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公园之省
2016-05-14陈跃康
陈跃康
老天仿佛很是偏爱贵州,不但给了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令人无比向往的自然气候条件,还给了她让历代文学家无限赞美的“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峰峦越尽见平原,此间便恐是桃源”“琅环胜地瑶池镜,始信天宫在人间”等盛景……
是的,贵州的山、水、洞、峡等山地风光,举目皆是,步移景换、美不胜收。所有这一切,皆源于贵州高原独特的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Karst)是原南斯拉夫西北部斯洛文尼亚伊斯特拉半岛上石灰岩高原的地名,意思是岩石裸露的地方。1893年,南斯拉夫学者斯维奇最早对这一地貌现象进行了研究和命名。从此“喀斯特”便成为这类岩石地貌的代名词。
贵州位于世界最大的喀斯特区——亚洲东部华南喀斯特区的核心地带。这里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多高山峡谷、溶洞暗河。有资料表明,在中国南方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喀斯特地貌中,贵州就占了十余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70%。近年来,随着贵州高速交通路网的不断改善,昔日“地无三尺平”的交通落后省份如今却以喀斯特的独有风貌,引领着国际山地旅游的新风尚。
喀斯特地貌分为地表喀斯特与地下喀斯特两大基本类型,地表喀斯特以峰丛地貌与峰林地貌为主体,地下喀斯特以溶洞及地下河为主体。贵州地表喀斯特与地下喀斯特都十分发育。如黄果树瀑布、荔波大、小七孔等就是典型的地表喀斯特形态;织金洞、龙宫、双河洞等就是典型的地下喀斯特形态。它们共同构成贵州旅游资源禀赋极高的天然优势,贵州也因此获得了喀斯特王国的美誉。
从旅游地质学审美角度来看,贵州喀斯特峰丛、峰林地貌又可分为锥状喀斯特、塔状喀斯特及针状喀斯特三种自然景观与风光。锥状喀斯特是贵州最重要的山地地貌,在贵州北部的大娄山、西部的乌蒙及南部的南北盘江两岸,都分布着层峦叠嶂、雄奇壮美的峰丛地貌;塔状喀斯特是贵州最具特色的山地地貌,在兴义的万峰林、安龙的十里荷塘及黔南州的茂兰等,则是群峰挺拔、境似桃源的峰林地貌。
针状喀斯特是体量最小的地表喀斯特地貌形态,就是人们十分熟悉的石林景观。在中国旅游地学创始人陈安泽先生主持下,开展了中国喀斯特石林景观研究,通过对贵州喀斯特石林景观子课题深入研究,专家们进行了铀系法取样年代测定,获得了贵州石林形成的地质年代量化依据;首次提出了石林景观的成生模式,对传统石林成因认识和观点提出了挑战。
当前,贵州正在为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而积极努力,全省开展了声势浩大、史无前例的旅游资源大普查行动,以进一步摸清贵州旅游资源家底,走绿色发展新路。
我们有理由相信,贵州是名副其实的喀斯特公园省,在这片充满神奇的高原上,独特的喀斯特风情与风物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目光。(编辑/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