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集团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研究

2016-05-14张海兰

对外经贸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层胜任一致性

张海兰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胜任力模型通过对能力表现和行为方式的表述,对企业绩效有较高的解释力和预测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和运用。

一、M集团概况

M集团组建于1968年,是一家目前年产各类家电产品超过2亿台,涉及照明电器、房地产、物流等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拥有员工13万人。M集团拥有中层管理人员135人,对一般员工执行直接管理职能。在集团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中,中层管理人员对于企业日常的经营和发展承担着重要作用。

二、M集团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构建

1要素选择

通过对胜任力相关文献的总结,以及对一般管理者胜任力的归纳,结合M集团实际情况,构建适合M集团中层管理者进行绩效考评的胜任力模型,包括业务素质、管理素质、个人素质三个维度,14个要素,如表1。

2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一、二级指标层,一级指标为业务素质、管理素质、个人素质,二级指标为职务知识、企划能力、战略设定能力、业务促进能力、培育和指导能力、理解与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冲突管理能力、管理统帅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忠诚敬业度。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打分方法,结合专家对于每个层次指标进行打分评价,首先建立起各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然后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最后对得到的判断结果做一致性检验。

(1)相对于目标层U,准则层P1-P3的权重,根据专家打分结果,见表2。

采用AHP60软件进行计算,得到目标层权重向量

所以准则层U1-U3的权重W为:W=(01095,05816,03090)T

(2)相对于准则层P1的二级指标P11-P15的权重见表3。

采用AHP60软件进行计算,得到准则层P1的二级指标P11-P15的权重指标向量W1:W1=(01528,01158,00636,03129,03548)T

λmax=51225,得到一致性指标:CI=00306

当n=4时,RI=09,故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CR=00306/09=0034,小于01,通过检验。

(3)相对于准则层P2的二级指标P21-P26的权重见4。

采用AHP60软件进行计算,得到准则层P2的二级指标P21—P26的权重向量W2:

W2=(01317,00977,01255,02281,01776,02393)T,

λmax=64644,得到一致性指标:CI=0093

当n=6时,RI=124,所以得到平均一致性指标,CR=0075,小于01,通过检验。

所以准则层P2的权重向量W2=(01317,00977,01255,02281,01776,02393)T

(4)相对于准则层P3的二级指标P31-P33的权重见表5。

采用AHP60软件进行计算,得到准则层P3的二级指标P31—P33的权重向量W3:

W3=(04126,03275,02599)T,

λmax=30536,得到一致性指标:CI=00268

当n=3时,RI=058,所以得到平均一致性指标,CR=00462,小于01,通过检验。

所以准则层P2的权重向量W2=(04126,03275,02599)T

(5)综合权重的确定

根据分层权重的计算结果,运用AHP60软件进行计算整个胜任力模型测算指标的综合权重,如表6所示。

根据计算,可以得到基于胜任力的M集团绩效考评体系各个因素综合权重集Wi=(00167,00127,00070,00342,00388,00766,00568,00730,01327,01033,01392,01275,01012,00803)。

[参考文献]

[1]王美萃,闫瑞华环境管理者的胜任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5).

[2]李军.基于能岗匹配的岗位胜任力库存的研究[J].管理观察,2014(13).

(责任编辑:张彤彤刘茜)

猜你喜欢

中层胜任一致性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双麦克斯韦分布下极区中层尘埃粒子带电研究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
企业中层管理团队在运营中的困境与作用
基于胜任力生成过程的组工干部培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