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05-14江新华
江新华
中图分类号:G81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高职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是一个组织,有自己的目标,也有一整套为了实现该目标而存在的管理理论和方案,研究其管理的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水平,从而促进运动队竞技水平和赛事成绩较大提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水平运动队 管理现状与对策 高职院校
一、引言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组建高水平运动队的方式来提升学校竞争力,培育学校体育运动生竞技能力,带动高校非体育生健康及健美,已经成为当前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中国从1986年开始在高等院校包括高职院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伍,已经积累了相当程度的管理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我国高职院校大多采用校长负责制,因此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状况必然受制于以校长为首的高校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和管理能力所处的水平和层次。
二、管理现状
(一)人的管理
1.对管理者的管理
高校运动队人的管理,包括教练队伍的管理、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以及对运动队管理者的管理。一般而言,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对教练和运动员的管理方面做得相对不错,也积累和总结出了一套具自身特色的管理方法体系;但对于运动队管理者的管理却几乎没有意识到或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迟迟不能提高议事日程上来。实际上,组织的管理水平和层次最终的决定因素是管理者的水平和层次,但是计划经济遗传下来的惯性思维却让我们一直忽视这一根本,而把过去的精力和时间放下被管理者上[2]。
2.对教练的管理
在教练管理方面,主要存在问题是聘用、考核、评价、激励等员工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或是不成体系,以及前述几个关键环节前后冲突的、互补协调的情况;其次是管理者过度干预教练日常训练工作、强加意志等问题极为明显。教练和教授一样在开展正常的集训活动的时候,往往要不同程度地受到来来自行政权力的干扰或是干预,因此教练可能并不是运动队中最有权威和发言权的人。
3.对运动员的管理
高校运动队竞技水平的层次和竞技成绩的最终获得,都要依赖于运动员群体,因此实际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所有管理活动的最终指向都是服务于高水平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需要。身体管理方面,主要是制定针对性营的训练和营养计划,同时对于训练过程损伤,进行有效治疗。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干预与众不同的必要性。首先。高水平运动是竞技运动,而对于竞技运动,无论是比赛还是日常训练活活动中,心理干预都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赛事活动中,心理稳定和情绪控制是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两项重要的心理自我调适和干预能力,以便遇到突发状况或发挥失常的时候,运动员能够调整积极、高效地调整自己心态,从而扭转比赛劣势,获得上佳成绩。而前述两项技能的获得,必然得益于平时锻炼的养成,这就是问题之所在了[3]。
(二)物的管理
所谓物的管理,主要是运动队固定场地、设施等的管理。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高水平的运动对大多设置有自己的独立和固定的运动场所,以及相应的运动设施,我们将它们定义为固定装备。这一方面是有由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条件,同时我国早已提出要建构“体育强国”的国家战略,因此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就必然会给予经济上和政策上的支持。但是实际上,我们认为这是不合乎体育精神的,对于一个高校而言,高水平运动的价值不仅在于自身的竞技成绩,同时还在于给其他非运动员施加影响,从而从整体上促进高校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重要目的。其次,是那些常用的训练工具和辅助工具,应该要固定化的加以维护和检修,但目前很多高校却很少进行常态化的维修,另外是高水平运动队的动产管理,比如外出比赛的车辆、拉拉队以及相应宣传资料、条幅、广告牌等等。
三、对策
(一)针对人的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管理高水平运动队要先管理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者,要对其管理资质和管理能力做一番认真的考察和研究,这是根本之策,必须先做好这一工作;其次,对于教练的管理,应该遵循科学与合理相协调、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建构起一整套的聘用、考察、评价和激励机制。下放运动队的训练权力,在运动员的训练方面坚持以教练为中心,建立教练的权威,以便于它运动过程中令行禁止,实现高效训练。另外,还要想法设法对教练员工加以激励,这里的激励不仅有奖还要有惩。这一点很多高职院校做的并不好,据调查,目前很多高校高水平运动教练只有奖励而没有惩罚,这样一来的话,必然会导致教练怠工的可能。奖惩结合才是一套完整激励体系,只有当员工做得好的时候,得到相应的奖励,而做的不好或是玩忽职守是遭到对等的惩处,才能正真的激励员工。其次是运动员,运动员的管理问题,更对的在于心理管理方面,要实现心理干预科学化、常态化。
(二)针对物的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要确保训练的安全,并且具有相应的溢出效应。因此我们主张,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场地无需固定化,完全可以和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整合起来,在公开的场合进行训练,和其他非高水平运动员学生使用相同的运动场所,这样一来必然是一道靓丽还有具有较好影响的风景线,其溢出效应必然会影响和辐射到其他学生。而对于那些具体的设施、设备,则关注的是常态化的检修和维护,不应该做时候诸葛亮。另外,对于非固定的装备,要适当打上运动队的烙印,这样可能会增强凝聚力和自信心。
四、小结
管理,最终是要实现组织目标。因此,无论是对管理者、教练员工、运动员队伍的管理;还是对物的管理,都必然以促进高水平运动获得更好的竞技成绩为指向和目标,也只要这样,才能实现运动队的可持续和高校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世伟.山西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发展现状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81-83+92.
[2] 辛宏,高圆媛,刘广斌,薛英,郭杨.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现状与发展的文献综述[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107.
[3]董旸.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发展滞后原因及对策[J].运动,2013,0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