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常规内化与案例分析

2016-05-14罗志兰

新课程·小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本班小汽车内化

罗志兰

幼儿园是幼儿步入社会的第一站,他们必须在这里学会学习,学习自理,学会交际。因此,帮助幼儿建立并内化常规是我们的重要任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由此明确了良好常规必须在幼儿身上内化的重要意义。

如何内化?是强加给幼儿,让他被迫接受吗?错!正确的是寻找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使幼儿接受常规变被动为主动,由他律走向自律;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与幼儿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促使幼儿健全和谐发展。现对几个幼儿常规内化的案例进行解析、反思。

一、幼儿参与建立常规

娃娃家里,幼儿总是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用具被倒出来,收拾时又乱放。本班教师对此总是一遍遍强调:“要把相同的放在一起”“每一层放三个筐子”“把碗和碟子放在娃娃桌上”,可他们总是听了就忘。

分析:按照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幼儿对常规执行和遵守的第一阶段是单纯的个人运动常规段,幼儿此时按个人的意愿和行为行事。因此,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体验成功的乐趣,更能让幼儿感到常规是他的内在需要,而不是外界强加的;在常规的执行中,幼儿会更加乐意接受甚至主动成为监督者,使常规教育更能顺利实施。

策略:幼儿对常规是主动建构的,幼儿通过自己的活动实现对其世界中常规的建构。在这一过程中,常规从它固有的内涵到幼儿赋予其意义,常规发生了变化。如何建构?该班老师针对此问题与他们一起讨论。在一次晨间谈话活动中,让幼儿自主讨论如何在娃娃家既能快乐玩耍,又有一定的秩序。幼儿自发地几个人围在一起开始了讨论,然后各组抽出一名幼儿向全班介绍他们组所定的常规,最后再由各组之间的幼儿相互提问修正,一套由幼儿自己建立的活动区常规成立了。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幼儿不仅自己自觉地遵守常规,而且还互相监督,使常规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亲身体验内化常规

宇×带来一辆玩具小汽车,独自玩着,周围小朋友都羡慕极了,童×说:“嘿嘿!真好玩!给我玩玩吧。”没等宇×答应,小汽车就被心急的童×抢了过来,两人开始争抢,最终宇×没能把小汽车抢回来,哭着向我告状,说童×抢了他的玩具。

分析:从幼儿个体的角度看,对常规的意义是自主建构的。我们可以强制幼儿去遵守某些行为常规,但我们并不能真正让他养成常规意识和执行能力。因为对于幼儿而言,常规不是一个早已知晓的结果,而是一个正在发生的过程。他需要去体验其中滋味。我们常对幼儿苦口婆心,而违规行为仍然发生,是因为他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需要,以及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需要以致让对方能够接受。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交往技能。只有幼儿在体验中找到常规或纪律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时,才能将常规与纪律视为自己的内在需要。常规一旦成为幼儿的需要,一切外在的规则控制就纯属多余。“规则的问题从来都是人的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才发生的。”我们需要利用有利时机将常规要求转化为幼儿的需求,从而保证幼儿在社会生活中正常开展活动。

策略:“纪律的问题从来都是人的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才发生的。”当一个幼儿潜心地投入他所喜欢的活动中并得到身心满足时,他的常规意识就形成了。所以,该班老师先引导童×换位思考:“如果你的东西被别人抢了,你心里感觉怎样?”“很生气!”再一起商量办法:怎样才能让别人把玩具送给你玩?笔者组织周围幼儿一起讨论,最终得出两个办法:一是向他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二是交换玩具。童×采用了第一个办法,他有礼貌地对宇×说:“宇×,把你的小汽车借给我玩一下,好吗?”宇×很情愿地借给了他。不一会儿,他俩竟开心地一起玩了。

三、家园携手建立常规

宇×小朋友几乎每天都是7:30来园,与本班老师见面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我想休息!”整个上午活动没精神,午睡起床后稍有好转。这种情况的反复出现引起了本班老师的注意。

分析:家庭是幼儿的生活港湾,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有着老师无法替代的作用。针对这些,本班老师及时与家长沟通。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求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只有做到家园同步,才能使常规教育持之以恒,产生更大的作用。作为老师,应及时了解幼儿家庭的实际情况,原来柯×每晚要看电视到十点,早上妈妈七点四十上班,所以每天都是晚睡早起,不能保证应有的睡眠时间,因此,每次来园总是精神不振,影响活动。我们必须针对不同家庭提出不同的常规指导意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策略:该班老师让家长了解幼儿看电视的科学时间段及充足的睡眠对幼儿身高、智力的重要作用等。通过谈话,家长与该班老师很快达成一致,柯×每日嗜睡的状况改变了。

总之,我们一定要站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从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建立并实施常规教育。

参考文献:

刘俊华.浅谈幼儿常规的培养[J].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2013.

猜你喜欢

本班小汽车内化
可爱的小汽车
小汽车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拼一拼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生导制”在教学中的奇效
——在教学中转化学困生之行动研究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
合力营销“八步法”
校园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