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看中国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2016-05-14温巧霞
温巧霞
【摘要】明末清初,随着西学东渐的进行,中国出现了科技翻译的高潮,这与当时社会的各种因素是紧密相连的。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理论认为,翻译活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深受当时所处环境的影响。该论文将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出发,简要分析科技翻译在明末清初出现高潮的原因。
【关键词】多元系统理论;明末清初;科技翻译
中国的翻译事业历史悠久,出现了三次高潮:东汉末年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以及五四时期的近代翻译。明末清初西方科学技术书籍大规模汉译,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翻译高潮。它由一心“学术传教”的西方耶稣会会士发起,部分中国士大夫克服困难,积极参与合译。从当时的社会现实考察,此次翻译高潮的开启既带有明显的偶然性,又不乏历史的必然性。
多元系统理论将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联系起来,把翻译与译作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等许多因素结合了起来,为翻译研究开拓了一个相当广阔的研究领域。对于第一次及第三次翻译高潮,我国学者用多元系统理论已经进行了相关研究,而鲜有用该理论对明末清初科技翻译进行探讨,笔者将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角度分析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科技翻译高潮的原因。
一、多元系统理论的产生及主要内容
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 Theory)是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已经提出的一种理论。1978年,埃文·佐哈尔把他在1970年至1977年间发表的一系列论文结成论文集,以《历史诗学论文集》(Papers in Historical Poetics)为名出版,首次提出了“多元系统”(Polysystem)這一理论,意指某一特定文化里的各种文学系统的聚合,从诗这样“高级的”、或者说“经典的”形式(如具有革新意义的诗),到“低级的”、或者说“非经典的”形式(如儿童文学、通俗小说等)。这一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搭起了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桥梁。
Polysystem一文有三个版本,分别发表于1979、1990、1997年。前两个版本主要针对文学和翻译研究,最后一个版本则针对文化研究。所以,多元系统论实际上已从文学理论演变成了一个普通文化理论。(1)在翻译领域,多元系统理论用来进行翻译研究毋庸置疑;而它也被看成是一个普通文化理论,可以为某种文化现象的整体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多元系统理论,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是可变的,而文学系统本身又包含在一个更大的、时刻变化着的大多元系统中,且受限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因素。从这一理论可以得出,翻译文学在三种情况下占据文学系统的中心位置:一是当某一多元系统尚未形成,即某种文学依然“年轻”,仍在建立的过程中;二是文学多元系统在大多元系统(一组相关的大文学体系)中处于“边缘”位置,或处于“虚弱”状态,或两者皆然;三是文学多元系统出现了转折点、危机或真空。(2)相反,当某一文学系统已经比较完善、强大时,翻译文学就退居次要位置。
二、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状况
自佛经翻译高潮过去以后,直到明朝万历年间(1572-1620),欧洲的一批耶稣会士相继来华进行翻译活动,主要以传教为宗旨,同时也介绍了西方学术。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士大夫大量翻译西方科学技术著作,开启了中国唐宋佛经翻译之后的第二次翻译高潮。其特点是:以自然科学内容为主;开创了“洋译华述”的翻译模式;实用翻译为主,强调经世致用;翻译是传教的副产品;译论主要侧重论述翻译的功利目的,跳出了宗教翻译的局限,并将翻译理论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即爱国主义,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特色。这一时期的翻译方法是:音译、意译结合;意译为主,以达意为主要原则。
从利玛窦来华到最后一位传教士在华去世,历经约200年时间。根据《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和《欧洲著作汉译书目》记载,这期间,耶稣会士的汉文西书共437部,其中,宗教书籍251种;人文科学55种,包括哲学、伦理、教育、语言文学、地理等;自然科学131种,包括数学、天文、物理、地质、生物、医学、军事等。可见,此次翻译高潮名为科技翻译,著作内容实则远超出科技翻译。
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科技翻译家:传教士利玛窦、邓玉涵、汤若望等,中国翻译家如徐光启、李之藻、王徵等。
三、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明末清初出现科技翻译高潮的原因
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理论认为,翻译活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深受当时所处环境的影响。由这一理论可以推断,明末清初科技翻译高潮的出现一定深受当时经济、社会、政治、思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次,埃文·佐哈尔提出的三种翻译文学占主导地位的条件,可以用来解释明末清初科技翻译高潮的出现,包括新的文学处于创立阶段、文学在大多元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和文学体系出现转折、危机或者真空。
1、明末清初的各因素与科技翻译高潮的联系
多元系统理论从动态的、描述性的角度看待翻译文学,将翻译文学看作一个体系。多元系统理论认为,翻译文学下文学系统中的地位是可变的。而文学系统本身又包含在一个更大的时刻变化着的大多元系统中,且受限于经济、社会、政治、思想等各方面因素。由此可见,明末清初的经济、社会、政治、思想等各方面因素与科技翻译高潮有着很密切的联系。
(1)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需求
