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片刻的宁静,赋予思考的空间
2016-05-14胡益沣
胡益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许多数学公开课上,互动交流的场景频频展现在听者面前,场面很热闹,但在热闹的背后,学生在静心思考吗?
那么,怎样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呢?《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提到,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它需要生命的沉淀,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数学课堂互动交流,教师在关键之处要放大过程,放慢脚步。
一、静心倾听
在《商不变的性质》一课时,老师让学生总结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按序回答如下:
学生1: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学生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学生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学生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
从上面的回答中不难看出,学生2只是对学生1的回答进行了补充,没有把学生1和自己的想法进行整合;学生3更糟糕,回答不如学生1;学生4虽然对学生1和学生2所答内容进行了整合,但漏了0除外。可见,在课堂上很多学生没有听同伴怎么回答,只是争取回答的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误的。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静下心来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交流,那么对于《商不变的性质》的总结,应该在学生2回答之后应该知道怎么描述了。
教育是慢的艺术,数学课堂的慢,慢在关键之处的静心倾听与踊跃交流,慢在对同伴所供信息的静心处理与积极反馈。作为数学教师,让学生养成“别人说话,我来听;别人发言,我思辨”的静听习惯极为重要。
二、静心探索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老师安排一个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一番探究之后,学生进行汇报:
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之后,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而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老师:你回答得太好了,真是了不起。
几个学生的回答之后,老师终于找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满心欢喜地完成了这个环节的教学。其实,这几个“等于”的背后,能有几个学生是真正理解了?可以肯定的是,就算不上这节课,部分学生早就从书本上学到了。但不管是课前预知,还是课中学得,从课后的调查中得知,有很多学生并不理解这些方面相等的理由。原因就是对“为什么相等”没有进行直观展示。课堂教学的脚步走得太快,学生来不及静下心来酝酿与证实,就已经过去了,那些还在疑惑的孩子怎么办?
学习的结果固然重要,但获取结果的探究过程更重要。《教育是慢的艺术》告诉我们,探究的过程需要慢,慢在探究过程的静心操作与合作交流,慢在对探究成果的静心提炼与反复推敲。作为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经历静心探究的过程,更要让学生静心推敲探究结果。
三、静心感悟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后进行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以高进行计算的。
生2:我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先把它转化成长方形推理出来的。
……
接下来学生说的基本都是一些上课提到过的内容,这时候,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说:“同学们,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推理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算法,这个时候你看到三角形,会联想到什么呢?”
这时,全班都静悄悄的,几秒过后,忽然一个小手高高举起来,嘴里喊着:“我,我,我知道!”这种时候如果教师叫这位同学回答,那么可能马上就可以得出转化三角形的思路,但是这样就会使其他学生失去了一次思考的机会。教师没有叫这位同学回答,而是继续静静等待。忽然,又一个手举起,又一个,又有一个。慢慢的,举的手多了起来。这位教师,所做的不是等待一个小手,而是一片小手;等待的不是一个声音,而是一片不同的声音。老师静待花开的教学换来了不是一枝独秀,而是春色满园。学生不但回答了三角形也可以转化成长方形进行推理,还想到了梯形也可以转化成长方形进行推理,这个环节的设计,为后面推理三角形、梯形的面积算法作了铺垫。
教育是慢的艺术,慢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静心思考的时间。学生做到静心思考,不但能在课堂上收到意外的效果,而且学生做题的正确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而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学会等待,让学生有时间静心思考。
诸葛亮在《诫子书》有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静心,才能够培养修养、陶冶情操,才能做好学问、明志致远。学生在数学课上的静心,是学会静静的倾听,学会静静的探索,学会静静的感悟,是充满智慧的静学。
参考文献:
冷金丽.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途径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