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运输专业三校生培养方式改革与创新

2016-05-14刘征葛亮陈克张宏远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6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

刘征 葛亮 陈克 张宏远

摘 要 根据目前三校生的实际情况,按照辽宁省对于三校生本科层次的培养要求,结合三校生本身理论基础与实践特点,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实施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与重过程、多层次的实践体系建设,探索毕业实践环节创新,最后通过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其整个学习过程并形成对培养方式的反馈。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专业;三校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6-0115-02

沈阳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从2013年开始在辽宁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在本科层次进行三校生的招生及培养,这对于交通运输专业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与挑战。如何理顺三校生现有理论基础、发挥其所接受实践的特点,如何准确地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进行精准定位,如何更实际细致地进行专业发展规划,主要教学环节中各课程的教学重点与衔接以及教学领域如何侧重等,是当前的迫切任务[2-5]。

1 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

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和外资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大力投入,对交通运输专业汽车服务工程方向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的高等教育,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也还不能够满足国家对服务工程人才的需求,企业特别缺乏能够在汽车后服务市场的基层经济组织中从事具体工作,具有十分良好的工程背景,掌握服务贸易理论,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工商管理方法的复合型人才。如对从事汽车销售、维修及汽车后市场技术开发的企业需要懂车辆专业知识和服务贸易规则以及管理的专业人才、保险业需要的可从事车险理赔工作的专业人员以及证券业需要的分析人员都不能满足。

因此,了解三校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储备,在夯实本专业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正常本科专业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分散独立、学生兴趣能力无法有力激发出来等问题,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2 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

希望通过该项目,能够在沈阳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三校生人才培养中,根据三校生本身理论基础与实践特点,因材施教,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与能力培养;加强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加快重过程、多层次的实践体系建设,探索毕业实践环节创新。

具体改革内容:针对前述的现状以及改革目标,结合社会的需求和实际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交通运输专业基于协同创新模式,依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因材施教与宽口径、厚基础的能力培养中心任务进行改革,形成切实可行的教学体系。拟进行的改革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根据三校生本身理论基础与实践特点,因材施教,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与能力培养 通过调研与走访,收集三校生在高职、技校以及中专学校中数理知识的培养过程、结构以及目标,正真了解理顺其理论基础,对未来课程体系建设大有裨益。

了解三校生在职高技校中专期间其专业课体系构成与实践环节设置与衔接,熟悉其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以上皆是希望在培养方案制订的过程中,能够真正了解三校生的基础,做到因材施教。

充分走访与调研未来学生毕业后主要用人单位,真实了解企业对于汽车应用服务人才的能力需求,进而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能力培养要求。

初步培养目标思考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比较系统掌握机械类和管理类的基础理论,掌握汽车专业基础理论与交通运输行业中管理、服务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交通规划及管理方法,汽车的正确使用和经济运行方法,汽车的销售、检测、维修等方面的专业能力,能够在汽车服务企业进行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初步专业能力培养思考:

1)具备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机械类和管理类的理论基

础;具备汽车专业理论基础;掌握交通运输行业中管理和服务两方面的专业知识,以汽车产品、汽车运用、汽车营销、汽车运输服务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专业方向;

2)培养学生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故障诊断与排故、汽车电控系统理论与应用、汽车营销管理实践能力,具有从事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营销服务、汽车金融服务等工作的基本实践能力。

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调整以及重新定位部分专业基础及专业必修课,包括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运用工程、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维修工程等。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以机械学科为大平台,在学生掌握机械基础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自然科学知识和车辆基础技能知识,使学生具有宽泛扎实的知识面,为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重新定位汽车构造,使之成为本培养方案的核心基础,对课程大纲授课学时进行调整,厚基础主要体现在该门课程;确定与其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比如汽车新技术等。

重新定位汽车理论,不再以汽车产品、总成与零部件设计为课程纲领,而以汽车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如何使用几大参数科学评价产品为授课目标。

形成由单片机原理、汽车电子技术、车用传感器等课程组成的汽车电子课程群,使学生在未来汽车服务过程中涉及汽车电子与电气部分能够有充分的理论知识储备。

由汽车市场学、管理信息系统、渠道管理等课程形成汽车服务课程群。

增设新生研讨课,由本专业知名教授、学者在这种互动的教学模式下授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过程、多层次的实践体系建设 根据三校生特点,改革教学实习,不再进行金工实习;而作为本专业厚基础的核心课程,汽车构造不仅在理论学时上进行增加,并且要建设多结构、多样式、多层次的构造拆装实践平台以及支撑实践环节课程。知识结构求新求变,实践过程要求见多识广并且熟练操作。

建立汽车电子技术与电气技术的实践环节群,学院已经完成汽车电器实验台、汽车ABS实验台、发动机电控及ECU实验台、汽车传感器实验台等多个实验技术基金项目。这些实验台已经应用到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及信号处理、汽车检测与诊断等课程的教学中,以实践应用为该环节的主要诉求,要求学生在该环节能够熟练掌握汽车电子电器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与检测手段,为今后工作中实践做好准备。

建立汽车故障检测、诊断与维修实践环节,积极寻求与校外实践基地建立共同培养模式。

开设创新实践基地,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课外研究活动,通过课外的相关科研活动提升实践创新能力。要保证学生至少要到企业中去锻炼3~4个月,要对工程有真正的了解,有卓越的工程领导能力和丰富的工程经验。

探索毕业实践环节创新 毕业设计强化学生自身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将大部分学生推向生产实际的第一线,开展工程实践的综合训练。改变千篇一律的、以设计实验为主的毕业设计方式;鼓励毕业设计题目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问题。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成果”除了传统的“毕业论文”形式外,还可以采用“调研报告”“设计方案”“样品实物”等多种形式。

聘用企业专家参与高校教学任务设计,对毕设实践环节提出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拔部分学生在企业完成部分课程及毕业设计的学习内容。

课程设置上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1)教学计划围绕培养目标进行制订,在理论课程上进行相应的创新能力引领性设置十分必要。目前在专业教学计划中,针对三校生特点以及专业与学院优势,进行创造学基础、汽车科技与创新、内燃机创新技术、汽车市场创业基础等与创新相关的理论课程设置。其目的第一为学生打开相关视野,进行理论基础的准备;其次,合理的课程设置又能够较好地把学生的创新思路加以整理,不至于过于天马行空;最后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创新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可以避免的弯路。

2)创新学分设置。学生中总还是有一部分存在惰性,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鞭策;另一方面,积极的鼓励也能更好地打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创新工作中去。在学分要求上,专业设置了必修的创新学分,共计三分。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取得该环节所需学分,本学分没有具体课程或实践环节相对应,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听取创新科技讲座、参加各种创新大赛、发表科技学术论文等方式获得。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这一环节的设置极大地推动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热情。学生积极地与专业教师进行沟通,在互联网上进行相关论文的检索,联系学校实验室进行相关的实验活动,这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是比较罕见的。

3 结语

三校生的本科层次培养目前在全国范围来看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理论基础薄弱是其肯定存在的弱点,但三校生拥有较好的实践能力又是不争的事实。补充其弱点,发挥其优势,因材施教,其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极其符合目前国家在人才培养以及人才应用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中.高职“三校生”职业素养个性化教育培养方法探析[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51-53.

[2]刘晓惠,孙庆峰.交通运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2(5):89-90.

[3]肖国平,严新平,刘清,等.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3(3):52-54.

[4]何效平,赵新.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50):149-150.

[5]刘玉梅,李辉,李孟顺,等.交通运输类专业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4(3):42-44.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小议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