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食品检验结果准确度的措施
2016-05-14于辉
于辉
在日常生活中,食品是我们每天接触最频繁的,健康的食品能使人的身体处于健康的状态,而在食品安全的问题层出不穷的现在,吃到放心安全的食品是每个人共同的愿望。因此,做好食品的检验工作,提高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对我们追求好的生活品质有很大影响。
食品检验结果准确度概述
现如今,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食品出现了很多的造假现象,食品问题层出不穷。很多的不安全食品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的甚至影响到人民的生命安全。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不利于人们的安居乐业,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对食品的安全问题进行谈论,有利于人民更好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为社会的和谐平稳发展做出贡献。
食品安全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关乎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然而,食品检验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期间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食品检验结果缺乏准确性与有效性。对此,如何提高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落实食品检验的各方工作,对于我国当前严峻的食品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影响食品检验准确度的因素
检验仪器。在检验食品安全的过程中,仪器的因素对于最后结果的影响是最为可控的。而仪器造成的误差主要是因为仪器所存在的缺陷,或者是仪器在校对时产生的误差。
抽样方法。食品检验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抽取样品,抽样需要具有代表性,要能保证检验的有效性。在抽样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若没有按照标准进行抽样导致检验的结果不具备代表性。
检验方法。选择正确的检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检验的准确性。要根据食品自身的特点,检验人员需要对实验室的条件以及其他的相关内容进行选择,然后确定最为恰当的实验方法。
人为因素。人為因素是造成检验结果准确度低的最主要的因素,这种造成检验误差的人为因素最不应该在食品检验过程中出现,但实际上往往这种影响是最大的。食品检验是一个精密度要求很高的实验过程,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很严格,操作人员的业务技能、素质、职业道德等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不同的操作人员的操作都是不同的,这往往会造成检验结果出现偏差。
提高食品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具体措施
抽样方法。市场中存在商品千千万万,不可能逐个检验,因此在食品检验中,要进行抽样查取。在抽样过程中,检验人员要保证抽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这样才能保证抽样的有效性,不具代表性的商品就算进行抽样检查,也无法得到正确的抽样结果。在抽样中,为了保持抽样的准确度,抽样人员应该做到以下4点。
首先,对抽样的业务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确保其义务的熟练性和准确性。对抽样人员的道德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的培养,熟悉抽样检验的相关规定;
其次,对于不同状态的食品,要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例如,对于颗粒状不均匀样品,不可以随意抽取优质或劣质产品,应从不同的层次或区域选取,将其集中起未再采用分样器或四分法获取样品。
再次,在抽样中不可以弄虚作假,要秉公办理,坚持原则,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次抽样。在抽样中,随机抽取要选择不同的位置,对微生物的检验要保证样品的整洁无污染,要注意运输中的温度湿度等要求。
最后,抽样人员与检验人员分开。为了保证食品检验的精度,一般抽样人员要与检验人员分开。
样品制备要及时。每个食品都有自己不同的保质期,检验人员要保证检验的食品在保质期内,这样对样品的制备才是合格的,制备样品时要遵循标准的制备方法,固体样品应先粉碎再取出,液体样品应摇匀之后再进行稀释、过滤。
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要合适。在检验中,每种食品的检验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因此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参照不同的检验标准也是检验中应该注意的事情。标准选择好之后,需根据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产品已采用新标准的,不能再继续使用旧检验方法。
仪器设备要校准,并正确使用和维护。食品的检验中,主要靠的是仪器,因此对检验的仪器,每次使用要进行校准,使用完毕要进行维护保养。对仪器的管理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于计量器具设备须经过校准或者其他方式确定量值之后,才可以有效使用。要根据相关规定正确维护和使用仪器。
建立食品安全检验信息共享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食品检验信息共享的现代科学技术,由于食品安全具有特殊性需要采取分段管理,从而保障食品检验安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食品安全检验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并完善食品生产商的质量电子文档,便于相关监管部门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食品检验的信息,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同时还有利于各种技术之间的交流,使得检验效果更佳。
食品安全问题在近几年来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食品检验是对社会群众健康负责的一个工作,需要操作人员不断提高技能,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对多种因素的分析考虑,在食品检验过程中应该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对所有可能存在的隐患一一进行排除,这样才能得出最准确的结果。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