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赞之交

2016-05-14赵俊辉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6年6期
关键词:家门小女孩外婆

赵俊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点赞”原为一网络语言,来源于各大网络社区的“赞”功能。据媒体报道,微电影《新年头老日子》剧情中有一段描写女儿将爸妈吵架的事情发到网上,结果这个描述“家庭破裂”的信息竟然收到三十多个赞,进而引发广大网民的关注。如今,在微信的朋友圈里,彼此点赞成了一种沟通的程序化表达,甚至不管对方的信息是好事还是坏事,一律都是点赞,正所谓“不点赞,无微信”。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不限,写作内容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这是一则比较热点的材料作文。用过微信的同学都知道,轻按一下拇指,点赞完成,所有的言语沟通都交给了那轻轻的一按。当彼此的沟通只剩下程序化的点赞的时候,未免让人心生寒意。写好这则材料作文,重点在立意上进行突破:

我们呼唤真诚的交流,减少快餐式的点赞。一部手机,就完成了沟通?一个点赞,就表达了思想?显然不能。试想,当点赞变成一种任务,变成绑架情感的程序化方式的时候,沟通从何谈起?

我们需要构筑心灵的净土,少一些喧嚣。我们似乎不停地晒着自己的生活,放大着对生活蛛丝马迹的感受,以便获取来自自己与他人的相互点赞。到最后,发现我们的时间就在指尖被流逝。和近在咫尺的亲人,还有朋友,好好谈谈明天,谈谈生活,让看似很近却其实很远的“朋友圈”离我们远些。

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科技。科技只是产物,而对科技享有支配权的恰恰是每一个人,科技利与弊的背后,其实是人心的取向!例如微信这些即时沟通方式,不仅不会疏远彼此,而且也能让彼此的心灵走得更近。科技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好,只要你心向往之。

我们要为正能量点个赞。为清晨的一朵花点赞,因为我们热爱美丽;为路边的一株草点赞,因为我们喜欢梦想;为陌生的一个微笑点赞,因为我们传递温暖……为一切的正能量点赞,因为我们想让生活更美好。

为失败的她点赞(记叙文)

李雅玟

外婆生病住院了,星期天上午,妈妈带我一起去看外婆。

病房里的空调不停地往外吐着暖气,外婆说感到有点胸闷,于是我们便扶外婆去楼下的草地上呼吸新鲜空气。

已经是三月了,春阳暖暖地照着大地,不时有微风吹过,小草们轻摇脑袋,好像在欢迎我们。妈妈扶外婆在一张椅子上坐下,悄悄拉起了家常。我则在偌大的草坪上欢快地奔跑起来。

突然,不远处的一幕吸引了我的目光。只见一位年龄大约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在草地上练习行走,旁边站着一位女子,手里拿着两根拐杖,应该是这名女孩的妈妈。

只见小女孩刚刚迈出右腿,身子便向右一倾,摔倒在地上。她的妈妈赶忙扔下手中的拐杖,去把小女孩扶起。小女孩稍稍站稳后,推开母亲的手,再次迈出右腿,谁知身子一晃,她又失败了。母亲扶起她,小女孩咬咬嘴唇,又开始了第三次试走。这一回,她先迈左腿,身子一晃,她的妈妈忙伸手想去扶,但被小女孩制止。摇晃了几下后,小女孩终于站稳了左脚。接着她开始挪动右腿,不幸的是,她又摔倒了!

我听到了小女孩的啜泣声,她的妈妈也在抹眼泪。看来,这位小女孩的双腿一定是受过伤,现在正进行康复训练。三次都失败了,肯定摔疼了。还是明天再训练吧。

可就在这时,那名小女孩再次在母亲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喘着气,半握着拳头,紧咬嘴唇,再次开始了行走。一步、两步,谁知,小女孩再次身子一歪,倒了下去。

小女孩的妈妈搀着她坐到一张椅子上,轻轻敲打着她的腿部。本以为,在一次次失败面前,小女孩会心生畏惧,选择退缩。但让我想不到的是,不一会儿,那名小女孩又开始训练了,当然,等待她的仍是一次次失败。直到妈妈叫我回病房,那名小女孩还在继续试走。

我的眼睛湿湿的。我想起了那个叫廖智的女孩,汶川地震夺去了她的双腿,但她却忍受着钻心的疼痛,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站起,进行舞蹈训练,终于舞进“舞林大会”,舞上了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的舞台。我还想起了史铁生,想起了张海迪,想起了海伦·凯勒,他们都是在一次次失败后,继续坚持,最终“站”了起来。所以我坚信,眼前的这名小女孩虽然现在屡屡失败,但她终究会稳稳当当地站起来,迈开步子,行走自如。

