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16-05-14向越
向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153-01
1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一直不高,这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硬件、软件设施无法及时更新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硬件和软件的快速更新,在目前的教学条件中,经常会出现计算机的硬件设施过于老化,无法满足软件的运行要求或者是软件版本过老,没有及时更新,即使学生完全掌握了也没办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1.2 教师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有限
在中学的计算机教师中,普遍的专业能力不足,学校对于信息技术老师的配备往往不会重视,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往往不会进行严格的审核。而且由于软件的逐渐更新,老旧的信息技术知识往往不能适应新的软件环境,而教师由于自身素质的层次不齐,不会对自身的业务能力进行提高,就依靠自身以前掌握的知识去进行教学,没有对自身提出高要求,而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当差。
1.3 重视程度不够
在目前的中学教育中,由于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家都只注重中高考的考试成绩,只注重中高考考试科目。
1.4 不重视实际操作
在中学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方便教学和减少教学中的突发情况,常常只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教学,而不让学生自己动手上机进行实际操作。
2 提升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这些问题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的,结合现实情况,要提高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根据现实条件自主编写教材;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实际操作为主。
2.1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即使在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校给信息技术科目安排的教学课时非常少,但是这并不影响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要在有限的教学课时里让学生充分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就必须要调动起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自主热情,让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布置一些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有关的课后作业,例如,做一个关于明星的宣传片或者是一个关于游戏的辅助程序等。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信息技术知识能够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这样学生就会自主的学习,即使不对学生进行要求,学生也会努力地学习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
2.2 根据现实条件自主编写教材
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各个学校的具体的硬件软件的设施不同,教学环境不同,所以如果学校用统一的教材,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教材与硬件软件设施不匹配的情况。所以要让教材和硬件软件设施不冲突,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据学校现有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自主的编写教材,这样再根据教材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教材和硬件软件设施出现冲突的情况。
2.3 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在第一时间找教师寻求答案,但是如果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不高,无法给学生做出解答,就会严重的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不能仅仅只完成教学任务,就不再提高了,要时刻提醒自己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要做到不仅能够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还要达到能更高的水平,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硬件软件的不断更新,不停地提高自身的水平。
2.4 以实际操作为主
在目前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往往以理论学习为主,实际操作为辅,但是信息技术知识到最后都要落实到实际操作中来,只有理论知识而无法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去是没用的,所以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要以实际操作为主,要让学生把每一个知识都操作出来,让学生真正能够运用知识,而信息技术的考核方式也应该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提高实际操作的在考核中的重要性。
3 结语
目前,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而且在现在的时代是互联网加的时代,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在社会上是寸步难行,所以应该重视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要让学生真正地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且还能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