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教育微课程若干问题的辨析与思考
2016-05-14林龙
林龙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强势闯入公众视野,比如说在微时代的背景下,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迅速获得公众喜爱。顺利开展公安教育应该坚持教学培训的实际需求与特点,充分挖掘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方式的适用性与局限性,在具有体系化的教学形式中推动学习者的职业技能与信息需求。
关键词:公安教育;微课程;问题分析
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人类被快速卷入了一场微潮流,各种专业学科的信息咨询都可以借助移动终端来丰富人们的闲碎时间,微课程更加以其更新速度快,简单方便,及时传播等优良特性迅速俘获民众的喜爱。对于公安课程的学习安排应该顺应微时代的信息潮流,迅速选取大家感兴趣的点以主动迎合知识信息的变革需求。
一、公安教育的微课程分析
微课程是在线学习的重要教学形式,以其时间短,速度快,内容精等多种优势占据大众视野,在个性化的学习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教育公平性的满足。
(1)资源运用的最大化
公安教育的微课程应当给予受训学员的适应性与实验性的需求动机,在碎片化的知识传递中采用多样化的载体形式,形成多维度,系统化的教学文件展示。这样的微课设置不仅仅能够满足受训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能够帮助学生迅速了解教学体系与具体的学习内容,在及时高效的教学传递中实现资源运用的最大化。
(2)短小精悍的学科设置
短小精悍的学科设置能够帮助学习成员在碎片化的学习参与中迅速捕捉学习重点,内容设置基本上采取一课一主题,一事一陈述,论断准确,语言简洁,在碎片化的知识建构中学习成员不必担心学习压力,只需要在片段化的学习模式中迅速了解知识重点,实现了学习资源与个人时间的最大化运用,在一课一主题的模式展示中,学习人员可以最终实现阶段性的学习目标。
(3)主动性的知识建构体系
由于微课程主要利用学习成员的碎片时间参与学习,所以,该课程的学习机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需要学员在积极主动的自我暗示中参与课程的吸收。自行开展对已有知识体系的建构与体系梳理,在潜移默化的行为暗示中建立学员主动性的学习行为模式。与此同时,微课程在智能终端可以实现随时共享,为多层次,多样化的知识全体分配中,学习成员可以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参与任意课程的学习,并且管理人员为学习者提供了线上学员与老师及时互动,线下主动讨论的沟通平台,在信息的及时共享中解答成员的疑难问题,为课程的深度答疑建立可供实施的平台。
二、微课程在公安教育课程的应用表达
对于微课程在公安教育课程的实际应用众说纷纭,传统教学学者所持有的观点是快餐式的教学方式不适应于规范化的学科体系,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局限于表面,难以深层次的理解内容结构。但是现代性的学者普遍认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丰富教学手段的有效方法,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民众需求,在微课程的模式学习中之间强化知识的内容难点,集中解决大家面临的障碍,既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运用,又能够保证学生在主动性的行为模式中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
为课程的教学主要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层次,自主学习,协作探讨学习与应用实践性提升,只有熟练掌握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习规律才能够保证微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发挥。自主学习的层次为协同探讨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探讨学习又为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方案指导,最后的实践应用则是为前两个层次的学习进行深入的实践总结,两者之间互为表里。需要学员借助微课程的视频教学提炼知识结论,形成思维模式的转型与自我重组,在自我的实践应用中实现最终的理论转化。微课程的学习,尤其是对于公安课程的学习需要教学人员合理的优化教学内容,实现高结构化,高自主选择的课题延伸,在知识转化与实践应用的操作中搭建桥梁,所以,微课程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形式的有利补充与提升。
对于微课程在公安教育课程的熟练运用需要结合该课程的教学重点与教学特性,构建不同层次的学科教学体系。比如说建立基础性的学科模式,在课程内容的开展中注重关键知识点的讲解,以经典案例的解读与视频文件的播放吸引学员的关注度,在潜移默化的行为转变中融入课程讲解的实用性与人文性。其次,加强公共专业课程的讲解,将基础课程的常规知识点交由学员自己解决,对课程内容的疑难问题以及知识重点交由教学人员解决,在两者的有效分工中实现知识体系的具体建立,在教学实践角色的自我变动中增强课程的灵活性。最后,需要针对专业课程的讲解突出程序演练,实践展示的模拟化操作,在视屏的具体表现中实现公安教学课程的适宜性,能够帮助学生在视频教学的过程中将模拟操作熟练的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拓展实战化的应急思维与操作技巧,真正在微课程教学过程中突破难点知识的理解与实际操作技能的指导性作用。
三、结束语
公安教育的微课程教学可以依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警民培训,是推行公安民警参与实战化教育训练的有效手段,也是一种适应于陕节奏,碎片化生活趋势的都市选择。需要在日常的信息获取中形成具有主动性的参与意识,注重在多层次,多选择的课程选择中建立个人的信息体系与逻辑联系,并且锻炼个人将媒介上的课程内容转化为直接的应用技能,实现公安教育微课程学习的终极教学目的与个人专业技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65-66.
[2]陆灵明,莫永华.论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马氏理论”对“布氏框架”的超越[J].远程教育杂志,2012(1):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