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服务业细分行业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关系研究

2016-05-14王明英

对外经贸 2016年6期
关键词:服务业城镇化

王明英

摘要: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近年河南省服务业内部细分行业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服务业内部各细分行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联度均在中等以上,总体来看服务业与城镇化关联度较强,呈良性互动,但细分行业内部与城镇化关联度存在差异。河南省应大力提高工业化水平,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缩小公共服务业细分行业之间的差距,以加快推动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城镇化;服务业;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中图分类号:F726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6-0098-0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经济相继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消费市场长期低迷等问题,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日益受到各界重视。一般而言,城镇化的发展依托于工业和服务业不断集聚所形成的产业支撑,城市功能提升也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空间,而城镇化带来的农村居民身份转换也会刺激其对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需求。厘清服务业发展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继而推动二者在互动中快速协同发展,对于正处于城镇化进程中、致力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文献综述

工业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而服务业则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在工业化初期,城市化与工业的关系最为密切,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提高,一国城镇化水平与服务业发展之间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国外较早的对城镇化与服务业关系的研究中,Chenery(1975)认为,当城镇化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服务业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并逐渐取代工业成为推动城镇化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主要动力[1]。Singelmann(1978)通过对1920—1970年间工业化国家劳动力转移和产业结构变化的考察,发现城镇化推动了农业型经济向服务业型经济转变,在文献中最早提出了城镇化能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观点,成为之后很多学者研究二者关系的基点[2]。国内相关研究中,郭克莎(2002)认为,在我国城镇化中前期,工业对城镇化进程有着较大的直接带动作用,而在城镇化中后期,非农就业比重的提高则主要靠服务业的就业增长来带动[3]。江小涓等(2004)研究了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城镇化水平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4]。都沁军(2005)认为,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增加城镇化的动力[5]。曾桂珍和曾润忠(2012)研究了服务业发展与城镇化关系的区域差异[6]。李程骅和郑琼洁(2012)研究了江苏省1990—2010年数据后认为,服务业在长期和短期内都对城镇化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城镇化在长期和短期内均未明显作用于服务业[7]。王向(2013)研究了上海市1949—2010年数据后认为,城镇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强于服务业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8]。近年来灰色系统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亦有不少学者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服务业与城镇化的关系,如崔宏桥和沈颂东(2014)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研究了吉林省城镇化与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关系,认为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对吉林省城镇化的推动作用较为明显,而生产性服务业及休闲服务业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有限[9]。魏浩好(2014)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北京和安徽两地服务业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近年来两地服务业不同行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10]。

总体来看,对于城镇化与服务业内在关系问题,无论是从产业结构演化角度还是从服务业与城镇化直接互动关系角度,地区内城镇化与服务业之间具有稳定的互动关系得到了学者们的公认。但现有研究过多地关注城镇化与服务业的整体联系,很少研究服务业内部细分行业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动态计量方法。笔者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计量分析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来探究并量化河南省城镇化与服务业内部细分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服务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问题。

二、研究分析框架

(一)研究方法

因素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回归分析,虽然是一种较通用的方法,但大多用于少因素的线性的分析。对于多因素的非线性的分析则难以处理。灰色系统理论考虑到回归分析方法的种种弊病,采用灰色关联模型来进行系统分析。作为一个发展变化的系统,关联度分析事实上是动态过程发展态势的量化分析。由于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及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状况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随着政策、经济等因素的变化,难以建立精确的数理模型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运用灰色关联模型来分析河南省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更为合理。灰色关联分析是根据相关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描述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大小和次序的。如果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对变化基本一致,则认为二者关联度大;反之,则认为二者关联度就小。分析步骤如下:

1确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参考序列(又称母序列)记作X0,第k时刻的值为X0(k)。因此,参考序列X0可表示为X0={X0(k),k是时间}。比较序列(又称子系列)记作X0,=1、2…n,则第k时刻的值为X0(k)。因此,参考序列 X0可表示为X0={X0(k),=1、2…n;k是时间序列}。

2对原始数据序列进行无量钢化处理,得到无量纲化初始矩阵X。由于因素列中的数据可能因量纲不同,不便于比较或在比较时难以得到正确结论,所以要去掉数据不同量纲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常用的无量纲化方法有初值化、均值化与区间相对值化。

3计算离差序列。利用公式:

即将除初始化矩阵X′,中第一行外的其他行与第一行做差,求出相对城镇化率的离差矩阵X″。

4求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的关联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5求得关联度γ并进行排序。关联系数的数很多,信息过于分散,不便于比较,为此有必要将各个时刻关联系数集中为一个值,求平均值便是集中处理这种信息的一种方法。其公式为: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关联度越接近1,关联程度越大。一般地,0γ004,关联程度低;04<γ06,关联程度中等;06<γ08,关联程度较强;08<γ1,关联程度极强。

