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岛县近45年来四季降水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2016-05-14杨志宏陈琛�┱抛鹆�吴征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四季变化趋势降水

杨志宏 陈琛�┱抛鹆� 吴征

摘要:采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法对长岛县1970~2014近45年的四季降水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岛县年度降水量分布不均,降水量最大年份(2009年)是最小年份(1999年)的3.8 倍;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近45年长岛县春季和夏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夏季上升明显,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秋季下降明显;春季降水突变年份为2005、2010、2013年,夏季突变年份为2013年,秋季突变年份为1976年,冬季突变年份为1973年。

关键词:长岛县;四季;降水;变化趋势

中图分类号:S161.6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6)06-0099-07

降水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降水不均引起的旱涝灾害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气候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且降水成因复杂、变化随机性高,这给揭示降水变化的机制带来很大困难。也正因此,有关降水的研究历久不衰,层出不穷[1],其最终目的就是掌握降水规律,预测降水要素,避免灾害性降水,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随着沿海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的提出,海岛已经成为海洋开发的前沿要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随着开发力度的加大,淡水资源匮乏成为制约海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没有过境客水,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大陆引水和海水淡化耗资巨大、维护困难,海岛淡水资源几乎全靠降水。所以,有意识地研究海岛地区降水变化趋势及特征,对了解海岛区域性气候特征、利用气候资源、避免灾害天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区概况

长岛县位于胶东和辽东半岛之间,在黄海、渤海交汇处,南临烟台,北依大连,西靠京津,东与韩国、日本隔黄海相望。长岛县由32个岛屿和8 700平方千米海域组成,北距辽宁省的老铁山42.2千米,南距蓬莱7千米。岛南北长56.4千米,东西宽30.8千米,陆地面积56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46千米[2]。

长岛县境内大多属低山丘陵区,滨海地带有小面积平原。境内最高的岛屿是高山岛,海拔202.8 m;最低的岛是东嘴石岛,海拔7.2 m。境内有“大的区域性倒转地层”的地质构造现象,岛屿上近水平产状的蓬莱群石英岩和砂页岩并非正常的地层序列,表明地层产生了大规模的紧闭褶皱,出露于地表的地层应为褶皱倒转翼[2]。

长岛县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雨水适中、空气湿润、气候温和的特点。境内年平均气温12.1℃,最高年为13.2℃(1994年),最低年为10.7℃(1969年);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1.6℃,8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4.5℃,年较差为26.1℃;境内年均相对湿度为67%;全年日照总时数历年平均为2 612 h,年日照率为59.6%;境内季风显著,夏半年多偏南风,冬半年多偏北风,常年风向NNE向,强风向为NNE向、NW向;历年年平均霜日为121天,历年年平均结冰日数为125.4天[2]。

影响长岛县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寒潮、热带气旋、大风和干旱等。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

长岛县1970~2014年间长序列逐月降水数据来源于长岛县气象局,由此计算出相应的多年年平均降水量,多年月平均降水量,以及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冬(12月~次年2月)季多年平均降水量。

2.2研究方法

采用数理统计、相关分析等方法,借助Microsoft Excel、MATLAB等软件对长岛县长序列季节性降水规律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本研究主要用到趋势分析法和Mann-Kendall等方法。

在同一坐标平面内,分别绘出 UF和UB曲线,分析曲线走向。当曲线UF大于0,则表明序列呈上升趋势,小于0则表明呈下降趋势。当超过置信度值,表明上升或下降趋势明显。如果两条曲线有交点且交点在上下信度线之间,表明这个点所对应的时刻便是突变点的开始;交点位于置信度值之外,则不一定是突变点的开始。

