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开启英语课堂的“金钥匙”

2016-05-14康宜平

中学课程资源 2016年6期
关键词:金钥匙任务驱动高中英语

康宜平

摘 要:任务引领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被动应付和教师主宰课堂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自由互动和积极探究中集思广益,增强学习的目标性和方向感。高中英语课堂可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导读设置任务、小组讨论任务、活动深化任务和拓展延伸任务,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究和思考,不断发现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发展自我和提高自我。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任务驱动

倡导任务式教学,能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在主动探知中积淀语言文化知识,这是英语课程标准核心理念,体现了以问题为导向的生本观点与协作探究的有机融合。任务引领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被动应付和教师主宰课堂教学的模式,帮助学生在自由互动和积极探究中集思广益,增强学习的目标性和方向感。实践证明:任务驱动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支配权和表达权,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丰富课堂教学过程。

一、导读设置任务,发现“问题”

体现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任务设计的前提,也是学生探究问题的“标靶”。在学生阅读之初设计相应的导读任务,能使他们在抓住要点的基础上更加主动地发现问题。围绕学生英语学习空白设计导读方案,为他们阅读提供助学支持,给学生提供全面呈现学习疑点的机会。

导读设置任务,能帮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有针对性地结合阅读素材要点筛选整合信息。如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下同)模块三 Unit 3 Back to the past的Reading B Lost civilizations阅读教学中,我根据教材表达的“The main characters about lost civilizations.”这一主题,设计了导学方案,其思考话题为“How do you understand civilizations?”和“From evaporation of Loalan ,what do we should do for lost civilizations?”要求学生从教材中找出相应的词汇信息。通过这样的导读,学生在整体阅读感知的基础上能有针对性地找出阅读学习的重点,有效帮助他们结合导学方案发现自身的理解盲区。导读设置任务,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之初就带着疑虑和问题主动地深化阅读,形成感悟体验。

任务设置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差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阅读导思方案,引导他们在主动参照的过程中不断活跃思维感知。导读任务应围绕“帮助学生发现阅读疑难问题”而设置,多给他们留下空白,指导学生从素材的只言片语中挖掘出相关信息。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多给他们提供自我完善的机会,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尝试用记笔记的形式圈画问题,以在主动探寻中获得新的思考和认知。

二、小组讨论任务,破解“疑虑”

学生是课堂教学“难”的“解铃人”,他们有着无穷的想象与潜能。还课堂给学生,不妨让他们自由探索,鼓励他们在讨论争辩中集思广益和取长补短,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发现更多的奥妙和精彩,而教师所要做的则是驻足观赏和适时点拨。

创设导思话题,让学生在有话可说和主动质疑的争辩中有所发现,更利于突显课堂的主体性。如在模块七 Unit 2 Fit for life的Reading B Two life-saving medicines教学时,我结合Reading A导思题目,根据教材表达的几个部分,建议学生就“The history about aspirin and penicillin”摘录出相关语句,帮助他们整体感知文章。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就“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value of aspirin and penicillin?”和“Why did the people need aspirin and penicillin ago?”话题展开主动讨论,帮助学生在梳理文章结构、情节、主旨的基础上找出各自的疑难问题,并提出破解想法,让他们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讨论是互动的过程,更多体现了学生的整体理解感知与综合运用能力。创设多样化任务,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认知学习内容,帮助他们查找自己的问题和不足。支持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和协作,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关注学生的与众不同,让他们在总结中汲取有价值的破解方法。

三、活动深化任务,支持“实践”

英语交际性是教学必须把握的要义,也是开展实践性活动的重要依据。英语课堂是由众多任务和协作交流组合而成的,是静态基础上的动态生成。利用活动深化学习任务,给学生更多自由探究的空间,帮助他们在识记体验中加深印象和感知,利于促进知识技能的内化生成和发展。创设活动深化任务能让英语教材走出静态资源范畴,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真知,提高其表达和运用的技能。在模块六Unit 1 Laughter is good for you的Reading Stand-up for your health教学中,我从学生感兴趣的“街舞”“广场舞”“瑜伽”等内容出发,邀请学生上台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戏,让他们在展现绝活的基础上结合阅读学习内容,主动调整思考方向。我建议学生就“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real health?”和“Which information did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话题主动畅所欲言,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实践活动感知来主动摘录与探究相关的语言信息,让实践活动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通过活动深化任务,便于学生将理解记忆主动转化为表达运用。

实践活动推动了英语课堂的动态化发展,给学生提供更多栩栩如生和身临其境的探究载体,让他们在主动尝试中自觉接受任务。实践活动创设任务应多彰显交际性和生活化的内容,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背景下主动接受和大胆尝试。鼓励学生总结并反思实践活动中的得与失,引导他们在归纳中主动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让他们敏锐的语言感知和丰富的思维想象在运用中得到拓展和延伸。

四、拓展延伸任务,开阔“视野”

任务是引导学生探知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前提。改变任务创设模式,引导学生发挥集体智慧,自我创设相应任务,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更好地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帮助他们活化思维感知。拓展延伸任务能使学生主动地创设任务,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通过任务拓展,让课堂走出教师事先预设的范围,给学生更多的创造机会。如在模块三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B Fog教学中,我根据1952年10月伦敦大雾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If you were in London,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How would you like to help the others in the fog?”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奇思妙想主动预设相应的对策和方法,帮助他们加深理解。同时,我要求学生闭眼绕教室一圈,让他们体会盲人的黑暗世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Why did the old blind man help the others?”的真实含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延伸任务,使学生将主动阅读与自我创设有效融合,让他们在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中发现更多的有利于理解的内容。

创设相应的任务延展教学,更多地体现了英语学科的多元化与开放化,使学生在富有生活情趣的感知中主动作为和有所发现。延展任务应该让学生多多参与,给他们提供自我收集素材和积极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交流的基础上不断补充知识,提升能力;给学生搭建展示才能的平台,引导他们主动展示。

总而言之,运用任务驱动能够开启英语教学的新天地,让学生带着问题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挑战自我。围绕任务,突出设计的多样化,丰富课程知识要点,让学生拥有更多识记并灵活运用的载体。注重任务探究的互动性,有效调动学生英语学习激情和内驱动力,让课堂更具生机与活力。围绕任务创设和谐情境,让英语课堂在富有生活性和开放化的教学中散发出耀眼“光芒”。

参考文献:

[1]杨文瑾.浅析高中英语任务驱动法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7).

[2]潘和梅.高中英语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法的探索与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4(11).

[3]邱海英.“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创新运用[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14(7).

猜你喜欢

金钥匙任务驱动高中英语
解题的“金钥匙”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金钥匙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处理力学问题的两把“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