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伙伴选择、伙伴控制与供应商网络治理

2016-05-14谢恩梁杰

软科学 2016年6期

谢恩 梁杰

摘要:针对企业的供应商网络治理行为,探讨了供应商伙伴选择策略、伙伴控制机制及其交互作用对供应商投机的影响。在中国制造行业189家公司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选择/关系控制相对于公共选择/契约控制更容易降低供应商投机;社会选择和关系控制以及公共选择和契约控制的共同使用促进了供应商投机,公共选择和关系控制的共同使用降低了供应商投机。

关键词:供应商网络治理;公共选择;社会选择;契约控制;社会控制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6.06.13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6)06-0057-05

Abstract:By identifying mitigating opportunism of suppliers as the primary purpose of supplier network governance, the paper examines the efficacy of various supplier selection strategies, control mechanisms, and their combinations in mitigating suppliers opportunism. A survey and analysis of 189 Chinese firms supplier network in manufacturing sector indicates that social selection / relational control are of higher efficacy than public selection / contractual control in mitigating suppliers opportunism. However, the combination of social selection and relational control, public selection and contractual control correlates positively with the suppliers opportunism respectively. In contrast, the combination of social selection and contractual control correlates negatively with the suppliers opportunism.

Key words:supplier network governance; public selection; social selection; contractual control; relational control

在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供应商网络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密切相关,其中供应商网络伙伴的选择策略和治理机制一直受到学术界关注[1]。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社会选择策略或公共选择策略选择供应商伙伴;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关系控制机制和契约控制机制管理供应商伙伴的行为[1]。本文将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探讨企业如何最大化发挥这四种策略或机制的作用,实现供应商网络的有效治理。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现有研究对供应商网络治理的研究提供了富有深度的见解,但尚存在以下局限。首先,对这些治理方式是否有效存在争议,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伙伴选择方面,一些学者认为公共选择在减轻供应商投机行为方面弱于社会选择[2];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社会选择会造成信息冗余[3],降低了网络治理的有效性。伙伴控制方面,契约控制被认为是防止伙伴投机的有效手段[4],另一些研究则认为关系控制具有自我强化的功能,能够有效地降低伙伴投机[1]。第二,很多学者分别针对供应商选择或供应商控制开展研究,但企业可能同时采取这两种方式以获取不同利益,然而现有研究很少探讨两者对供应商网络治理的共同作用。最后,已有关注供应商网络治理的研究大多局限在购买商和供应商的双元关系,而没有将研究视角覆盖全部的供应商网络。

基于以上研究局限,本文将减少供应商投机作为供应商网络治理的主要目标,基于189家中国企业展开实证研究,探讨供应商伙伴选择、伙伴控制及其交互作用对供应商网络投机的影响。本研究弥补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文献综述

供应商网络由买方企业和一系列卖方企业构成,买方企业通过和供应商的交易获取需要的服务或产品[5]。研究认为降低供应商投机是供应商网络治理的重要目标[6],而交易成本理论认为短期的单方获利是供应商投机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表现在信息不对称时,部分供应商会搭便车,降低网络运作效率[7];另一方面供应商可能投机地利用网络内的资源或信息,损害他人利益。因此,企业必须加强供应商网络治理以阻止伙伴投机。

现有研究往往将供应商网络治理分为两个维度。首先,在交易关系的建立和终止方面,如何选择供应商[1]被认为是第一类供应商治理方式。Zhou等学者将伙伴选择分为公共选择和社会选择两种途径,不同的途径影响着伙伴的资源和运作方式,继而影响着企业和供应商的合作效果[8]。其次,在交易关系的管理方面,企业如何调节和引导供应商行为[4]是第二类供应商治理方式。在现有研究中,契约控制和关系控制是控制机制的两个重要方面[1, 4]。不同控制机制影响着伙伴间关系,继而影响双方的合作效果[4]。

现有研究很少探讨伙伴选择和伙伴控制对供应商投机的共同作用。因此,本文将探讨不同伙伴选择和伙伴控制以及它们的混合搭配对供应商投机行为的影响,图1是本文的研究模型。图1研究模型

