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与新闻表达

2016-05-14郭沛沛

网络传播 2016年7期
关键词:厨房中央

郭沛沛

在新技术冲击、媒体全面转型的当口,大数据似乎成为传媒业的风口,各种形式鲜明、生动活泼的报道,让以往严肃的新闻也变得“年轻”起来。

7月27日,第十一期“网络传播沙龙”在朝阳门内190号举行。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主要负责人叶蓁蓁,九次方大数据创始人、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执行总裁王叁寿,以及中国社科院网络新媒体研究室主任孟威作为嘉宾出席沙龙,并与现场百余位观众一起共话“大数据与新闻表达”。

叶蓁蓁:配备数据记者,让新闻多元呈现

“‘混沌是我想到的第一个词”,作为业界的执牛耳者,在被问及对大数据这个概念的看法时,叶蓁蓁认为目前大数据的应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任何技术只有在其发展不成熟的时候,才会构成门槛,才会觉得有难度。”“但作为年轻人,我永远觉得机遇大于挑战。”

2014年8月18日,中央深改领导小组通过《关于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随后,各媒体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先进技术加快融合发展,“中央厨房”作为其中的一个项目,自试运营起就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今年两会期间,《总理送来的“快递”》《人大新闻发布群,傅莹邀请您加入群聊》等文章让人眼前一亮。在沙龙现场,叶蓁蓁分享了在大数据时代“中央厨房”烹制新闻大餐的“秘方”:一是需要数据化的思维,二是需要数据化的流程,三是需要数据化的表达。

叶蓁蓁解释说,在虚拟和现实深度融合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新闻发生在数据世界里,挖掘这些“看不见的新闻现场”需要一系列数据化的方式。因此,在“中央厨房”内部特别增设了一个新的部门——数据新闻与可视化实验室,配备继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记者之后的第四类记者——数据记者,并打破以往“采编发播”等流程,将数据融入各个环节之中,最后将新闻以多元和多样的方式呈现出来。

对于“中央厨房”这种模式可否复制这一问题,叶蓁蓁直言不讳,“这个项目从第一天设计开始,就是朝着可复制来打造的。”不过这种复制是指其基因的复制,是对合作、开放、共赢理念的复制,而并非投入大量花费对其庞大技术体系的复制。“我们所建的‘中央厨房不是《人民日报》独有的,而是面向全行业的,是给大家共享的。”叶蓁蓁表示,当有一天记者需要什么资料,无需再奔赴各个现场,而是直接通过云端,将中国媒体乃至世界媒体连接起来时,“中央厨房”的价值也就实现了。

技术和体系是“中央厨房”的两大优势,但叶蓁蓁坦言,《人民日报》这个品牌仍然是其最大的优势。因为,《人民日报》本身的品牌效应和权威性让“中央厨房”在获取政府数据和一些民间商业数据时相对容易,外界基于信任,跟其合作的门槛也相应较低。

“中央厨房”显然已试水成功,虽然数据新闻或机器写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人们的认可,但叶蓁蓁相信,机器永远替代不了人类对优质内容的追求、对新闻公平正义的需要以及媒体对人类的人文关怀。

王叁寿:没有大数据,很多新闻是做不出来的

从中国最早的大数据公司到成立全球第一家大数据交易中心——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王叁寿的身上似乎有很多跟大数据相关的标签。“数据随着时间的沉淀将越来越有价值。”美国传奇巨擘布隆伯格在其自传《我是布隆伯格》中的这句话,让王叁寿最早关注大数据,并成为其创立“九次方大数据”的初衷。

“有人将大数据比作石油、黄金,我觉得都不对。因为石油和黄金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而数据却恰好是一种生生不息又无限循环的资源。”在历经几年观察和实践后,王叁寿这样理解大数据的价值。

作为“中央厨房”的合作伙伴之一,王叁寿对大数据在新闻行业的应用有其独特的理解,“利用大数据,可以帮助新闻媒体在这个时代更好地完成智能分析、预警、预测和决策这四个方面。”

