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头先声夺人 结尾余韵无穷

2016-05-14李立军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6年6期

李立军

广东省汕尾市中考作文题:

生活中,我们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某些东西:登泰山看黄河,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名山大川的雄奇与秀美;读唐诗学宋词,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上电脑玩手机,我们感受到了日新月异的科技带来的方便与精彩……

请以“我感受到了____的魅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山川”、“文学”、“网络”等;②自选文体;③500字以上;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

写好“我感受到了____的魅力”这个题目,着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全面审题,避免偏差。“魅力”是这个题目中第一关键词,而有关“魅力”的作文话题并不鲜见。在这个题目中,不但要写出所写对象的“魅力”所在,还要突出题目中另一个关键词——“我”,只有表达出了“我感受到了XX的魅力”这层含义,才算扣题写作。

2.拓宽范围,合理补题。除了要求里给出的“网络”等词语,“我感受到了____的魅力”这个半命题作文还有很宽泛的补题范围。如,“山川”所指的范围比较笼统,还可以进一步缩小范围,像补充“泰山”、“黄河”词语等就更具体一些。从比较容易把控写作话题的角度说,还可以在这个题目横线上填写“友谊”、“校园”、“宽容”、“微笑”等词语,这样就能通过这个题目表现很多常见的写作话题。从补题新颖的角度说,也可以在题目的横线上补充“自己”、“失败”、“放弃”、“孤独”等词语,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一定的主题。

3.积极立意,巧妙构思。所谓“魅力”,通俗地说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个事物所具有的魅力也不一样。比如说“自然的魅力”,有人会看到自然界的美景,而陶醉其中;有人会从自然现象中得到一些启示,悟出某种道理。总之,魅力有外在的,有内在的,有短暂的,有持久的,写作时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巧妙地构思,力争让写作对象的“魅力”深深吸引读者。

我喜欢独自听歌,戴上耳机,闭上眼睛,感受黑暗的混沌。这时,一缕歌声传来,宛如眼前吹过一丝清风,掠过一朵白云,飘过一阵细雨,让人感到十分的享受。

这段描述自己听音乐的感受,很容易激起有类似经历的人的情感共鸣,就这样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了读者。

4.调动积累,精当选材。因为题目中“我”字的存在,就决定了“我感受到了____的魅力”这个题目必须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因此,需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选取合适的写作材料。比如,“我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这个题目,或者写自己与“语文”之间的故事,或者抒写学习“语文”的独特感受,但都要做到内容充实,而不是流于表面形式。有一篇题为“我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的习作,从“人性豪放”、“自然之美”、“情意浓厚”等几方面展现了诗词的魅力,我们来看下面其中一段文字,就能体会小作者在选材上是颇费了些功夫的。

品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仿佛看到了古时边塞风光的奇异壮美;吟诵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我领会到了洞庭湖的壮阔和浩瀚气势;读白居易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我感受到西湖早春色彩明丽、充满生机、优美迷人的景色……读古诗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美。

什么样的开头和结尾好呢?下面分别介绍几种技法。

一、作文开头技法

直接入题法:在作文的开头,不拐弯抹角,直接点题。“我喜欢音乐,尽管自己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但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所在。”一篇“我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就是这样开头直接入题的。

设置悬念法:在注重叙述情节类的文章中,常能见到把事情的结局先告诉读者,然后再叙述相关的人和事的写法,或者是留下能引起读者思考的疑问、线索、细节等,这种开头方法就是设置悬念法。“问世间什么最珍贵?不是流年似水的青春年华,也不是那传说中的九头灵芝,而是一颗懂得体会诗的魅力的心。”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读者自然会读下去寻找答案。

巧用修辞法:巧妙运用比喻、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开头,既可以美化语言,还可以形象事物的特征,表明主旨。习作“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开头写道:“走出家门,就与春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夹着栀子花的气息,沁人心脾。天,蓝悠悠的,像深邃的潭水;云,软绵绵的,像美味的棉花糖;太阳,暖烘烘的,像红红的火球。不坐车,不邀游伴,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去感受那大自然的魅力。”这里拟人、排比、比喻连用,增强了表达效果。