2理论和假设

21伙伴选择和供应商网络投机

企业有两种不同的伙伴选择策略[8,9]。一是公共选择,即企业通过公开发布商务信息、广告和媒体等途径评估和选择供应商。二是社会选择,即企业选择现有伙伴或通过推荐等社会关系选择供应商。不同选择方式影响着网络中的嵌入程度。采用社会选择,企业和供应商之间存在着以往合作的基础,或者供应商是企业伙伴的伙伴,因此网络关系嵌入和网络密度的程度较高。而采用公共选择,网络中存在新伙伴的可能性较高,以往合作经历的缺失导致网络内较低的关系嵌入和网络密度。

高关系嵌入和网络密度的供应商网络可以降低伙伴的投机行为。首先,高关系嵌入可以促进双方共同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的形成,降低潜在的投机行为[4,5]。其次,处于高关系嵌入网络中的企业,彼此间的信任程度较高,更重视伙伴间的长期合作,继而降低了投机行为[10]。第三,高密度的网络可以通过“名誉机制”降低伙伴投机行为[11],因为投机行为信息在高密度的网络中传播更快,从而影响了投机企业的发展。低关系嵌入和低密度的供应商网络中,伙伴间缺乏熟悉和信任[4],大量新伙伴的加入使信息不对称加剧,增强了网络内的投机行为[4,7]。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在降低供应商网络投机方面,社会选择比公共选择更有效。

22伙伴控制和供应商网络投机

企业可以选择契约控制或关系控制管理供应商网络。契约控制依靠详细的合同和严密的监督来管理伙伴行为[12]。合同规定了伙伴的权利和义务,监督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获取供应商信息并进行奖惩。关系控制则通过共同协商问题、信息共享和培养信任等方式管理供应商[6,13]。

在降低供应商投机行为方面,关系控制比契约控制更为有效。首先,关系控制促进网络内的合作频率,增强了关系嵌入,降低了供应商的投机[14]。而契约控制会使合作双方产生一定的距离,降低关系嵌入,促进网络内投机行为的产生[4]。其次,契约控制属于事后控制,即企业需要搜集信息并与合同比较才能判断伙伴是否投机。而关系控制能够培养网络内的关系规范和信任水平[15],从而在事前影响供应商行为。第三,关系控制不需要契约控制中制定详细合同和监督的成本[15]。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在降低供应商网络投机行为方面,关系控制比契约控制更有效。

23选择策略和控制机制的共同作用

企业采取社会选择和关系控制的组合不利于降低供应商投机。社会选择可以产生一个较高嵌入的供应商网络,继续采用关系控制将使供应商网络处于过度嵌入的状态[16]。过度嵌入不利于网络内经济利益的获取,长期经济利益的减少将增加伙伴的短期投机行为[16]。此外,社会选择和关系控制大幅度降低了企业对伙伴的监督力度,降低了投机行为被发现的可能性。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同时采用社会选择和关系控制将增加供应商伙伴的投机行为。

企业采取公共选择和关系控制的组合有利于降低供应商投机。首先,公共选择的供应商,具备较强的资源能力和合作意愿[17]。而关系控制的使用可以帮助伙伴间建立亲密关系[1]。此时,供应商网络具有极高的价值创造性。同时公共选择避免了网络内出现过度嵌入,有利于降低供应商的投机。基于以上论述,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同时采用公共选择和关系控制将降低供应商伙伴的投机行为。

企业采取社会选择和契约控制的组合有利于降低供应商投机。此时,社会选择使供应商网络内建立了共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供应商更关注合作的长期利益[6]。然而Lee指出,在企业面临短期利益大于长期利益时,即使在最稳定的合作关系中也会产生投机行为[16]。而契约控制通过详细合同和监督,降低了供应商投机获取短期利益的可能性[18]。同时契约控制为双方合作提供了稳定的制度体系,有利于关系嵌入的进一步发展[18]。该组合同样可以避免过度嵌入,通过强调契约控制的作用,伙伴间合作的经济效率得到保证,降低了伙伴投机产生的风险。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5:同时采用社会选择和契约控制将降低供应商伙伴的投机行为。

企业采取公共选择和契约控制的组合不利于降低供应商网络内的投机行为。尽管公共选择是企业寻找合格供应商的有效途径,但是该策略同样会导致较低关系嵌入的供应商网络。契约控制的采用,包括详细的合同条款和密切的监督机制,将进一步疏远企业和供应商关系,降低关系嵌入。在没有良好关系机制的情况下,供应商产生投机行为的可能性将增大。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6:同时采用公共选择和契约控制将增加供应商伙伴的投机行为。

