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之路
2016-05-14王丙毅
王丙毅
摘要: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准绳。但因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现有高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等诸多问题。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应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体目标,坚持“理论精深,训练有素,操作专熟,应用突出”的原则,合理设计课程模块和课程结构;按照“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三个阶段与“先理论、后实验,再实践,进而拓展与提升”的顺序,分阶段、模块化地安排人才培养进程,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6003605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又决定着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的安排。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准绳,为学生构建起相应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奠定基础。
一、应用型人才及其素质、能力与知识结构
1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应用型人才是与学术型人才相对应的人才类型,学术型人才主要是指从事基础性理论研究,进行知识创新、科学发明与发现,以及进行客观规律探索的科学研究人员,而应用型人才则是指一切从事非学术性研究性工作的理论应用者和实际操作者,其主要任务是把科学知识与原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把已有的科技发明与发现转化为生产力,以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和社会财富[1—3]。
就经济学专业而言,经济人才同样也可大致分为理论型经济人才和应用型经济人才。理论型经济人才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经济理论研究,创新经济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目的是揭示和发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应用型经济人才的主要任务则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利用经济分析的基本工具、方法与技能,从事实践性经济工作,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应当指出的是,以上对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区分,并没有超出“理论与应用”的二分法。事实上,任何“应用性”实践工作都离不开一定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而任何“学术性”研究工作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和实践检验。在实际的工作中,应用型人才并非不做任何研究性工作,理论与技术的实际应用并非完全不带有学术性;而学术型人才也并非不做任何应用性工作,学术研究并非不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理论和应用”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界限本不该泾渭分明、彼此有别的,只是在“学术性”与“应用性”上各有侧重而已。
从有用性角度来讲,一切满足社会需要,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都是应用型人才,包括学术型人才。人们之所以更加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非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其主要原因在于很多高校没有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相脱节”“专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4]。培养了很多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会说不会做,甚至既不会说也不会做的所谓“人才”。其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也即“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节”,或者说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相脱节”,是所有问题的核心。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就难以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由“高大空”型目标向“接地气”型目标的转变,也就是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进而就培养不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更谈不上突出专业特色了。
2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能力与知识结构
人才的素质结构与能力结构必须与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相匹配。在不同行业从事不同工作的人才,需要具备不同的素质与能力。而人才的素质与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一定的课程安排下,经过学习和培养而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之后才逐步形成的。知识结构是形成能力结构与素质结构的前提和支撑。所以,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在人才素质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研究型人才侧重于理论和基础研究有所不同,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理论应用、技术开发和业务操作等工作,是把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其工作过程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因此,应用型人才除了具备必要的通用素质和通用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见下表)。如果说学术型人才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理论功底、研究方法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话,那么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则主要体现在对专业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全面把握和具体运用上。应用型人才不仅要系统而全面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具备相关专业或交叉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具有专业思维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技能的施展能力。应该说,除了不偏重于纵深理论研究,不侧重于技术与知识的开发和创新之外,应用型人才相比于研究型人才而言,其素质与能力理应更具有综合性或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相对于科学知识,更注重技术知识;相对于理论研究,更注重技术应用;相对于某学科知识纵向精深,更注重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相对于实践验证理论,更注重理论指导实践;相对于升学深造,更注重职业需求,其培养特征是学术性与职业型的有机统一。
就经济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而言,其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经济学思维能力,能够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二是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熟悉相近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三是熟练掌握经济学基本实务操作技能;四是胜任金融保险、投资理财、财政税收、财务管理、审计统计、国际贸易、营销策划和电子商务等领域具体工作的能力。
应用型人才的素质结构与能力结构为高校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提供了依据。通用素质和通用能力的形成要以通识知识为支撑,通过设置通识课程来培养,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则以专业知识为支撑,通过设置专业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来培养。
