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即研究”:“南通教育现象”的最好注解
2016-05-14魏本亚
【摘 要】“教学即研究”是“南通教育现象”的最好注解,因为“教学即研究”与“南通教育现象”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南通有着百年“教学即研究”的传统,“教学即研究”既是南通教师的日常生活,更是南通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石。
【关键词】“教学即研究”;“南通教育现象”;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8-0019-02
【作者简介】魏本亚,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116)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指导专家,国培专家,全国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读了江苏省南通中学朱全中老师以“‘教学即研究思想的区域实践”为主题的在南通教师中所组织的这几篇文章,再次引起笔者对“南通教育现象”原因的深层思考。
历年来,南通高考的各项指标稳居江苏榜首,因而也就有了“全国高考看江苏,江苏高考看南通”的美誉。由于高考成绩与教学过程中的训练强度等因素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有些“高考工厂”的教师便形成了“只要揪不死,就往死里揪”的教育理念,甚至“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被评为最励志高考口号而成为学生的座右铭,一些不明真相的教师或领导自然将“南通教育现象”与“揪”联系在了一起。
笔者曾多次到过南通的一些学校,有地处城市的江苏省南通中学,也有居偏僻农村的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他们都遵循着“追求人品与学问同步卓越”或“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按照国家的教学方案和科学的教育规律组织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从教师个体的角度看,南通的广大教师都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以保障教学质量和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终极目标。
2014年,中国教育学会组织了“全国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审活动,评出417项获奖成果,江苏共有57项,南通有7项,包括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全国仅有的两个特等奖之一),李庾南老师的“初中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35年探索实践”(一等奖),祝禧老师的“教有文化的语文,培养有教养的儿童——文化语文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许卫兵老师的“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李凤老师的“无痕化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等等。南通的获奖等级之高、比例之大(占江苏获奖总数八分之一左右),充分表明了教学研究是南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力,也是整体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
这组文章表明,南通教师像达克沃斯教授所倡导的那样,“把教学和研究变成同一件事”,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践行着“教学即研究”的思想,这也正是他们获得教学质量提升和师生共同成长的真正原因。
在美国哈佛大学达克沃斯教授提出“教学即研究”的命题之后,张华教授等学者很快将其引介到了国内,江苏省南通中学陆军老师申报的“‘教学即研究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也被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2014年度重点课题。近年来,陆军老师从“教学即研究”的涵义、价值、路径以及现实困境与改进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建构,这组文章又从语文、数学、英语等多个学科的不同角度探讨了“教学即研究”的实践路径,与陆军老师的研究成果构成一定的互补关系,有助于广大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即研究”,消除对“教学即研究”的畏惧,并自觉形成“教学即研究”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能力。
“教学即研究”作为一个教育界世界级的命题,为什么这个命题南通教师做得这么好?作为理论工作者有必要作出自己的解读。笔者以为,“教学即研究”与“南通教育现象”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首先,南通有着百年“教学即研究”的传统。以南通中学为例:1909年,著名教育家张骞先生等人倡议建校“通海五属公立中学校”,就设定了“诚恒”校训。以后校名几经变更,校训则一直作为南通中学的办学灵魂,浸润着南通中学的每一位师生。在南通中学的教学发展史上,一大批教师既是教师又是学者。尤慎铭先生,日本早稻大学师范科留学,攻读理化科,1910年学成回母校执教物理、化学。1919年,著名古代文学家朱东润先生执教南通中学,他既是一位全国知名的大学教授,又是一位南通中学受欢迎的国文老师。1932年,吴天石回母校担任国文教师,他是“苏中四才子”之一,潜心教学与研究,是公认的教育家。研究支撑教师的教学,教学又催生了研究,这种传统历久弥新。
其次,“教学即研究”是南通教师的日常生活。在一般人眼里,教学与研究是两条不相干的道路,普通教师只能够选择其中一条,这是错误的认识。一位教师眼里只有教学,他就不可能做到极致,因为他的视界里只有教学。而一位教师既会教学又会研究,这位教师就可能在更高层次教学,他的教学就会有高度。调查表明,南通成熟的教师都能够发表一些教学研究论文,做一些教学研究课题。在这个群体里,陆军老师就是一位佼佼者,他拿下教育部课题,他每年都要发表若干篇高质量的论文。当然,朱全中、孙晨、曾荣、张蕾、沈世红等老师都是学科领军人物,都是教学的行家里手,教学研究也是硕果累累。也正是他们“两手抓两手都硬”,所以他们在教师专业化这条路上才走得比别人更远。
最后,“教学即研究”是南通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石。有人说南通教学质量是“揪”的结果,以上诸多事实表明这是天大的误解。在当下,如果“揪”能解决问题,众多中小学都在加班加点,为什么教学质量就是赶不上南通?徐州市新上任了一位南通来的书记和一位南通籍的市长,他们提出“徐州教育学南通”。针对徐州教育的实际,这实属明智之举。但是,也必须指出,如果仅仅学习南通怎样抓教学质量,那只能学其皮毛,很难学到南通教育的真经。
笔者以为,学习南通就要了解南通的教育历史、教师文化和教学文化,而重中之重就是“教学即研究”。当学校校长都重视教学研究,当教师都把研究当作日常生活来过,教学质量何愁搞不上去?素质教育何愁实现不了?
笔者以为,“教学即研究”就是对“南通教育现象”的最好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