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dgar Snow’s Return 翻译中的历史问题及应对

2016-05-14周宜希刘亚楼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埃德加北京大学斯诺

周宜希 刘亚楼

【摘要】“Edgar Snow‘s Return”是由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的夫人洛伊斯·惠勒·斯诺(Lois Wheeler Snow)于1973年撰写的一篇悼念性散文,描绘了埃德加·斯诺的一部分骨灰下葬于北京大学的情景。文章短小干练,行云流畅,流露出作者对其丈夫的深沉情感,同时还体现出作者一丝微妙的政治倾向。在翻译此篇文章时,笔者留意到一个问题,即洛伊斯在文中提及,埃德加·斯诺的墓碑碑文由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题字:“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然而在笔者能找到的所有斯诺墓碑的照片上,都显示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德高望重的开国元勋之一 ——叶剑英题字的。这种误会由何而起?在翻译时应该作何处理?笔者将在文中给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埃德加·斯诺;翻译;北京大学;文化大革命

“Edgar Snows Return”是一篇用词精炼、情感深沉的悼念性散文,以埃德加的下葬情形开篇,进而简短回顾了他在燕大任职的经历。笔者在翻译时,发现现实照片中的埃德加墓碑碑文为叶剑英所题,而非原文所说的周恩来,且落款时间也有着很大出入。这么明显的错误究竟因何产生?笔者将在本文中给出自己的推论。

一、埃德加·斯诺

全文是围绕着埃德加展开的,既然埃德加是整个事件的核心,那么就不得不在此介绍一下他的生平。

埃德加·斯诺,1905年7月11日(一说为19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一个出版印刷业主之家,年轻时生活经历丰富,曾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1926年埃德加进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习。1928年2月,他用从股票市场上赚到的钱为资金,开始环球旅行。同年9月来到中国,原计划采访6个星期。在上海时,他担任了《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随后被报社派遣乘火车沿铁路干线进行旅行采访。其后,还兼任过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的驻东南亚记者,在中国东南沿海、西南地区及东北地区和日本、越南、缅甸、印度等国采写旅行通讯及评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访问了东北、上海战线。1932年,埃德加同第一任妻子海伦·斯诺(Peg snow,即Helen Foster Snow)结婚。1933年9月,他的第一部著作《远东前线》报告通讯集在美出版。1934年初,斯诺以美国《纽约日报》驻华记者身份进入燕京大學新闻系兼任讲师,主讲“新闻特写”和“新闻通讯”。1949年同他的第二任妻子、“Edgar Snow‘s Return”的作者洛伊斯·惠勒·斯诺结婚。1972年2月15日,埃德加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他的一部分骨灰被安葬在中国的北京大学未名湖畔,也由此产生了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周恩来与埃德加

在文中,洛伊斯写道:“…his ashes were placed beneath a white marble stone on which is inscribed,‘In memory of Edgar Snow,an American Friend of the Chinese People. 1905-1972.Above the English lettering the words are repeated in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of Premier Chou Enlai,who wrote the brief text.”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与埃德加有什么样的交集,才会为这样一位在中国的美国记者题写碑文?笔者查阅资料,得知在1936年6月到10月,通过宋庆龄的介绍,埃德加经北平转往解放区,到达陕甘宁边区并采访了毛泽东、彭德怀等红军领导人。他的行程得到了周恩来的暗中保护,在访问日程中也深深感受到了周的魅力,并在笔记中如此描述周:“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1938年,埃德加同周恩来夫妇在国统区见面并合影。而后,周又于1960年8月30日在北京接见了他,并回答了一系列的问题。1964年10月,周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的消息和照片交给了埃德加。1970年,在周的亲自过问和安排下,埃德加又一次来到北京,并且成为了第一位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的美国人。在他们的四次主要会面中,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且互相欣赏。周在吊唁埃德加逝世的函电中说:“斯诺先生的一生,是中美两国人民诚挚友谊的见证……对这样一位老朋友,中国人民是不会忘记的。”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周恩来为埃德加题碑文的原因,也印证了其发生的真实性。

三、洛伊斯·惠勒·斯诺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洛伊斯在写作时出了误会,将周恩来与叶剑英混淆了呢?资料显示,答案也是否定的。洛伊斯·惠勒·斯诺是埃德加的第二任妻子,她同中国也有着联系。她起初是一名演员,在结识埃德加以前就曾读过他的《红星照耀着中国》,并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两人结婚后,埃德加对洛伊斯的影响很大,使其阅读了大量的同中国相关的书籍,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值得注意的是,在1970年的国庆庆祝活动中,在天安门的城楼上,由周恩来引见给毛泽东的,不光有埃德加,还有洛伊斯。可见周和洛是见过面的,考虑到当时周的身份,洛是不会忘记周的,更不会在仅仅两年之后埃德加下葬北京大学时将周同他人混淆的。