我要为这名失败的小女孩点赞,为她的坚强、勇敢和执着点赞。

文章记叙了作者在医院草地上目睹一名小女孩进行行走训练的过程,通过生动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一个屡败屡试、坚强勇敢、绝不服输的小女孩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文章最后引用廖智等人的事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点题,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距离(小说)

冼泳仪

他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

他的父亲常年在城里打工,家里只有他和母亲。母亲体弱,不能长时间劳作。邻居常过来帮忙,搞清洁,晾衣服。很多时候还让他们娘儿俩过去吃饭。久而久之,他们也觉得不好意思,但邻居只说了一句:没事,大家邻里,互相帮忙嘛。饭后,他便和朋友一起在昏暗的灯光下做功课。两家人靠近的心温暖着彼此。

后来,他的父亲中了彩票,把一家子都接到城里来。临走时,两家人依依惜别。他的朋友送了他一本书,书的扉页写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字样。最后,他们一家含泪挥别了他们关系密切的邻居。

城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他们的新家就在城市的繁华路段。他通过手机的微信功能,加入了所在楼盘的微信群,平时大家都会在微信的朋友群“晒”生活,彼此间也互相点赞,尽管城里不同乡下,大家早出晚归,平日里即使邻居也难得见上一面,但借助微信,倒也没有感觉到有多远的距离。

妈妈回了一趟乡下,亲手做了些乡下特产,然后打包,准备送给邻居们。

他陪着妈妈敲开第一位邻居的家门。第一位邻居是个中年男子,他开门的时候,眼里夹杂着疑惑。当他看到妈妈手上的特产时,轻轻地皱了皱眉头,但还是收下了。

然后他们敲开第二位邻居的家门。这位妆容精致的女邻居上下打量着他们,一脸鄙夷。知道来意后,不屑地说:“切,暴发户的乡下特产,谁稀罕呀!我还不知道里面有没有毒呢。”然后“砰”地一声关上了门,留下一脸震惊的他们。

接着他们敲开了第三位邻居的家门。这是一位怀里抱着孩子的妇女。她先是推辞了一下,但最后还是收下了。

最后他们敲开了最后一位邻居的家门。开门的是一位睡眼惺忪的小伙子。当他得知来意后,爽快地收下了,并且甜甜地说:“谢谢阿姨。”

他与母亲相视一笑,转身走向家门。

第二天,母亲不小心在楼道上摔倒了,惊动了邻居们。邻居都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然而,当他们看到躺在地上痛苦呻吟的母亲时,第一位邻居转身走回家中,重新关上门;第二位邻居说:“别装了,快起来吧,地上很脏的。” 第三位邻居立刻拿出手机拨打急救电话;第四位邻居,就是那个小伙子,立刻上前说:“阿姨你先躺着,让我拍张照片发微信。”

就在这时,母亲看到了——楼道角落的垃圾桶里,有三盒她做的乡下特产。

有时候,距离竟是如此遥远!

父亲知道后,叹了口气,说:“这里毕竟不像乡下那样,邻里关系那么近。这儿人的心隔得很远,温暖不到彼此。人住的那么近,心却离得那么远。”

他把父亲的感叹发到微信里,意想不到的是,收获的居然是不少的点赞!

这是一篇颇有意味的小小说习作。文章将进城前和进城后的邻里关系对比,微信群里的互相点赞和现实中的疏远冷漠的对比,使得故事的情节波澜起伏,而又很好地表现了主题,同时对人物语言、动作的细节表现,将现实生活的众生相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引人深思!

-珠玑-

如今,人际交往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被互联网改造了。以前,人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是需要肢体接触的,现在那套复杂的交流方式,全部被同质化的表情、文字和点赞取代。一种我们和所有人都在保持联系的表象欺骗了我们——我们找到了彼此,但依然距离遥远。亲情或友谊,最终不过变成了一场全靠拇指的点赞之交。(选自习作《拇指之交》)

-故事-

该不该戒掉“朋友圈”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一则“该不该戒掉‘朋友圈”的微博在近日引发广泛讨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打开微信朋友圈,代购、算命、心灵鸡汤、集赞……配合着各种宣传图片闯入你的视线,不管你接不接受。有网友认为,现在看朋友圈简直是一种无形的绑架,甚至有网友将自己的闺蜜也在朋友圈中给拉黑了。

猜你喜欢

家门小女孩外婆
大扫除
破耳兔
可爱的小女孩
唠叨的外婆
我的月亮分给你
外婆的钱
小女孩的三、六、九
外婆回来了
最快回到家
穿格子裙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