3研究设计

31问卷和数据

本研究选取中国石油化工行业作为样本行业。首先,根据行业年鉴确定最初的企业目录,然后选取出企业年龄大于两年、非大型国有企业生成新的目录,这两个标准可以避免样本中存在特殊样本导致统计的偏差。其次,通过电话和邮件的询问,保留了至少拥有5个供应商,并且愿意参与研究的企业,确定232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最后,采用结构化的调查问卷,通过直接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近一年的市场和供应商管理情况进行调研。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89份,有效样本回收率达到8147%。

32变量度量

本研究采用李克特(Likert)量表进行变量测量。问卷用“1~7”来衡量问题描述和企业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1表示最不相同,7表示最为吻合,2~6为中间状态。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见表1。表1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

线黑体数据为平均方差萃取值的均方根

本文借鉴Wuyts 和Geyskens的研究采用四个题项测量供应商伙伴投机行为[6],列出供应商选择的九种途径[8],即媒体、广告、公开的商务信息、供应商自我推荐、企业考察选择、朋友或伙伴推荐、朋友或伙伴的企业、政府推荐、现有供应商,并通过因子分析将其分为两大类,各用四个指标测量公共选择和社会选择。根据Hansen和Andersson等人的研究测量关系控制和契约控制[19, 20],并计算了他们的供应商网络平均值。根据国资委对企业规模的划分,将300人以下的企业定义为小型企业,超过2000人的企业定义为大型企业,其余为中型企业。各变量的具体测量题项见表2。表2变量的测量以及信度和效度检验

变量/指标因子载荷平均方差萃取值复合信度Cronbach α供应商投机行为069409000851供应商经常有意夸大困难以博取我方帮助0671供应商经常会对我方提供虚假的信息以获得利益0893供应商经常承诺要完成某项任务,但并没有完成0881供应商经常在合作中有意隐瞒应通告我方的信息0868公共选择〖3〗058308440760公司经常从电视、报纸等媒体中了解和选择供应商0878公司经常从各种广告中了解和选择供应商0885公司经常从公开的商务信息中了解和选择供应商0599公司经常从自我推荐的企业中了解和选择供应商0646社会选择〖3〗061508640791公司经常从通过朋友对本公司拜访的企业中选择供应商0797公司经常从朋友或亲属开办或推荐的企业中选择供应商0859公司经常从政府介绍或推荐的企业中选择供应商0788公司经常从现有供应商推荐的企业中选择供应商0683关系控制〖3〗085209660952公司经常与供应商共同决策0799公司相信供应商会履行合作承诺0941公司和供应商之间通过协作解决问题0958公司与供应商有充分、广泛的信息交流0960公司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密切0946契约控制089109760969公司和供应商的合同详细定义工作标准0953公司和供应商的合同详细说明双方权利和责任0953公司通过各种方式监督供应商0925公司严格按照合同约束供应商0959公司认为合同是约束供应商的最重要方式093033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从表2可以看出,各变量的Cronbach α系数值均大于07,表明指标间存在很好的内部一致性,变量的信度通过检验。此外,各变量的因子载荷和平均方差萃取值均大于05,复合信度均大于08,说明对变量的度量满足聚敛效度的要求。由表1可以看出,各测量变量平均方差萃取值的均方根都大于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表明各变量间存在足够的区分效度。

4实证结果

本文采用多元回归法检验假设,结果见表3。模型1为主效应分析,模型2增加了关系控制和伙伴选择的交互作用,模型3是全模型分析。为了降低多重共线性,在引入交互项时,研究对治理方式四个变量进行了标准化处理。表3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验结果不显著(β=0007,p >005),假设5不成立。假设6提出公共选择和契约控制的组合将增加供应商投机,结果表明假设6成立(β=0164,p<005)。图2是选择策略和治理机制的交互作用图。图2选择策略和控制机制的交互作用