3结果与分析

3.1长岛县近45年降水特征分析

通过统计与计算,得出1970~2014年春、夏、秋、冬四季的平均降水量(图1),并分别绘制长岛县近45年四季平均降水量及四季降水量5a滑动平均曲线(图2~5)。

由图1~5可知,长岛县降水量年度、年内分布极为不均。年度最大降水量为950.8 mm(2009年),年度最小降水量为248.5 mm(1999年),最大降水量是最小降水量的3.8倍(图1)。年内降水四季差异较大,春季平均降水量89.3 mm,夏季平均降水量350.2 mm,秋季平均降水量101.0 mm,冬季平均降水量29.1 mm。降水分配主要集中在夏季,而且不同年份夏季降水波动也非常大,降水最多的为2009年,达656.7 mm,降水最少的为1999年,仅100.4 mm,最大量为最小量的 6.5倍。春秋两季降水量基本保持在200 mm以下,冬季降水量全部在100 mm以下。

3.1.1春季降水趋势分析从图2可以看出,近45年长岛县春季降水量呈现轻微上升趋势,1973年和2009年突破200 mm,属于极端年份,1982年春季降水最少。从5a滑动平均线来看,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春季降水有一个明显的下滑态势,2001~2010年又明显回升,2010~2014年期间,降水又呈下降趋势。

3.1.2夏季降水趋势分析从图3可以看出,近45年长岛县夏季降水量呈现上升趋势, 1971、2009、2013年突破600 mm,属于降水极端年份,1999年夏季降水最少。从5a滑动平均线来看,1970~1993年间夏季降水量处于缓慢下滑态势,2003~2013年间逐步上升。

3.1.3秋季降水趋势分析从图4可以看出,近45年长岛县秋季降水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1992、2007年秋季降水都突破了200 mm,1997年秋季降水最少。从5a滑动平均线看出,1976~

1988年降水量下滑,1988~1995年降水量有一个回升过程,之后降水量基本围绕平均线上下波动。

3.1.4冬季降水趋势分析从图5可以看出,近45年长岛县冬季降水量呈现略微下降趋势,1997年冬季降水最多,突破80 mm,1995年冬季降水最少,仅为4.5 mm,最多年份为最少年份的17倍之多。从5a滑动平均线来看,冬季降水量没有明显的上升和下降,基本围绕平均线上下波动。

3.2Man-Kendall趋势分析

根据Ma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1970~2014年长岛县的四季降水量分别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见表1。春季和夏季β>0,说明其降水量呈上升趋势,而秋季和冬季β<0,说明其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夏季和秋季的|Z|>1.96,说明其通过95%置信区间的检验,上升趋势显著;春季和冬季的|Z|<1.96,说明其没有通过95%置信区间的检验,上升趋势不显著。Man- Kendall 趋势检验法对四季降水量趋势的判断与5a滑动平均法得出的结论一致。

3.3Man-Kendall突变分析

根据Ma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借助MATLAB 2014a软件,计算出UF与UB并绘图,结果见图6~图9。

3.3.1春季降水突变分析从春季降水量UF曲线变化趋势(图6)来看,2007年之前,UF<0,说明2007年以前,长岛县春季降水呈现下降趋势,其中1971~1972、1976~1986年间,UF曲线值超过临界值,说明在此期间,春季降水下降趋势显著。从2007~2014年,UF>0,说明降水趋势呈现上升趋势,但没有突破0.05显著水平,说明上升趋势不明显。UF与UB曲线相交于2005、2010、2013年,说明此三年为长岛县春季降水的突变年份。

3.3.2夏季降水突变分析从夏季降水量UF曲线变化趋势(图7)来看,2011年之前,UF<0,说明2011年以前,长岛县夏季降水呈现下降趋势,其中1988~1994年间,UF曲线值超过临界值,说明在此期间,夏季降水下降趋势显著。2011~2014年,UF>0,但没有突破0.05显著水平,说明降水呈现不显著的上升趋势。UF与UB曲线相交于2013年,说明2013年为长岛县夏季降水的突变年份。

