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艺术院校学生多维度生涯观的建立

2016-05-14方可黄慧琳

亚太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多维度就业

方可 黄慧琳

作者简介:方可(1983.11-),女,四川成都,四川音乐学院,610021,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黄慧琳(1985.3-),女,汉,四川自贡,研究生,四川音乐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近年来,全球就业危机不断升级,我国的就业压力也逐年增加。而艺术院校的特殊性质也为其存在的就业问题增添了多元化的因素。本文将分析艺术院校学生的生涯观现状,并探究出如何培养艺术院校学生多维度的生涯观,以改善现在学生就业观念狭隘的现状,从内因着手改变,进而帮助学生“好就业、就好业”,进一步提升艺术院校学生的就业质量。

关键词:艺术院校;就业;生涯观;狭隘;多维度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239-02

近年来,全球就业危机不断升级,我国的就业压力也逐年增加。生涯观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就艺术院校学生而言,生涯观狭隘是一个普遍现象。因此,要根据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探究出培养其多维度生涯观的有效路径就尤为重要。只有从内因着手改变,帮助学生“好就业、就好业”,才能进一步提升艺术院校学生的就业质量。

1.艺术院校学生生涯观现状分析

美国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提出了“生涯”的概念。他把生涯发展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五个阶段。我国的生涯观教育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基本没有开展,而进入大学后,处在“探索”阶段的大学生在没有科学的引导下,很难建立正确的生涯观。生涯观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而是家庭引导、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1)缺乏自我认识

在“大众教育”模式下的今天,大学生已不再是象牙塔里的“精英”。而当今的大学生没有认清这一形势变化,艺术院校的学生也是如此。加之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各种选秀节目层出不穷,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艺人也受到人民群众的推崇。正是在这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艺术院校学生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被利欲的光环蒙蔽了眼睛,认为自己的职业前景应该一片光明。反而没有对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素养、职业能力等自身情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因此往往“眼高手低”,由于招聘单位条件达不到自己的预期而迟迟不想落实工作。

(2)就业主动性不强

很多艺术院校学生认为找工作是大四的事情,没有提前规划并按部就班的实施,导致了临到找工作的时候却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包括心理上和实力上的准备。这说明学生缺乏生涯规划意识,对自己的目标不明确,也没有学习行动计划。

艺术院校学生在大学期间基本都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兼职工作,有的在培训中心代课,有的在广告公司做设计师,有的在演艺中心驻唱等等。这也使得他们不会因急迫的经济压力而就业,而是观望等待合适的机会。

有的学生依赖性较强,还有的学生是因为害怕上当受骗,所以等待家人为自己操心工作的事情。据问卷调查,艺术类学生参与学校或社会招聘的积极性不高。这一现象导致了艺术院校校园招聘的效果很不理想,这也影响了学校和用人单位后期的合作。

(3)就业思路狭隘

就业思路狭隘说到底是生涯观狭隘。很多学生片面地认为“名”、“利”才是衡量自己理想抱负和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因此认定了“一线城市”、“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为自己就业设定了很多限制。加之同学之间、家长之间的互相攀比心态也为大学生就业制造了极大的障碍,使“热门”单位人满为患、竞争激烈,而“冷门”单位门可罗雀、招聘困难,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严重失衡。

(4)忽视发展空间

根据调查,将“岗位的发展空间”作为衡量就业岗位的重要标准的艺术院校学生不到30%。学生们往往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收获。较少的学生能抱着积累经验、增长阅历的态度选择有自我提升空间的工作岗位。尽管不断给学生灌输“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但是“一步到位”的思想仍然占主流,尤其是女毕业生。艺术院校女生较多,我校近三年的男女比例约1:2。大部分女毕业生都希望找一份单纯、稳定的工作,教师这个职业无疑是较好的选择。然而现在教育单位是“逢进必考”,而且名额少、要求高,竞争激烈。尽管如此,有的学生也不愿意退而求其次,错过了很多其他较好的就业机会。

2.什么是多维度生涯观

根据舒伯的生涯彩虹图,我们可以看到人的一生会兼任多种身份,而且经历不同时期其角色重点也不相同。所谓多维度生涯观是指从“时间、层次、角色、感受”的层面认知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专家把他们定义为“长度、高度、宽度、温度”四个维度。成功的职业生涯应当是各个层面平衡发展。

(1)长度

长度一般指年龄。当然,也包括随着年龄增长而带给自己的经验、资历。毕业生应该认识到“长度”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是构建其他维度的坚实基础。

(2)高度

高度是指社会人的你,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领域中的水平和层次,有很多系列,比如官职、职称等。这一维度体现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也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

(3)宽度

宽度:是你职业生涯扮演的社会角色。角色越多,表明宽度越宽。人的一生会身兼很多社会角色,而每一时期的角色侧重也不一样。我们可以尽量让自己的人生丰满多彩一些,但是也要根据不同的时期,有主次地扮演好不同的角色。

