享自由真实的幸福生活。”概括地说,所谓“从动物进化的人类”,即自由的人类,而“人的文学”本质上即自由的文学。在周作人这里,自由构成了人的核心,反礼法、反兽性其实是自由在具体境况中的逻辑推演和派生。

(三) 倡导妇女主义,讨伐不公平待遇的檄文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时期,大部分知识分子反对旧文化,反对旧道德,批判传统封建思想,可却几乎很少有人直接把笔触伸到妇女的自由上来,而周作人一直很关注妇女和儿童问题,并把他们作为“人”的自由的重要方面。“中国人讲到这类问题,却须从头做起,人的问题从来未经解决,女人小儿更不必说了。”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那个时代,妇女和小孩的地位都很底下,他们是成年男子的附庸。对妇女问题的分析与观察,不仅使周作人获得了抨击封建礼教的锋利武器,同时也契合了他人道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期望。在儒家传统文化观念中,妇女存在的价值仅仅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妇女的“三从四德”成了维系封建家族制度稳定的基本条件。妇女没有个人的独立地位,更谈不上拥有基本的人权了。周作人明确地指出:“在居人类的半数的女性,人格尚不被正确的认识,尚不曾获得充分的自由,不能参与文化的事业以前,人类无论怎样进化,总是偏枯的人类”。在他看来,妇女问题是直接与文明挂钩的,孔孟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对妇女的束缚是应该被破除的。其在《妇女问题与东方文明等》③文章中写到:“妇女问题是全人类的问题,不单是女性的问题”。妇女如不能真正被解放,那么所谓的改革和自由也只是乌托邦式的寄托罢了。

二、周君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人道主义

(一)独立的个人是在集体之内的

其实周作人对自由的推崇,对人性的解放都可以归类为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周作人的人道主义,如他所说,并非世间所谓“悲天悯人”或“博施众济”的慈善主义,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他阐明了产生此种主义的两个理由。即,第一,人在人类中,正如树林中的一株树木,森林盛了,各树也都茂盛,但要森林盛,却仍非先靠各树各自茂盛不可。第二,个人爱人类,就只为了人类中有了我,与我相关的缘故。墨子说,“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便是对此意最透彻的理解。利己而又利他,利他即是利己,正是此意思。周作人由此而进行总结说:“我说的人道主义,是从个人做起,要讲人道,爱人类,便须先自己有人的资格,占得人的位置。耶稣说:‘爱邻如己,如不先知自爱,怎能‘如己的爱别人呢?至于无我的爱,纯粹的利他,我以为是不可能的。”浅显来看,就是说人虽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他是存在于一个群体中的,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人际关系也是人道主义的一个部分。他说到了两个主义,一个是“利己”,一个是“利他”,在他看来,真正的利己和利他并不冲突,个人需要爱己又爱他,需要讲究道德,人的文学也应以人的道德为本。

(二)利己主义对利他主义的推动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提倡的都是利他主义,赞扬的也是那些舍身取义,为了别人心甘情愿牺牲自己利益的人。就如明末将领史可法,威武不屈,与清兵抗争的最后一刻,不仅汉人崇敬他,南明朝廷谥之忠靖,清高宗也追谥忠正。北大教授钱理群说:“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由此可见,利己是为人所不耻的,可是周作人提出了另一种观点。他认为人只有先自爱才可以爱人,如果自己的不为自己着想奋斗的话,如何去帮助别人,为集体贡献力量。这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先引的人道主义。对人性、本能的强调,显示了周作人对个人、对人权的尊重。人性、人的本能是极具个人化、私人化的东西。人的自然的天性的回归和不受拘束意味着人作为一个“个体”的充分自由。对人的天性、本能的压制,显然是不人道的,只有先个人主义了,才可以人道主义。学术界对周作人的这一观点看法不一,大多认为这是一种个人之上的自由主义,但是无法否认,他的观点读来却也有一番道理。