3.3.3秋季降水突变分析从秋季降水量UF曲线变化趋势(图8)来看,1973年之后,UF<0,说明1974~2014年的40年间,长岛县秋季降水呈现下降趋势,其中1980~1992年间,UF曲线值超过临界值,说明在此期间,秋季降水下降趋势显著。在1972~1973年间,UF>0,说明降水趋势呈现上升趋势,没有突破0.05显著水平,说明上升趋势不显著。UF与UB曲线相交于1976年,说明1976年为长岛县秋季降水的突变年份。

3.3.4冬季降水突变分析根据冬季降水量UF曲线变化趋势(图9)来看,1970~2014的45年间,UF<0,说明在所研究的时间序列中,长岛县冬季降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除1988年UF曲线值超过临界值,下降趋势显著外,其余年份均没有超过临界值,下降趋势不明显。从图中交点分析,1973年是突变年份。

4结论

从 1970~2014年长岛县四季降水量数据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长岛县年度及年内降水量分布不均。降水量最大年(2009年)是最小年(1999年) 的3.8 倍。降水分配主要集中在夏季,而且不同年份夏季降水波动也非常大,夏季降水量最多的年份(2009年)为最小年份(1999年)的 6.5倍。春秋两季降水量基本保持在200 mm以下,冬季降水量全部在100 mm以下。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1.6%,而冬季降水量仅占5.2%,结合长岛县的地理位置,夏季降水量大主要与热带气旋降水有关。

(2)根据趋势分析法以及Man-Kendall检验法,长岛县不同年代的春季和夏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夏季上升显著;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秋季下降显著。

(3)根据Ma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对长岛县四季降水量的突变年份进行了分析。春季降水突变年份为2005、2010、2013年;夏季突变年份为2013年;秋季突变年份为1976年,冬季突变年份为1973年。

参考文献:

[1]

于群. 山东降水的多尺度性与地域特征研究[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2]《中国海岛志》编纂编委会. 中国海岛志(山东卷)[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

[3]崔璐莹,徐琰,张磊.神木县降水长期变化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0): 10586-10589.

[4]魏凤英.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5]张润润. 香港地区降水趋势及其演变过程分析[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5):505-510.

[6]康淑媛,张勃,柳景峰,等. 基于 Mann-Kendall 法的张掖市降水量时空分布规律分析[J].资源科学,2009,31(3):501-508.

[7]许继军,杨大文,雷志栋,等. 长江流域降水量和径流量长期变化趋势检验[J]. 人民长江,2006,37(9):63-67.

[8]褚健婷,夏军,许崇育. 海河流域气象和水文降水资料对比分析及时空变异[J]. 地理学报, 2009,64(9):1083-1092.

[9]许红艳. 浙江省主要河流水沙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J]. 水文,2015,35 (3):84-91.

[10]曹建廷,秦大河,罗勇,等. 长江源区1956~2000 年径流量变化分析[J]. 水科学进展,2007,18(1):29-32.

[11]于延胜,陈兴伟. 基于Mann- Kendall法的径流丰枯变化过程划分[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24 (1):60-63.

[12]Hamed K H. Exact distribution of the Mann-Kendall trend test statistic for persistent data [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09, 365:86-94.

[13]王常山,王庆,夏艳玲,等. 1961-2011 年山东地区气温变化的区域差异特征及突变分析[J].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4):353-360.

[14]Hamed K H.Trend detection in hydrologic data: the Mann-Kendall trend test under the scaling hypothesis[J].Journal of Hydrology,2008,349: 350-363.

[15]李国栋,田海峰,彭剑峰,等. 基于小波和M-K方法的商丘气温时间序列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 (3):78-84.

[16]胡刚,宋慧. 基于Mann-Kendall的济南市气温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J].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 (1):96-101.

猜你喜欢

四季变化趋势降水
DSC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降水对新郑市大气污染的湿沉降特征
翁源县1971—2015年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2014—2015年新宾县降水酸度特征分析
“四季”语文,精彩教学
昆明地区降水、气温及极端天气的
大脑也分“四季”?
南京市能见度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宝鸡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