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难度分析
2016-05-14周雪梅
周雪梅
摘 要: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十分重要的载体,凝聚着我国数千年的文明精髓。小学生学习文言文不仅能传承中华文化,更重要的是能领悟悠久的人文精髓。学习文言文对于增强小学生的知识沉淀、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还有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小学课程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主要探讨小学文言文应该如何教学,针对当前小学文言文教学现状进行剖析,提出有效提升小学文言文教学成果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文言文;设情引趣;通达其章
一、激——设情引趣
兴趣是学习新知识最大的前提,更是推动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原动力。若想做好文言文教学最应该做的不是强制性学习,而是应该设置相应的情境,激发广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开展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把落脚点放在了解和熟知的层面,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文言文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1.在预习中激趣
学习文言文,预习十分重要,目的是扫除文言文中存在的文字障碍,并且大概了解文言文中的梗概。此外,预习也是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最初的一个步骤,这个步骤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舍生取义》时,应该尽可能地搜集英雄事迹资料,比如,可以搜集《不屈的文天祥》。之后教师还需要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掌握“舍生取义”的真正内涵,让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内容产生兴趣。
2.在诵读中激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条明确指出:需要通过诗文的节奏、声调等去感悟作品的情感和内容。学习文言文也是如此,教学的过程中背诵和朗读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师而言需要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美感,引导学生融入文言文情境中。教师更需要用动情的语调引导学生诵读,把学生带入这片情感圣境。
3.在表演中激趣
文言文教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着眼点放在培养以及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上,要让学生调动大脑大胆思考。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复习环节转变为小品表演的方式呈现,把文言文中的寓意融入表演中,使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实现最大的“宣泄”效果。比如,在学习《杨氏之子》时,可以要求学生将文言文中的内容进行编排,编程一部现代课本剧,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领会其中的含义。
二、读——百变生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目标,加强学习情感体验,形成超强的文言文学习语感。所以,小学文言文的教学着力点还应该放在对文言文语言的体味上,并且强调学生对文言文的记诵和熟读,目的是通过诵读积极调动广大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文章情境中,产生灵魂共鸣。
1.跟读
初次接触文言文时往往很难进入文章语境,需要经过几次跟读之后才能对文章的意境有所领悟。因此,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跟读文言文,通过停顿或者是语调的变化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兴趣。学生能在反复跟读的学习过程中对文言文的节奏、音韵和停顿的感悟不断加深。教师先放慢速度一句一句地教学生读,然后,把难读的句子抄在黑板上,划上分节线,并按分节线一句一句地带读,以帮助学生懂得什么是停顿得当,怎样得当停顿。这样学生便能较好地感悟到文言文的音韵、节奏等。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孰/为汝/多知乎?”等等。
2.散读
散读能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获得语感,并且领会到文言文的大概意思。在进行散读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自由复读,能够读出不同的韵味。
三、悟——通达其章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学习某些知识,达到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也不是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去学习,让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充分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而能达到学成的效果。
1.放手——学生自行把握文言文大意
文言文教学有一个难点就是学生需要逐字逐句对照文章下面的注释才能猜对部分文字的意思。针对这个环节,教师要做的就是放手,放手让学生自行去参透其中的内涵,给学生更多的琢磨时间,让学生自行根据文章后的注释,通过查阅工具书的办法揣摩文字意思,达到感悟文章大意的目的。
2.放权——让学生自行探究问题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自行学习的权利,学生在通读全篇大意之后可以自主讨论,通过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与讨论得到不同思想的碰撞,学生也能在交流中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感悟添加到文言文学习中,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悟到一定道理。把文言文研究的权利交回给学生,不仅拉近了学习文言文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更体现了学生对文言文个性化的认识。
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说道:“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文言文教学时,需要教师对症下药,结合自己学生的素质、教学条件、文化环境、课程资源等因素因课而异的综合、全面把握以上要素,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卓,李壮.我国古代蒙学教育对当前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1(6).
[2]柳文娟.兴趣为贵 积累为重 诵读为本: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几点体会[J].辽宁教育,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