6求关联序。因素间的关联程度主要是用关联度的大小次序描述,而不仅是关联度的大小。将个比较序列对同一参考序列的关联度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便组成了关联序,记作{μ}。

(二)指标选取

选取城镇化率来衡量城镇化水平。选择河南省服务业内部细分各行业占河南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衡量各细分行业的发展状况。按照服务业分类标准,服务业包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三、河南省服务业内部细分行业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灰色关联分析

(一)模型构建

选取2006—2014年河南省城镇化率作为参考序列,记作:参考序列X0,X0={X0(k),k=1、2、3…9}。以同期河南省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生产总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作为比较序列,记作:

X={X(k),=1、2…14;k=1、2、3…9,表示时间序列}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为X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X2;批发零售业为X3;金融业为X4;房地产业为X5;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为X6;科技为X7;房地产业为X8;房地、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为X9;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为X10;教育为X11;卫生和社会工作为X1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为X13;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X14。

将2006—2014年河南省城镇化率及服务业14个细分行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原始统计数据利用初值化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见表1)。

(二)结果分析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出来的2006—2014年河南省服务业14个细分行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率之间的总体关联系数与关联度如表2所示。

将表 2 中的各关联度依据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可得到如下关联度矩阵:

由表2 及关联度矩阵可知,河南省14个细分行业与其城镇化的关联强度顺序为:教育,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金融业,科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维修和其他服务业。其中,河南省城镇化与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关联度都在06以上,说明关联程度较强,两者大体上实现了良性互动。相关分析如下:

1教育、房地产业与城镇化的关联度分别排在第一和第二,关联度达到08以上,关联度极强。这说明随着人口向城镇集聚,对满足城镇居民住房需求及教育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二者的互动关系最强。

2住宿、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与城镇化的关联度排在第三、第四和第五位,可见生活性、休闲性服务业及公共服务业能吸收大量就业人口,也有利于带动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3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金融业,科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城镇化的关联度虽然在关联度评价指标中显示较强,但在服务业各细分行业中排在中等次序,这表明河南省工业化程度还相对较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程度不高,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有限,这与目前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制造业相对落后,不能有效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关,也反映出河南省城镇化质量不高,生产性服务业对其促进作用有限。

4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维修和其他服务业与城镇化的关联度排在最末位,与城镇化互动关系一般。一般来讲,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口向城镇集聚,相应的卫生和社会工作等公共服务需求会增加,居民服务、维修和其他服务业的需求也会相应上升。但是统计分析数据显示,近几年河南省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但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维修和其他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却在持续下降。这表明河南省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时,需要重视对满足新增城镇居民公共医疗服务和生活便利服务的公共服务业和消费服务业的发展,以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将城镇化发展由外延式扩张转变到内涵式发展上来,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质量。

四、结论及启示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重点分析河南省服务业内部各细分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服务业内部各细分行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联度均在中等以上,总体来看服务业与城镇化互动关系尚可,但细分行业内部与城镇化关联度存在差异。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联度相对较高,且生产性服务业不同细分行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联度差异不大,分布相对均衡;而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联度差异较大,分布不均衡,其中,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关联度最高,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次之,最弱的是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联度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联度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到当地工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河南省要结合本地工业发展状况,制定并实施服务业发展措施,以促进工业、服务业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河南省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应该大力发展工业,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缩小公共服务业细分行业的差距,全面推动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Chenery H,BSyrquin.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1950—1970[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75.

[2]Singelmann JThe Seeto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in : Seve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8,83(5).

[3]郭克莎加入WTO对中国工业的综合性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 2002(11): 36-44,93.

[4]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4-15.

[5]都沁军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5(5):72-75.

[6]曾桂珍,曾润忠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协整及因果关系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2(5):121-126.

[7]李程骅,郑琼洁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的动态关系探讨——基于江苏省域的样本检验[J]南京社会科学,2012(2):20-25,33.

[8]王向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的动态互动关系研究──来自上海的经验(1949—2010)[J]上海经济研究,2013(3):125-134.

[9]崔宏桥,沈颂东吉林省城镇化与服务业灰色关联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4(2):28-32.

[10]魏浩好服务业发展与城镇化的灰色关联分析——基于北京与安徽比较的视角[J]中国商贸,2014(33):173-176.

(责任编辑:乔虹)

猜你喜欢

服务业城镇化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让老年农民挑起城镇化的重担?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城镇化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