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2016-05-14
高晓松 1969年生于北京,音乐人、词曲创作者、制作人、导演、脱口秀节目主持人。1994年出版《校园民谣》合辑;2002年自编自导电影《我心飞翔》,该片获得法国里昂电影节最高奖和美国雪城电影节评委会奖;2012年3月主持脱口秀栏目《晓说》;2014年4月监制的电影《同桌的你》上映。2015年7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成立阿里音乐集团,高晓松加盟阿里音乐,出任董事长。
假如说高晓松纯粹是音乐人,貌似不够全面,他身兼数职,在各个领域发展得都不错。但他因创作了《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脍炙人口的校园歌曲而广为人知,又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音乐人。音乐不是他的全部,却是他的诗与远方。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音乐是酒,不是饭;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快乐。
出身知识家庭,却另类果敢
出生于北京的高晓松,生于一个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家庭。爷爷高景德是清华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电机工程学家;外公张维是深圳大学的创办者,中国工程院、科学院两院院士,熟操四国语言的科学家;舅舅张克潜是著名的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兼博导;母亲是著名的建筑学家。他自己不辱家门,学习成绩极为拔尖,高中是全国重点高中北京四中,1988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雷达专业。假如按照这种人生轨迹走下去,高晓松也许会成为家里另一位科学家。但不走寻常路的他,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直接从清华退学,转身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电影。这是一个学科的转折,也是高晓松人生的一次重大选择。
为什么高晓松会做这种选择呢?想必与他母亲的教育有关。高晓松写过一句名句: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其实,这句话是他母亲说的。从小他家的教育方式就是如此,不要被所谓的名和利所束缚,不要被生活所捆绑,人还有远方的梦想与心中的寄托。所以从小就喜欢音乐与电影的他,就顺从心意,退学了。对此,高晓松曾自曝说,当年父母培养他学琴棋书画,原本是想让他当一个有艺术修养的科学家,但没想到最终走向了博学多才的高晓松。
高晓松从清华退学后,1990年,他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音乐朋友,其中就有老狼。他们共同组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校园乐队“青铜器”。乐队组建初期,就收到海南的一家歌厅的邀约,年轻的他们就此踏上了音乐的征程。人生地不熟,加上高晓松他们不愿顺应时代的大流,坚持不唱粤语歌,就被歌厅辞退了。一年后,辗转回到北京。当时退学的他,家里是不给任何接济的,反而每个月要上交100元的生活费,在家“蹭吃蹭喝”的日子也不能实现了。面对这样的压力与音乐梦想,他与老狼开始了“流浪生涯”。在这期间,年仅24岁的高晓松创作的《同桌的你》《麦克》《白衣飘飘的年代》《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青春无悔》等校园民谣纷纷完成了初稿。直到1994年,他与老狼才遇到“伯乐”——在大地唱片公司任职的黄小茂。
他们与黄小茂一起做了第一张唱片——《校园民谣1》,其中收录的《同桌的你》一经发表,就深受大众的欢迎,一举获得当年年度所有流行音乐奖的最佳金曲、最佳作词、最佳作曲等几项大奖,还包括全国观众评选的央视春晚最受欢迎节目一等奖,那张专辑也成为以后10年销量最高的原创专辑。这首歌的影响力不止体现在这些奖项上,而且引领了国内校园民谣的发展。
音乐,是召唤,是慰藉
1995年,高晓松与老狼合作第二张专辑《恋恋风尘》,其中由高晓松作词作曲的同名主打歌获得第5届金曲奖最佳录音奖、最佳演奏专辑奖和最佳演奏专辑制作人奖。但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有时音乐人之间的分歧,甚至会导致友情的决裂,高晓松与老狼亦是如此。那时老狼想转型做摇滚,而高晓松却坚持校园民谣,最终他们的合作就此结束。之后的高晓松与宋柯成立“麦田音乐”,推出首张合辑,同年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举行的“高晓松个人作品音乐会”,并创该馆入场观众之最。然而,高晓松就是高晓松,与众不同的高晓松,没有就此发展成为一个歌手或者纯粹的音乐人,而是坚持他从事音乐最初的梦想:只用音乐抚慰人的心灵,寻找一个灵魂的港湾,它永远不是赚钱的工具,因此他很少登台,很少开演唱会。
将诗与远方放在内心深处的高晓松,于1997年开始周游欧美各国,写小说,写剧本。2000年,他回国拍摄电影,之后担任监制、节目嘉宾、脱口秀主持人,偶尔语出惊人,将自己一次次推到风口浪尖上。他并未因为人们的批评而改变自己的看法,依然是如此的肆意与洒脱,一如既往地固执与坚持,正如他所作的音乐一样,从来都是满怀对青春的怀念与回忆,不刻意的矫情,不刻意的煽情,却有自己的风格。
近几年,高晓松工作开始转型,其实是有一个原因的。崔健曾经批评过高晓松的音乐过于风花雪月,高晓松也很坦然地承认他的作品承载不了社会责任,所以他决定从著书、脱口秀等载体去呈现他的音乐所不能企及的地方。现在他在网络综艺节目《奇葩说》中担任辩论队长,在节目中,他将对社会的看法直白地讲出来,依然犀利无比,但更受瞩目的是他饱览群书背后对生活的态度、社会的责任。
他,还是一位父亲
抛开其他头衔,高晓松,是一个小女孩的爸爸。一位对自由有着坚持的父亲对女儿的培养也是别有特色,自由与民主是基调。
很少有人会谈到会给孩子应有的民主,似乎几千年来我国都在寻求国家的民主与自由,但都是大层面上的谈论,鲜少将民主作为教育孩子的一个方面。然而,一直崇尚民主的高晓松就不同,他热爱民主,所以也如此教育他的孩子。他女儿4岁时,已获得家庭事务投票权,那是因为她自己能独自去离家10里外的幼儿园上学,还能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当有人问及高晓松,会让孩子学琴吗,高晓松的回答是不一定,但会尽可能让孩子学习更多的东西,为的是她的人生不被升学与工作所禁锢。因为高晓松知道,没几个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成功,所以要学会随遇而安,更懂得自己要什么,才能在大千世界里不被浮华所诱惑。当然,这需要父母的引导与教育。但高晓松觉得,这种教育应在积极的状态下创造“自然”的成长环境。比如,孩子兴趣爱好比较少,就多带他们逛逛乐器店或者舞蹈教室,观察他们喜欢什么再决定学习什么,这是一种引导,而不是一种强迫。
做音乐,是因为它对生活的作用,是每个人成长的日记;谈教育,是为了让孩子自由又坚强地成长,从而能面对未来不可预计的痛苦与失败。所以,无论是音乐还是教育,高晓松一直特立独行地行走着、前进着,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依旧会如此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