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风景
2016-05-14
老石墙上烟熏的旧痕是古城额前的皱纹,空气中腊肉的陈香包裹了石板路上的风景,将行人也萦绕了进去。
老巷里,瓦片房参差不齐,有一种宁静的错落之美。一只慵懒黄猫将前爪软软地搭在木槛上,将小半个身子探出门外,半眯着眼睛,躬了躬身子,像是伸了个懒腰。门前有路人经过,它才慢条斯理地转过身去,缩起身子躲在门脚下。门边坐着一个雕花的阿婆,满脸的皱纹中满溢着慈祥。像枯树皮般的双手有很好的手艺,从小布包里抽出一把小刀,在板上或浅或深地钻着,褪色发旧的军绿色布袋卷大大地展开挂在墙上,里面一把我认不得的工具,有着被岁月雕琢过的纹理。阿婆眯着眼,老花镜滑到了鼻梁骨上,倾了倾身子,一刀一刀地划着,小指微翘。
一道白烟在微光中幽幽地浮现,爆米花炉子在炭火上静静地烤着,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在黑暗的光线中,那一小团炉火显得那么温暖、明亮。门口挂着很多精致的小竹篮子和竹编的坐垫和席子。一个穿着被水洗得发白的黑褂子的老人,坐在满地的竹编上,颤颤地划亮一根火柴,点着了手中的烟枪,深深地吸了口,苍老的两颊边留下了深深的凹印。徐徐地吐出一口白雾,升起一个烟圈,交杂在花白的长须和掺黑的头发之间久久不肯散去,终落下了岁月的浮沉。
“嘭”,人群退后了几步,捂着耳朵,连接着爆米花炉子的布袋迅猛地膨胀了起来。等到热量冷却了些,退开的人群又聚拢来。女人扯了一把透明的塑料袋子,收了钱,按价格给每个人装了足份的量。卖爆米花的女人多抓了一把爆米花塞在了孩子的手里,笑着揉揉小孩儿的头发,小孩儿把爆米花当宝贝似的捧在手里,乐滋滋地抿着……
这些都是我现在能想起来的碎片化的童年,多年后再也未出现过,只停留于我记忆的沼泽地里。去年夏天,在阿婆家楼上听到通过大喇叭吆喝出的“磨剪子咯——戗菜刀”!我从窗口往下望,听得很清楚,吆喝声应该就在附近,可是我看来看去,都没有见到吆喝声的主人。茂密的树叶遮掩缠绕,吆喝声响过整条街道,麦田色的阳光蜿蜒到它所有想要到达的角落,树叶投下了一颤一颤的影子,两道流动的绿搅动着声音越走越远。
“姆姆你显能,阿妈教你吃馄饨;馄饨汤,喝眼光馄饨肉,配白粥;馄饨皮,配番薯,馄饨碗,吃爻倒端转。”这首朗朗上口的温州民谣,小时候爷爷奶奶教我念过好多遍。那天,和妈妈坐在长人馄饨的馆子里吃馄饨,我问妈妈这家店开了多久了?妈妈说:“很久了呢,她也不知道。不过,太爷爷年轻的时候也卖过馄饨,最早是担着扁担卖的,现在你们可看不见了。”是啊,除了记忆里担着的麦芽糖卖的手艺人,我的确没听过其他挑着扁担贩卖的吆喝声了。
老城的手艺遗产和吆喝叫卖,像是一叶饱经风霜的小舟,承载着现世的人们远离尘世的喧嚣。它并不会记得有谁来过,谁又走了,但我希望记得他们的人,可以泛舟前行。
(指导老师:金 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