四、文化大革命

“Edgar Snow‘s Return”成文时间是1973年,这个时间的中国仍处在”文革“的特殊时期,笔者认为,这正是问题产生的原因。文革,全称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始于1966年,结束于1976年,对中国产生了长远深刻的影响,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这场长达10年的政治运动,被称作”十年动乱,“十年浩劫”,起初是由毛泽东发动,以阶级斗争为纲,但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在全中国不计其数的红卫兵的过激拥护下,斗争范围被扩大,手段也进一步升级。这期间,大量的知识分子被迫害,中国的社会秩序和文化传统也遭到严重冲击。狂热的红卫兵们争先恐后、变换着花样实施了许多疯狂行动,其中就包括:冲击寺院、古迹,捣毁神佛塑像、牌坊石碑,砸毁文物……当时,连老人的胡子都当成四旧来革除,化妆品、花发卡等商品因为具有“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色彩被停止销售。那种境遇下,埃德加作为一位外国人,并且来自于“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头国——美国,很难想象会被免除攻击。他在中国下葬,很可能是由于周恩来的干预和安排才得以实现的。但是林彪死后,周成了四人帮获取最高政权的最大障碍,于是江青等人在1974年1月,发动了“批林批孔运动”,在“批林批孔”后还加上了“批周公”三字,指向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年10月,周因身体病情入院治疗。可以说,周对于埃德加的特殊照顾自此很难再维持下去。并且,在北京大学的校园中,有着众多的学生红卫兵,斗争十分激烈,仅自杀的权威教授就高达24名,其中就包括老舍先生,可以看出当时校内的恶劣氛围。洛伊斯文中写道:“…today the lake-side echoes with the chatter and laughter of a new generation of students,tempered,as they said,by the struggle of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埃德加的墓碑极有可能在之后被激进的红卫兵们破坏、拆除。照片显示,墓碑上题着“叶剑英,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十三日”,而文革已在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落下帷幕。关于这个问题,笔者的推论是:埃德加的墓碑是在1973年下葬时由周恩来题字,随后在文革中被破坏,最后由叶剑英于1977年文革结束后主持修复的。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洛伊斯文中出现的周恩来题字和现实照片中的叶剑英题字的冲突。

五、翻译策略

关于原文问题的推论虽然已经得出,但在翻译中又该如何处理,译者必须加以考虑。一名译者在翻译的实践中受到的牵制很多,必然会根据自身的考虑和目的需要对原文进行“改动”。译文是更忠实于原文,还是更符合译文读者的语言、文化等元素,译者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在此,笔者认为,对于原文出现的冲突,应该按照原文翻译为周恩来题字,仅在文末以尾注形式,用极简话语稍加解释即可,不能在译文中直接改成叶剑英题字,更不可加入过多的阐述。首先,“Edgar Snow‘s Return”是一篇悼念性的散文,是作者洛伊斯在其丈夫下葬时所作,文章下笔凝练,用情独到,在缅怀埃德加的同时,还把他在燕京大学的经历简要叙述,显示出埃德加同中国的密切联系和对中国深厚的热爱。在翻译这样一篇文章时,译者的目的应该是想方设法把原作者的本意、思想、感情、意境如实地传达给读者,使读者的感受与作者当初写作时的感受一样或差不多。如果洛伊斯知道其丈夫的墓碑被毁坏一事,必然心理会产生巨大变化,但这种情况在成文时是不存在的,所以译者不应在译文中盲目武断地加入墓碑被毁、重修一事,给译文读者带来超出原文的情感波动,虽然这样做的确可以增强译文的真实可信性。此外,从篇幅来看,原文不过300多字,短小干练,行文流畅,如果在文中将遇到的冲突展现出来,势必会打乱原文的节奏,破坏原文的平衡感,甚至使原文的重心偏离,而且,这种做法还有损于原文凝练的写作风格。此外,文化大革命不论在中外一直都是一个复杂的、带有政治敏感度的话题,在原文中,作者虽然也带有一丝政治倾向,但那是非常微妙的,并且不是一种对抗、对立的情怀,如果墓碑的情况被直接加入译文,可能会放大这种政治上的不协调。

六、结语

除去語言层面的推敲斟酌,在思维层面上,译者也时刻面临着选择,要给译文读者呈现什么,要对原文忠实到什么程度,如何协调原文与译文文化上的冲突等一系列问题都必须纳入考虑范围。译者自身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文体特征、作者情怀、译文受众等具体因素,在最大程度“还原”原文的同时,把给读者造成的困惑最小化。

【参考文献】

[1] Edgar Snow. Red Star Over China[M]. NY City: GROVEPRESS: 2012-1-1.

[2] 方 连,严梅生. 重返舞台——访洛伊斯·惠勒·斯诺,世界博览[J].北京:世界知识社, 1985,10:4.

[3] 程关生,范小静, 彭卫平. 斯诺夫人泪洒井冈山,中华魂[J]. 北京:中华魂杂志编辑部, 1999,4:19.

[4] 朱 青. 在斯诺家做客.世界知识[J].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2,4:12.

[5] 罗文生,文敏才,欧阳湘平. 斯诺四访周恩来,湘魂[J]. 长沙: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2001,2:12.

[6] 祖 志. “忠实”,还是“叛逆”?——与倪梁康先生商榷,外语与外语教学[J]. 大连:大连外国语大学出版社, 2007,12:12.

[7] 谭素琴. 被操控的翻译——“文革”翻译文学初探,文教资料[J]. 南京:文教资料杂志编辑部, 2011,13:35.

[8] 谢天振. 非常时期的非常翻译——关于中国大陆文革时期的文学翻译,中国比较文学[J].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2:23.

猜你喜欢

埃德加北京大学斯诺
It Couldn’t Be Done/by Edgar Albert Guest这是不可能的
斯诺登获得俄永久居留权
最新关注
他们躲在哪里是个谜
斯诺登在俄居留延长三年
斯诺登申请延长逗留期限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物理人物图书系列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