明末清初时期的欧洲处于资本发展初期,亟待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国家追求利益的本质驱动了欧洲各国与中国贸易、文化的往来,以期打开中国市场为资本原始积累添砖加瓦。历算、数学、化学等西方科学知识接踵而来,开拓国人眼界的同时刺激了有识之士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热情。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本质要求促进了西方东拓者利用科学技术开启中国贸易之门,也激发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科学知识的热忱,进而促进科技翻译高潮的兴起。
(2)社会上,中国科技发展的需要
明末清初屬于政权交替、社会变革时期。明末清初,由于历法长年失修,有碍农耕。徐光启、李之藻等士大夫主张翻译西方历法书籍、制造西式天文仪器以提高推算精确率。修补历法这一迫切要求,使得西方天文历法知识在明末清初受到极大欢迎。明末边陲地带经常遭受少数民族骚扰,清初需要稳定边陲环境以维护新建政权,这就需要提高国家军事能力。由于边境的动荡不安,统治者迫切需要改进武器装备以维护摇摇欲坠的政权,加之西方铸炮之法强于中国,因此政府主持翻译西方关于铸炮等军事方面的书籍,加快了西方科学著作翻译步伐。
(3)政治上,中国上层阶级的推动
明末清初的中国是一个封建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经济政策的执行以及对外方针的制定由统治者决定,因而西方科学技术能否在中国出现取决于当权者的态度。以利玛窦为首的传教士们正是抓住中国社会这一特点,才在传教事业上比他们的先驱取得更大进步。徐光启等开明士大夫本身已具有一定的学术涵养。如果没有当权者对西方科学知识的认可,明末清初科技翻译活动不会如此顺利。
(4)思想上,中国社会实学思潮的兴起
明末清初时期,历经亡国之痛加之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一些有识之士将自己的才华诉诸学术研究、提倡经世致用,以维护国家繁荣富强为目的。在实学思潮的濡染下,加之西方地理学的影响,相继出现了徐霞客、顾炎武、刘献廷等一批强调经世致用,注重实地考察,并力图探讨各种地理现象成因的地理学者。他们给后人留下了不少著作。中国实学主义思潮,为科技翻译高潮的兴起提供了思想条件,没有它作前提,科技翻译活动进程可能不会如此迅速。
(5)耶稣会传教士的努力
作为跨文化的社交活动,明清之际的科技翻译是中西方共同作用的结果。明末清初科技翻译高潮的兴起,除了当时开明士大夫的积极倡导外,还与来自欧洲的耶稣会传教士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利玛窦在谒见地方官员时常赠送诸如玻璃三棱镜、地球仪等礼品,他们还主动向当地居民讲授数学题目以降低中国百姓排外情绪。为了消除东西方生活差异,利玛窦开始蓄辫、穿儒福,此举迎合了当时中国的社会习惯,促成了耶稣会居留地的建立。虽然利用科学知识及主动改变行为习惯实属无奈之举,但是传教士的这些积极举措推进了科技翻译活动,掀起了明末清初科技翻译高潮。
2、明末清初科技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
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理论还认为,翻译文学处于中心位置时主要有三种可能的情形:(一)当某一多元系统尚未形成,即某种文学依然“年轻”,仍在建立的过程中;(二)文学系统在大处于一组相关文学的大体系中的“边缘”位置,或处于“虚弱”状态,或两者皆然;(三)文学多元系统出现了转挨点、危机或真空。自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传入中国后,关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典籍和书文就不多,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一直处于一个与中国本土文化相适应的磨合期或探索期,这一点和上述第一个情况(一)是一致的,即当时在中国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处于“年轻”及建立的过程中,因此有关西方科学技术的翻译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再次,在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的中国,相比多处于正统地位明清小说而言,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在当时中国文化中其实还是处于一个比较“边缘”位置,这与情况(二)也是吻合的,因此当时科技翻译文学就占据了中心位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明末清初出现科技翻译的高潮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在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理论运作下的必然结果。既离不开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与科技翻译自身的地位密不可分。因此,运用多元系统理论对这一时期的科技翻译高潮现象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强化对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而且可以透过这一现象加深对本质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埃文·左哈尔. 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位置[A]. 庄柔玉, 译.西方翻译理论精选[C]. 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00.
[2] 李志军. 西学东渐与明清实学[M]. 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2004.
[3] 孟昭毅, 李载道. 中国翻译文学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社, 2005.
[4] 王吉会. 特殊历史条件下开启的明末清初科技翻译高潮[J]. 中国科技翻译, 2013,26,3.
[5] 谢和耐. [法]戴密微. 明清间耶稣会士入华与中西汇通[M]. 中耿升,译. 上海:东方出版社, 2011.
[6] 谢天振. 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理论的拓展[J]. 外国语, 2003.
[7]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M].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2009.
[8] 张南峰. 多元系统论[J]. 中国翻译, 2002:20.
[9] 张南峰. 多元系统翻译研究——理论、实践与回应[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2.
[10] Itamar Even-Zohar.Polysystem Studies.Poetics Today II:I.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