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在生活中学写作文
2016-05-14黄新泉
有的学生一谈起作文都为之色变,不是感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倍觉填充之物平淡乏味,难免慨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怎样在作文教学方面开辟出一条阳光之路,不再让老师、学生看见作文就头疼呢?
一、推开窗户教语文,让课堂荡漾着生活的气息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生活认识肤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给孩子们创设一种情境,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学会观察、学会想象。
1.亲近大自然。为此,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语文实践活动。我们来到桃花园、小溪边、柳树下,徜徉在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春天中。春寒料峭的时候,我们就将柳枝养在教室里,我们每天都仔细观察柳枝的每一点变化,并且将自己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每逢下雨的时候,我们会让孩子去细心聆听雨的声音,去亲自品尝雨的滋味,深深呼吸雨后的空气。我们在班里设置“生物观察角”,养孩子们感兴趣的蚕、小乌龟、小金鱼、小龙虾和泥鳅等。这样孩子们在室内就可以领略花红柳绿,鱼虾嬉戏。
2.感受亲情。引导学生去爱别人,去悉心体会人间真情应该是我们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对此,我们开展了“爱有千千结”系列活动。“名字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和父母交流,了解自己的名字的来历,从中体会父母对自己寄予的无限期望和浓浓的爱意。学生写到“我叫陈芊逸,芊,就是因为我是属牛,哪里有草哪里就有牛,这个字里面有一个草字头。还有一个词语叫“草木芊芊”,意思就是草木茂盛。逸,就是潇洒飘逸的意思。妈妈希望我一生丰衣足食,而且长的潇洒飘逸。所以才给我起这个名字。”
另外,我们还组织了“我为妈妈洗洗脚”“保护一个鸡蛋”“我是残疾人”等系列亲情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素材,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认识了亲情,有了情感的体验。
二、走出课堂学语文,让“探究”丰富情感的体验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走进大芦湖”这项活动,如果只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意志,看一片水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让学生全面了解大芦湖,激发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如何让学生了解湖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爱湖、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呢?为此,我们专门制作专题网站,让学生了解湖的过去,大芦湖给我们提供了优质的生活用水、引黄引来了投资项目、引黄改善了生态环境,雨滴莲叶、白鹭飞天,一片诗意的湿地景色,保持了原生态无污染的状态,“保护生态、依靠生态”已经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而土地流转后的村民也通过在湿地里种植有机水稻、稻田养蟹等途径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有的学生曾在作文中这样写到:大芦湖,您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高青这片沃土上,您养育了淄博人,并且带动了淄博的经济发展,我为您骄傲,我为您自豪!
我们还让孩子回家为父母烧饭,感受做饭的艰辛,开展“小鬼当家”等活动。这些情感的体验、素材的积累自然而然地就成为写作的活水之源。
收获尽在阅读与活动中,活动中师生共同成长,活动中学生走出了课堂,活动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明显提高,学生的写作欲望得到有效激发。
三、让心灵捕捉生活素材,让妙笔佳作放异彩
生活是多彩的,孩提时代更是充满童真童趣,有时课堂上出现的一些小插曲,如果教师不及时记录就将淡成模糊的记忆,当时的情趣就无法再次体验。在一次次活动中学生不仅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的加深,还收获了更高的书写水平,这些收获带给师生一份收获的惊喜。
在我们组织的“徒步赴黄河”的拉练活动中,学生多角度、多感官进行了情感的体验。十几里的路程对于这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来说,是很好的磨练。有的同学因为听错了集合时间,而独自寻找队伍;有的同学因为体力不支,而掉了队,行走在别的班级队伍中……活动结束后,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抒发了自己的收获。《心儿飞了》《Les go》表达了出发前自己内心的喜悦与期待;《我爱母亲河》抒发了对黄河的热爱与依恋;《想说爱不容易》《坚强的毅力》表达了长途跋涉的劳累与艰辛;《寻宝大纪实》《一人历险记》《虚惊一场》写出了活动中的意外收获……这些生动且真实的习作,证实了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双捕捉精彩生活的火眼金睛。
凭借符号与语言、自然与生灵、真诚与热情,学生的思路就会一个个涌现出来,它能使学生的作文走向趣味与生动,走向丰富与真实。
黄新泉,教师,现居山东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