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14陈杰阳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6期
关键词:古诗诗人教学法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很多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同一班级学生的古诗文理解能力及基础参差不齐,较弱的学生几乎对学习古诗文失去了兴趣和信心。这不仅导致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小学教师如能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便会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让枯燥乏味、生硬难懂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念和重要意义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有目的和针对性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的场景,从而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教学内容,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入或创设模拟的教学情境,不仅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还能使学生快速掌握古诗知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教学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正逐渐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中,为我国小学各门课程教学的创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鉴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直接兴趣,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来拉近学生与教学的距离,使教学过程变得更生动形象,使学生对古诗赏析、理解及运用等能力得到提高。

如教学《静夜思》这首诗时,教师可在课堂播放一组月夜的图片或是相关视频,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中,并让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印象最深的夜空说给其他同学听。在阅读古诗环节前,可用多媒体播放一段《静夜思》的范读视频,使学生既能从范读中感受这首诗的节奏,又可以从视频的提示中感受这首诗的意境。在阅读古诗时,教师可通过具体的诗句和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来启发学生展开联想,领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明确它的中心含义,即全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抒发了作者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之情。

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进入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进一步体味诗句给我们揭示的主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优点较多,但在运用时需注意一些事项,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采用,都必须从教学内容出发,课前要钻研教材,理清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目的地选择教学辅助方法,以增强学生对学习语文,特别是学习古诗的自信心。

2.采用多种阅读方法,再现情景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重要环节,古诗阅读可包括齐读、精读、唱诵、表演读及美读等方法。因此,教师应充分理解和恰当运用这些方法来为语文古诗教学工作服务,将学生带入教学情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如《题西林壁》这首诗的教学,在阅读此诗前教师可向学生讲明此诗的背景:诗人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看到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这首《题西林壁》。并提出以下问题: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请同学们运用齐读、精读、唱诵、表演读及美读等多种方法来阅读全文”。在学生进行阅读时(以精读为例)提醒其需注意以下几点:⑴要按照顺序,仔细看清每一个字,对古诗的句子、字词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理解;⑵要理解重点句子和字词的表面意思,并理解它的表达作用、情感色彩、深刻含义、在诗中的作用;⑶要从古诗所描述的景色与其他事物联系来仔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及古诗所阐述的道理。学生在阅读古诗时,可根据景语引发情语,进入优美的意境,品味和感受诗人表达的情感。从而明白因为诗人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不识庐山真面目”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进而能达到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相结合、丰富表象和提高思维能力同步进行的教学目的。

总之,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帮助教师顺利开展古诗教学工作,还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陈杰阳,教师,现居福建惠安。

猜你喜欢

古诗诗人教学法
晒娃还要看诗人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诗人猫
诗人与花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