(三)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相互依存关系

在鲁迅的文章中,我们时常会见到一些下层群众的身影,毕生受着压迫、剥削的命运,逃脱不了“被吃的惨遇”。不难看出,作者对这些弱者的极大同情。周作人强调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二者相互依存的关系,甚至我们可以说他是更倾向于前者的,认为后者必须以前者为基础,认为没有前者,树木根本无法发展成茂密的森林。他的人道主义迥异于西方的“慈善主义”和“博爱主义”,他认为这种不分阶级、不分人中、不分国别的人彼此相爱,是一种“全藏着傲慢与私立”的“伪善人道主义”,根本不能解决“自己与共同人类命运”的问题。事实上,西方人也根本没有做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东亚病夫”……他们不仅没有做到爱人,反而无情且残忍的压迫中国人民。周作人的人道主义是以人为世界本位的世界观,他要求先从个人做起,只有“自己有人的资格,占得人的位置”,才能“讲人道,爱人类”。

三、 《人的文学》排斥的妨碍主义的文学

在文章的开篇,周作人就明确提出了我们应该提倡的新文学是“人的文学”,应该排斥的是非人的文学。什么是“非人的”、“有妨碍的”文学?在他看来,中国人的文学极少,从儒教道教出来的文章,几乎都不及格。他将此归了十类:淫书类;鬼神书类;神仙书类;妖怪书类;奴隶书类;强盗书类;才子佳人书类;下等谐虐书类;黑幕类及以上各种思想和合结晶的旧戏。当然,他不否认这些书都有其特有的价值,“这宗著作,在民族心理研究上,原都极有价值。在文艺批评上,也有几种可以允许。但在主义上,一切都该被排斥。”可见,周作人的文学观首先倡导的是道德,那些腐蚀人性、破坏社会道德、阻碍人类发展的文学,通通都不能要。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崇尚道德的民族,即使是当今的法制社会,世人还是更愿意站在道德的高点来审判一切,周作人也不例外,其文学道德与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的新思潮是离不开的。五四之后,民智开启,尤其是知识分子,他们逐渐认识到了中国社会的落后、中国封建思想的毒害。中国人被所谓的“三纲五常”压弯了脊梁,压去了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周作人就对儒家孝道做出了批评,他认为父母子女之爱是人类天性,什么“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埋掉儿子只为节省粮食奉养母亲等观念和事迹,都是泯灭人性和道德的,而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实在是不乏这类“存天理、灭人欲”的谬误思想。周作人之所以会提出“人的文学”就是希望通过文学思想去引导民众重新认识“人”,了解怎样才是“人的生活”,从而过人真正该过的生活。

遗憾的是,受现实的影响,周作人的种种主张在当时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国民的劣根性非一朝一夕能改,其“人的文学”也过于理想化和高度化,而被他所划定的妨碍主义的文学,在我们如今看来,当中还有许多可取之作。例如被归入鬼神类的《西游记》,它开创了我国古典小说浪漫主义的先河;再如被归入强盗书类的《水浒》,无论体裁、内容、手法等方面都对后世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非人”的文学中,确实包含了一些富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而周作人为主义而排斥一切的做法,实际上与新文化运动“打到孔家店”、反对旧文化的做法如出一辙。

结论

“人道主义”本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通过周作人的倡导,它成为我国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其对人的解释及对人的生活道德的主张在当时乃至现在都是有很大影响的。但受到时代以及作者本人的局限影响,“人的文学”显得有些空洞无力,周作人的人道主义思想也过分的突出了个人的自由,无法真正达到启蒙民众的作用,但其进步思想是值得我们提倡的。

[注释]

①周作人幼年在家乡私塾接受传统的汉学教育,后在国内新学风潮中,于1902年到南京进入江南水师学堂,在管轮班读了6年,后来考取官费生,和哥哥鲁迅、好友许寿堂等人留学日本。

②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③刊于1928年8月1日《觉》第三期,收《永日集》。

[参考文献]

[1]周作人著,止庵编注:《周作人集(上卷)》,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年。

[2]李今著:《个人主义和五四新文学》,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年。

[3]止庵著:《周作人传》,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

[4]沈雁冰、周作人等著《妇女问题研究会宣言》;晨报副刊,1992年。

[5]古大勇著:《鲁迅周作人人道主义思想比较论》;《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6]高玉著:《论周作人“自由至上主义”及其命运》;《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

(作者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语言与传媒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猜你喜欢

周作人人道主义自由主义
乾荣子对周作人创作之影响考察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必须宣布新自由主义已完结。下一步何去何从?
反对自由主义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跟踪导练(一)5
极度生存状态下的人道主义
至善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
周作人住在后面
周作人、鲁迅与李慈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