5研究结论

本文将减少供应商投机作为供应商网络治理的主要目标,探讨了供应商伙伴选择、伙伴控制和交互作用对其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社会选择/关系控制相对于公共选择/契约控制更容易降低供应商投机;社会选择和关系控制、公共选择和契约控制的组合将增加供应商投机,公共选择和关系控制的组合降低了供应商投机,社会选择和契约控制的组合结果不显著。社会选择和契约控制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可能是因为伙伴关系较为紧密时,契约控制会引发伙伴间的不信任 [21],促进伙伴投机,从而导致假设5不显著。

本研究对供应商网络治理的理论研究有所贡献。首先,现有研究的结论存在争议,并且很少研究选择策略和控制机制的共同作用。本文延续并拓展了该类研究,探讨了伙伴选择和伙伴控制的不同组合对供应商投机的影响。如果将社会选择和关系控制看作实现网络治理的社会途径,将公共选择和契约控制看作经济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途径的混合使用更为有效。当前很多研究都表明社会途径比经济途径更为有效,而部分学者指出单纯地使用经济或社会途径都是无效的,本研究支持了后一种观点,即混合使用经济和社会途径比单纯地使用一种途径更能降低供应商的投机行为。

本研究同时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结果表明,在选择和管理供应商时,管理者应该重点使用公共选择和关系控制的组合。其次,要尽量避免社会选择和关系控制以及公共选择和契约控制的组合方式,这将不利于有效的供应商网络治理。

本研究同样存在一些局限。首先,本文没有探讨选择策略和控制机制之间的因果关系,后续研究可以开展相应研究。其次,本文的变量测量都是基于单边的买方关系,而对企业和供应商双方面的评估将更有利于本议题深入的探讨。第三,本研究选自石油化工行业,后续研究可以选取其他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结论进行进一步的实证检验,而针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类似研究将有利于本研究结论的一般化。

参考文献:

[1]Zhou K Z, Xu D. How Foreign Firms Curtail Local Supplier Opportunism in China: Detailed Contracts, Centralized Control, and Relational Governance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12, 43(7), 677-692.

[2]Li S X, Rowley T J. Inertia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s in Interorganizational Partner Selection: Syndicate Formation among U.S. Investment Bank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45(6): 1104-1119.

[3]Zhou K Z, Zhang Q, Sheng S, et al. Are Relational Ties always Good for Knowledge Acquisition? Buyer-Supplier Exchanges in China [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4, 32 (3):88-98.

[4]Bai X, Sheng S, Li J J. Contract Governance and Buyer-Supplier Conflict: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stitutions [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6, 41(1):12-24.

[5]谢恩,陈昕.供应商网络与买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研究[J].科研管理,2015,36(6):20-27.

[6]Wuyts S, Geyskens I. The Formation of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 Detailed Contract Drafting and Close Partner Selection [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5, 69(4): 103-117.

[7]Brown J R, Dev C S, Lee D J. Managing Marketing Channel Opportunism: The Efficacy of Alternative Governance Mechanisms [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0, 64(2): 51-65.

[8]Zhou X, Zhao W, Li Q. Embeddedness and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s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003, 68(1): 75-102.

[9]刘家国,赵金楼.基于自我分类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模型[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1,32(6):835-840.

[10]Meuleman M, Lockett A, Manigart S, et al. Partner Selection Decisions in Interfirm Collaborations: The Paradox of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10, 47(6): 995-1019.

[11]Vasudeva G, Zaheer A, Hernandez E. The Embeddedness of Networks: Institutions, Structural Holes, and Innovativeness in the Fuel Cell Industry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3, 24(13): 645-663.

[12]Malhotra D, Lumineau F. Trust and Collaboration in the Aftermath of Conflict: The Effects of Contract Structur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1, 54(5): 981-998.

[13]黄智丰,余自武.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与经营绩效研究——基于105家国内上市公司实证[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2,17(3):129-134.

[14]Uzzi B. Th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Embeddedness for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 The Network Effect [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96, 61(4): 674-698.

[15]Schilke O, Cook K S. Sources of Alliance Partner Trustworthiness: Integrating Calculative and Relational Perspective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5, 36(2): 276-297.

[16]Lee J J. Dancing with the Enemy? Relational Hazard and the Contingent Value of Repeat Exchanges in M&A Market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3, 24(4): 1237-1256.

[17]卢燕,汤建影,黄瑞华.合作研发伙伴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