而更重要的,“如果没有大数据,很多新闻是做不出来的。”王叁寿在沙龙现场以“天津爆炸案”为例指出,“‘天津爆炸案发生时,新闻报道说是由于一家氰化钠的仓房爆炸,传统新闻报道到这里即可结束,但若引申,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谁能在一个小时之内把全中国氰化钠的产业地图画出来?”他认为全面、交互、关联和可视化恰好是未来新闻发展的一个方向,而这离不开大数据的应用。

另一方面,从商业的角度而言,数据分析和机器人写作在行业领域也大有发展前景。“华尔街有很多人做高频交易,高频交易最关键的就是快速获取50字以内的资讯。”王叁寿说,这种现象今后不会仅仅出现在金融行业,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做出决断,实现0.1秒到0.01秒的突破,将是大数据的用武之地。

数据来源是所有从事大数据行业的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数据开源程度代表了大数据行业的发展程度,以目前来看,王叁寿将数据来源分为五个部分:一是政府,二是互联网公司,三是金融机构,四是行业公司,五是其他来源。其中,王叁寿介绍,“目前没有听说任何一家公司可以获得金融机构的数据”,而第五部分其他来源中大部分是个人数据,这也是我国严令禁止采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份,在贵阳大数据博览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座谈会上表示,对于一些新兴产业,应该保持“看一看”的态度,让当时参会的王叁寿更坚定了信心。

孟威:数据新闻,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大数据虽然非常热,但在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非常恰如其分的概念。”在沙龙一开场,孟威如是说。凭借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孟威仍然给出了一个界定:“从微观角度上看,大数据是以云计算、数字化等为支撑的一种信息在物理空间的运动,在大小和规模上都不同于常规的数据集;从中观的角度来看,大数据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是一种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础性的力量;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大数据是认识论的一种提升,依据大数据,能够重新定位认识世界的视角。”

尽管业界、学界对大数据尚无定论,但大数据应用于各行各业并对其带来的深刻变革有目共睹。以传媒业为例,孟威现场总结道:“大数据对传媒业的改变,第一是新闻价值的回归。大数据对于趋近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有很大的助益,但前提是保证数据源的真实性;第二是在新闻生产流程方面,数据新闻从信息的来源、挖掘、清洗,再到信息的分析,以及最后的成品,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大数据的技术手段;第三是数据生产主体的外部化,这是其内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是以用户为核心这一思维的切实体现;第四才是新闻的外在呈现方式。”

数据新闻带给媒体的竞争优势毋庸置疑,但在当今时代,媒体发展数据新闻仍然存在很多困难:“第一是数据的质量问题,数据资源的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新闻的真实性;第二是数据新闻需要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撑,而遗憾的是,就目前来讲,拥有这样的资金实力和技术手段的媒体并不多;第三是数据新闻市场价值体现的问题。数据新闻投入多、耗资大,本应该显示其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目前并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

对于未来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孟威认为需要在两方面着力,一是专业精神的培育,二是人文素质的提升。在这里孟威表达了和叶蓁蓁相同的观点,“机器写作只是模式化的程序,一方面它欠缺对于深度的发掘,是非人力不可完成的;另一方面是情感因素的缺失,新闻作品终归是一种文化作品,反映的是人的伦理和人文的素养,这是机器不可替代的。”

新闻遇上大数据

“大数据是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数据新闻是未来”……这些论调已不止一次出现,从来没有人预料到,一个讲求突发、时效的新闻和一个热衷沉淀、积累的大数据,这看似天生矛盾的两者在互联网时代的结合,却能产生出如此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不管有没有夸大其词,还是确实如此,大数据应用于传媒领域,极大地开拓了新闻边界、丰富了研究内容。但正如罗斯扎克对数据本身的评判——“到处都是信息,唯独没有思考的头脑”,对于大数据这一新兴事物,在保持开放态度的同时,不要忘记冷静的思考。

猜你喜欢

厨房中央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厨房里打电话会引发爆炸?
厨房真热闹
厨房跑出黏黏怪
古怪的厨房(下)
古怪的厨房(上)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萌萌兔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