二、普通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普通高校的经济类本科专业与综合性重点大学的经济类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当有很大的差别: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应用型、技能型经济人才,而重点综合性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则应是高端理论型、研究型经济人才。本文并不完全认同这种观点。原因在于:首先,人才培养目标并非取决于高校所处的层次及其人为分类,而是决定于社会需求和人才成长规律。尽管高校所处的层次在我国意味着其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的差异。但是,这种人为的差异是可以消除的,也是不应存在的。这种人为的差异也并非是高层次重点高校只培养学术型人才,而一般性普通院校只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充分理由。①其次,学生的发展目标也并非取决于高校的层次,而是取决于学生的理想与志趣。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无论其所在高校的层次是高还是低,是重点高校还是非重点高校,但其兴趣特点和成长目标却是多元化的。我们不能主观断定进入高层次重点高校的学生一定就能培养成理论型人才,而进入一般性地方高校的学生则一定就能培养成为技能型应用人才。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普通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与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发展志趣相结合,并根据自身现有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以及在校学生特点,来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鉴于我国普通高校在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等方面目前仍然落后于重点高校,所以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学术型人才。具体而言,经济学本科专业主要培养三类人才:一是面向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扎实经济学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现代经济技术手段从事金融保险、投资理财、财政税收、会计审计、财务管理、营销策划和电子商务等业务操作工作的高素质应用人才,这是专业的主体目标;二是面向更高层次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和输送具备较为深厚的经济理论功底,基本掌握现代经济分析工具与方法,有志于经济研究,能够从事经济分析与预测,参与经济管理与决策的高端应用型人才;三是适应“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需要,积极培养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创业型人才。
三、现有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目前,普通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课程体系设置的功能和定位不准确。一是原有课程体系只注重经济理论人才的培养,目标单一,难以适应学生对多元化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需要,也难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二是原有课程的设置并没有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实验训练和实践操作课程欠缺。三是课程设置难以体现专业特色,特色课程也无特色。四是课程设置板块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对于不同发展志趣和发展目标的学生,缺乏针对性课程设计和课程板块设置。
第二,通识课程设置存在“结构失衡”与“事倍功半”的问题。一是通识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分配比例过多,占总学时学分的比重高达1/4。挤占了专业课程的开设,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很多人认为,通识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课程以外的其他社会知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通用能力,但实际上,通识课程的开设出现了两种极端现象:一是一些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因缺乏开设通识课程的师资力量,从而使得通识课程成为了政治课和英语课,二是有的学校开设的通识课程门类繁多,内容繁杂,不能体现“少而精”的原则,既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又做了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第三,专业课程内容安排“重理论、轻应用”且交叉重复现象严重。一是理论课程设置过多。除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各种带“学”的基础课程之外,如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课程全部开设,而体现学生经济技能的一些技术性课程,如会计报表、财务管理、证券投资、财税筹划、外贸实务、营销策划和电子商务等课程,却因它们属于管理学课程或因缺乏师资力量而不能开设,或开设的学时不足。二是专业实践课程简化为毕业论文设计与实习,难以真正提升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技能。这样的课程设置只能培养“会说,不会做”的学生,甚至“既不会说,也不会做”的学生。三是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各门课程自成体系,忽视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衔接,造成课程分割和内容重复并存的现象。
本文认为,造成以上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经济学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不够,目标定位不准。长期以来,按学生人头划拨经费的高校经费分配体制,造成全国地方高校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呈现出盲目扩招现象。很多高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费,只是为了招生而招生,忽视了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质量,导致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缺失,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甚至偏离社会需求的不良局面。
二是对经济学专业的学科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存有认识上的偏颇。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经济学本科专业属于理论经济学学科,其人才培养的目标被界定为培养理论研究或教学人才,甚至不论哪个层次都被定位为培养经济类高级专门人才。在此思想认识的指导下,经济学专业自然强调专业教育的理论高度和深度,却忽略了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培养。这种认识上的偏颇和目标定位上的虚高,显然会使得课程体系设置虚高而不接地气,使得教学内容单一而抽象空洞化。难以适应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和多层次需求,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也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志趣要求。
三是普通院校在专业设置乃至课程安排上尚无充分的自主权,也缺乏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布局由教育主管部门说了算,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由学校说了算。学院和专业教师在课程开发和专业设置上并无真正的自主权。学院或专业教师不能根据社会需要或地方经济发展特点选择专业布局,开发特色课程,造成各院校经济类专业设置雷同化和教学内容趋同化,既脱离学校办学实际和办学能力,也与社会实践和社会需求相脱节。难以体现出地方高校经济类专业的自身特色,致使教师在课程开发、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上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经济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根据人才目标定位和应用型经济人才的素质结构与能力结构要求,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内容优化的总体思路是:
首先,按照“少而精”“学以致用”的原则,对通识课程进行筛选。应用型人才不是通才,更不是万能人才,不可能让他们学习和掌握所有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所以,要有针对性地精选通识课程,能把那些真正有利于培养学生通用素质和通用能力的课程,安排在通识课程体系架构之中。同时,要尽量压缩通识课程的学时学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养成通用素质和通用能力,使通识课程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按照“理论精深、训练有素、操作专熟、应用突出”原则设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除了通识课程之外,我们认为,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应由四个模块组成:一是“基本理论与方法”模块,集中体现“理论精深”的原则,侧重于学生基本理论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二是“实验与技能训练”模块,集中体现“训练有素”原则,侧重于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学习与锻炼,不过,由于这一模块仍停留在知识把握与技能模拟阶段。因此,本课程体系还设有第三个模块,即“实习实训”模块,集中体现“操作专熟原则”,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四模块是“拓展与提升模块”,集中体现“应用突出”原则,侧重于学生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的拓展与提升(见图1)。需要指出的是,前三个模块为专业必修课程,后一个模块可作为选修课程。
这一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重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培育,体现了“理论精深”的原则。我们知道,以往的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但是,目前有些高校却走向另一个极端,出现了“轻理论、重实践”的毛病,而应用型经济人才也必须具备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否则应用型人才难以称之为应用人才,而只能是技能型人才。为此,学院本着“理论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在第一模块只设置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和当代西方经济流派等经济学基本理论课程,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经济文献学等基本方法课程。这样既能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理论需求,也可为具有学术型倾向的学生考研升学奠定基础。二是增添了一些经济技能型课程,加大了实验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的比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从第二和第三模块可以看出,其中不仅设置了经济学专业通常所设置的会计学、金融学、国际贸易理论等课程,还增设了证券投资、会计报表、税收筹划,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以及与金融保险、投资理财、市场营销及国际贸易有关的实习实训课程。这些课程突出体现了学以致用、学而能用的基本要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三是整合优化了教学内容。以往经济学课程的很多教学内容是重复的,如金融学与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等课程之间,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等课程之间,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经济学之间,都存在交叉重叠问题。为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本课程体系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把一些相关性较强的课程进行了整合或合并。再次,按照“少而精,深浅适度,与时俱进”的原则,整合同类课程和相近课程的课程内容,探索开发特色课程,避免单一课程内容自成体系和课程内容重叠的现象。
最后,按照“先通识课程,后专业课程,再实践课程”的顺序,分阶段安排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按照“先理论,后实验,再实践,继而提升”的顺序,以模块化课程为单位,安排专业课程进度(见图2)。就是说,要首先使学生形成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素养和知识基础,然后通过实验和模拟训练锻炼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之后再通过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生对于实验和实践过程有了深刻体会与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学术报告、专题讲座、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等形式,进一步提升与拓展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注释:
①事实上,国内外很多所谓研究型重点高校的培养目标也不仅仅是研究型或学术型人才。研究型或学术型人才只是其中的很少一部分。这些高校的大多数研究生和博士生毕业后所要从事的工作不是基础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而是应用性工作。我们把这部分高学历人才称之为“高端应用型人才”。可见,研究型高校的人才目标既包括学术型人才,也包括应用型人才,并且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其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郑晓梅.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辨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1):10—12.
[2]胡黄卿,陈菲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硅谷,2008,(11):136—137.
[3]唐未兵,等.地方商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3.
[4]赵德武.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年高等财经教育研究论文集)[C].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350.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major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teaching content must be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target of talent cultivation. However, because of the inaccurate orient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many universitie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teaching content, such as the divorce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inability to meet the target of talent cultivation. Undergraduate economics major in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the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as the main goal, design the structure and module of the major cours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being profound in theory, welltrained, proficient in 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orientated”, and arrange the process of talent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three stages of “generaleducation, majoreducation and practiceeducation” and the order of “theorycourses, experimentcourses, practice course and then expansion and upgrade courses”.
Key words:applied talents; economics major; curriculum system
(责任编辑:侯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