欲扬先抑法:想褒扬某个人或物时,不从褒扬处落笔,而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比如“我感受到了夜的魅力”一文,开头先写自己怕黑,尤其不喜欢夜晚;而后通过写一次夜行的经历,体会到了夜的宁静与美好,感受到了夜的魅力。这里的开头就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二、作文结尾技法

自然式结尾: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就自然而然地结束全文,这样的结尾就是“自然式结束”。如“我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一文结尾写道:“科学实验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就结束了,我亲身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和神奇,今天我真的不虚此行!”故事叙述完了,文章也就结尾了。

照应式结尾:首尾呼应的方式能使结构显得更完整,也是作文中较常见的方式。如下面佳作开头点题:“这次旅游,让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山水的魅力。”结尾回应开头:“在这一天里,鸡公山秀丽山水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我,让我身心愉悦,流连忘返。”首尾呼应,唤起了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使文章给人以浑然一体之感。

点题式结尾:在写人、记事、抒情类的作文中,在文章的结尾再回应题目的写法就是点题式结尾。和照应开头的写法不同的是,这种写法可以说是照应了题目,也能使文章结构显得完整,能给读者一种意蕴悠长的感觉。如《我感受到了失败的魅力》的结尾:“失败了,不可怕,换个角度看待它,你会发现失败本身也具备着非凡的魅力。”这样结尾既起到了点题的作用,也干脆利落地收束了全文。

深化式结尾:在文章结束时,或者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这种结尾方法又被称“点晴式结尾”。这样结尾的语言往往比较精辟,或者语句隽永。一篇题为“我感受到了善良的魅力”这样结尾:“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想说,善良来了,魅力还会远吗?”这样的结尾能给人启示,引人思考。

暑假里,作为对我学习成绩提高的奖励,妈妈特意带我随旅行团去了鸡公山旅游。这次旅游,让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山水的魅力。

汽车是在凌晨三点出发的,尽管当时公路的两边还是很黑,但第一次出远门的我,难以抑制内心兴奋的心情,从未见过大山的我,恨不能一下子飞到那充满神秘诱惑的大山里。

汽车经过近五个小时的行驶,终于来到了鸡公山景区,我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去亲近这梦寐已久的大山。眼前的山峰郁郁葱葱覆盖着各种树木,野花遍地。这让自幼生长在乡下,已见识过各种绿色植物的我,又大开了眼界。

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首先选择了报晓峰。远望报晓峰,犹如一只昂首向天、引颈报晓的雄鸡。听着导游的讲解,抬头看看山峰,仿佛真能隐约听到高处一只雄鸡的啼鸣声。于是我们继续向峰顶行进。蜿蜒的山路,两边古木参天,鸟声啾啾。山外虽是酷暑难耐,但这里凉风习习,徒步走着,也丝毫不感觉劳累。最后我们终于登上了报晓峰峰顶,这里被称为鸡公山的“鸡头”,海拔744米。往四下里看,报晓峰在群山环抱之中,突兀拔起,周围云雾缭绕,山下的景物在朦胧的云雾间时隐时现。“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此时此刻,我内心涌动着一股强烈的感慨:我终于第一次登上了一座山峰!

从报晓峰下来,我们一路欣赏了恋爱石、双立石、将军石等鸡公山的奇峰怪石。最后,我们到了鸡公山著名的景区——大深沟。叮咚的泉水伴着崎岖山路,远远的就听到瀑布的轰鸣声,走过一道弯路,飞泻的瀑布便呈现在了眼前。瀑布悬挂在峭壁之上,水帘从绝壁跌落,飞泻而下,溅起潭里团团水花,很是壮观。山苍潭碧,树木葱茏,景色诱人,我第一次理解了“造化钟神秀”诗句的妙处。听着瀑布,品着山景,如临仙境。太阳西下了,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在这一天里,鸡公山秀丽山水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我,让我身心愉悦,流连忘返。

本文扣题写作,用细致的语言描绘,把鸡公山的优美景色具体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自然流露出了作者对山水的喜爱、留恋之情。文章开头简洁,直接点题;结尾回应开头,再次点题,收束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