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墨软件,色彩稳定的好帮手
2016-05-14赵广姚磊
赵广 姚磊
随着印刷行业逐渐步入微利时代,印刷企业开始着眼开源节流,严格控制生产成本。省墨软件以小搏大,受到很多印刷企业的青睐。目前市场上类似的软件有CGS ORIS InkSaver、GMG InkOptimizer、Alwan InkOptimizer等,利用这些软件,大概可以节省15%左右的油墨。
根据生产实践可知,省墨软件能帮助节省油墨,由于用墨量少,印刷时油墨干燥快,因此在实际生产时对于薄纸及双胶纸的生产宽容度和适应性也较高,不易造成透印,因而可以提高印刷速度;同样由于油墨干燥快,印刷企业不用等太长时间就可以进行覆膜等后道工序的加工,进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性灰被黑色取代,大幅减少了CMY油墨的用量,使得画面层次更丰富,灰平衡的表现也更加稳定。总体而言,由机械原因、人工原因或各种印刷条件变化而造成的颜色波动就会明显变小。
本文将以一则印刷偏色故障为引子,为大家介绍省墨软件在帮助印刷企业实现色彩稳定性上的重要作用。
故障表现
客户提供了一张以灰色为主色调的图片,已分色为CMYK模式。在专业显示器上可以看到该图片整体灰平衡表现准确,高光完整,暗调丰富,层次分明。然而,当在正常的印刷状态下,按照标准实地密度上机印刷时,却发现图片颜色出现偏差,色彩明显偏红,暗调层次也不太理想。
按照G7色彩校正方法制作本次印刷的G7校准曲线,结果发现该曲线正常,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将以上曲线输入到RIP系统中,重新RIP后出版,按照相同的实地密度再次上机印刷。理论上应该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灰平衡,而实际上机印刷后的效果却非常令人意外。此次印刷色彩并未偏红,却整体偏蓝,背景灰色及人物图像明显偏离预期印刷灰平衡的校准效果。原因是什么呢?
问题排查
笔者首先想到,会不会是实地密度调整不当?经实际测量,本次印刷C色实地密度比第一次印刷低了0.05,为了使图片看起来比较正常,机长做了密度补偿,可依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接着,笔者又想到会不会是印刷密度不均匀?经测量,整个版面印刷密度的不均匀度控制在0.05以内,对实际生产来说,算是控制得非常好了。
再或者是补偿曲线计算错误?或是印刷条件在一个小时内就发生了重大变化,使灰平衡不达标?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我们测量了本轮验证印张上的P2P测试图,结果发现灰平衡是达标的。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们采集了第二次印刷的IT8图表的颜色数据,并生成了ICC配置文件。在Photoshop中进行色彩模拟时,我们发现图片并没有像实际印刷的那么蓝,灰色表现虽然不是很理想,但基本上是准确的,这就说明第二次印刷的IT8图表并没有问题。
到此,算是找到了问题所在:在同一个印张上,IT8图表与图片呈现的效果不一致。那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原图的分色情况(如图1)你可能就明白了。图1中的4个图像依次为CMYK单色分色图,不难发现,CMY所占比重很大,而K则非常少,尤其是灰色背景处几乎没有K,只有CMY。
很明显,印刷这种图片对传统胶印机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对印刷机长来说也是一项挑战。由于印刷机的机械误差、零件磨损、保养情况,以及环境温湿度、纸张状况、油墨稳定性等条件很难全部达到完美状态,色彩波动在所难免,叼口和拖梢部位的色差也经常出现。在笔者数年来所做的近50家次G7认证中,能够将叼口和拖梢部位的灰色图(即P2P样张上下的风景图片)印得比较一致(通过目视)的印刷企业是极少的,可谓屈指可数,这尚且是在印刷机、纸、墨条件都很理想的G7认证过程中,可想而知,在日常生产中,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了。
解决方案
那么,出现这种问题该怎么解决呢?在笔者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检查印刷机,并将其调整到最佳状态。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此不作赘述,具体可咨询印刷设备供应商,他们会提供专业的建议及方案。
第二,从文件入手,重新分色。坦白讲,即便是维护得非常好的印刷机,对于类似的文件,也很难做到准确复制。因为CMY中只要有一色有偏差,灰平衡就会有很明显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很容易被肉眼察觉。所以遇到这种问题时,对文件进行重新分色是一个省时省力、快速有效的方法。那么怎么进行分色呢?
方法一:使用Photoshop等软件
如何分色?相信印前的朋友会说,这太简单了,Photoshop嘛(或Acrobat等)!没错,只要你的方法正确,重新分色后图片的色彩当然非常接近,具体方法在此不作赘述。
在Photoshop中,我们使用Fogra 39或GRACoL ICC国际标准的文件重新分色后,黑版比例明显提高了,然而这样的图片上机印刷后的色彩稳定性如何,是否不易偏色了呢?
我们可以用Photoshop做个简单的试验:将原图及分色后的图片加载相同的曲线,通过目视比较二者的偏色程度。图2左图为原图,右图为采用Photoshop重新分色的图片。可以看出,重新分色后的图片相比原图没有那么蓝了,也就是说不太容易偏色了,我们可以理解为色彩稳定性更好了。但似乎离特别完美尚有一定距离。
方法二:使用省墨软件
本文推荐采用省墨软件对文件进行省墨处理,软件会自动对其进行重新分色。笔者采用ORIS Ink Saver省墨软件的“中等省墨”参数进行处理,结果如图3。图3左图为原图,右图为采用ORIS Ink Saver省墨软件处理后的图片。
结果是令人兴奋的!使用曲线模拟的方法,可以看出图片色彩变化很小,几乎看不出来偏色。这就说明使用省墨软件处理后的图片色彩稳定性会更好。
优势对比
图4和图5分别为图片处理前后的CMY版和K版的对比图,表1为使用两种方法进行分色的颜色对比。可以看出,使用省墨软件处理后的图片,黑版分色更多(尤其在暗调区域),而Photoshop在整个阶调的分色比较平均,且黑版整体增加量不多。对比两种分色方法,可以发现以下几点特点。
(1)Photoshop或Acrobat等软件对文件的依赖度高,针对已压平或复杂的文件,很难抠出来单个图片进行重新分色。而且,无法限定单通道,比如单黑,分色后会变成四色黑,易造成套印不准,这是传统胶印所不允许的。
(2)省墨软件处理后的文件,色彩稳定性更好,能控制单黑,不用担心文字无法套准,还能保持实地色、叠印色的纯度,在色彩稳定的同时,可以更好地还原色彩。
(3)省墨软件可以使用ISO标准或企业标准进行分色,可以自定义黑版大小、黑版起始点、总墨量限制等,这些都是Photoshop所不具备的。
(4)省墨软件可以按服务器形式进行批量处理,效率更高。
(5)高级版本的省墨软件还可以导出Device Link ICC设备链接特性文件,与部分印前流程可以实现无缝整合,既能省时省力不用导出导入,又能精确省墨一站式分色,可谓“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