(4)温度

温度:是指内心的感受,生活的幸福感,是自我评判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与前面三个维度相比,“温度”更主观,它完全是自我的感受。学生在刚刚就业时往往不看重这一指标,然而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会因 “温度”的原因辞职,造成了就业稳定度低。

3.艺术院校学生生涯观教育的措施

根据艺术院校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具有的特点,我们发现只有从根源上改变学生的生涯观,才能使其在就业时能端正态度、正确认识,从而提高艺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1)加强生涯规划教育

生涯观是大学生就业策略与行为选择的思想基础。只有建立了正确的生涯观,才能建立科学的就业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必不可少的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在美国,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早在198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中就规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从孩子6岁开始。日本专门在初中、高中开设“进路指导”(职业指导)课程。在我国台湾地区生涯教育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连续体系。然而我国大陆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中小学则几乎没有对学生进行过职业生涯教育,基本上是在大学阶段才开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然形成,单凭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取得效果的。

教育部规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要从态度、知识、技能三个层面达到教学目标。完成五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一、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二、职业发展规划;三、提高就业能力;四、求职过程指导;五、职业适应与发展。在很多高校这门课程都流于形式,上课内容过于理论和空洞、教学方式也枯燥、单一,学生也毫无兴趣,在艺术院校更是如此。艺术院校学生专业性很强,教授该课程时建议轻理论教条、重实践调研,将课程内容与艺术院校专业特色紧密结合。可以按专业类别将学生分成实践小组,走出课堂、走向市场,引导学生自己了解市场、学习政策、调整自我、适应社会,从而建立多维度的生涯观。

(2)发挥学生活动优势

在艺术院校,学生社团、学生活动可谓是丰富多彩,这正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涯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艺术院校的专业特色,利用好学生活动这块阵地,大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从而明确职业方向。

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学生自己策划和执行活动,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而创新精神正是重要的职业素养。活动前期的调研与收集意见和方案,可以锻炼学生环境认知和环境分析的能力;确定活动方案和制定活动计划,能锻炼学生行为决策和逻辑思维能力;活动中期的策划和布置,能锻炼学生团队协助和统筹计划的能力;活动的执行过程能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的能力。活动结束后,还应该做好最重要的一个步骤,那就是展开评价与自我评价,以此让学生总结活动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以后工作的实施积累宝贵经验,这个意义远大于活动本身。此外,建议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尝试不同的工作,以此更全面地进行自我认识,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兴趣、性格、能力,从而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涯观、确定职业方向奠定基础。

(3)建立“工学结合”模式

目前很多高校都在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培养学生。这样既可以将专业技能与工作岗位紧密结合,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又使学生提前适应职场,毕业后能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换。作为艺术院校,更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征,分类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如美术类专业可以跟设计公司、网络公司建立实训基地,音乐类专业可以跟学校、演艺公司建立实训基地,播音主持专业可以与电视台、广播电视台建立实训基地。通过这样的“工学结合”模式可以让学生与社会亲密接触,既更多地了解市场需求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需求,并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将两者融合,也逐渐将自己的生涯规划清晰化,进而端正自己的就业观念。

(4)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艺术院校在此方面具有较突出的优势。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为艺术院校毕业生带来了机遇。因此在大学期间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给予专业指导和培训,将极大程度上提升大学生创业的质量。我校已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为有创业兴趣的同学们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实践的平台,对入驻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大力扶持和孵化,以此提升我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是一个积极探索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是一个职业决策和反馈的过程。在大学期间有了这样的体验,大学生在毕业时的就业择业观会更全面、更科学、更符合实际情况。

建立多维度的生涯观是促进大学生“好就业,就好业”的前提和基础。针对艺术院校的特殊性和目前艺术院校学生生涯观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改革就业指导课程、发挥学生活动优势、建立“工学结合”模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四点建议。希望以此为抓手,进一步加强艺术院校学生的生涯观教育,使学生建立多维度的生涯观,从而正确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以此才能提升艺术院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曾继平.关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几点思考.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

[2]柳清秀,杨静.多元就业观是高校指导学生规避就业风险的必然选择.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

[3]杨应慧,汪华林.大学生科学就业观的培养.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4]Ramzi Naim Nasser·Kamal Abouchedid,《Job-seeking behaviour and job outcomes among Lebanese university graduates in private and public universities》,Int J Educ Vocat Guid,2006.

[5]John Swift,Roy Fisher,《Choosing vocational education:some views from young people in West Yorkshire》,2012.

[6]Peter A.Creed,Fiona Doherty,Frances OCallaghan,《Job-seeking and job-acquisition in high school students》,2008.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多维度就业
“多维度评改”方法初探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信息论翻译的多维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