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区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联动
2016-05-14付景光
付景光
摘 要:群众文化经常以社区和乡村为主要的两大阵地。社区与乡村文化联动,已成为群众文化发展的必然。社区,就是一个区域内的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所谓社区文化,是以社区为载体,以提高社区成员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协同共建、综合开发为特点的一种新的文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社区;乡村;文化;联动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1-0257-01
近年来,我国的社区文化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它的发展是广大群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与城市受条块分割的影响、文化设施简陋、文化活动贫乏相撞击的结果。这里,我们侧重谈的是城市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的实质,是文化发展的区域化、社会化,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文化增长方式的转变。它的意义在于,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垂直、僵化的文化管理体制,使文化发展走上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社会化之路,把兴办文化的责任由单纯依靠文化部门逐步转向依靠所有社区成员,把文化发展的义务由单一的政府行为扩展为以政府为主导的综合的社会行为。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启动和开发社区内的文化资源,能有效凝聚相互游离的文化要素;有利于推动文化经费、设施、人才等难点问题的解决,并促进社区内各类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发挥整体优势。还要看到,随着逐步改革现行的生产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随着逐步建立城市分级管理的新体制,城区、街道、居民小区的管理职能将日益突出,社区发展经济和发展社会事业包括发展文化事业的功能也会进一步加强。同时,社区文化也以其特有的功能,增强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提高社区的发育水平,促进社区体系的发展及完善。
要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要充分调动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发动社区成员,依靠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共同创造。要加强社区内不同群体和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做到设施互补,人才互通,活动互融,使社区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提高社区文化的整体效能。要在广泛开展文化活动的同时,在优势上做文章,在特色上下功夫,大大增强社区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社区。
从另一个视角看,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9亿多人口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个基本国情,决定了村镇文化即农村文化的战略地位。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基础,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全局。没有农村文化的繁荣,就没有我国整个文化事业的繁荣。农村文化,既是我国文化事业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它的底子薄,基础差,需要特别加以关心和重视。
农村文化工作,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建设小康文化、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为目标。在党中央绘制的小康蓝图中,“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是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小康建设的总目标,要建设小康文化。所谓小康文化,就是与小康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呈现初步繁荣局面的、基本满足农民群众精神需求的文化形态。全面落实小康文化目标,有利于强化基层领导者的文化意识,推动农村文化网的建设,有利于使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小康建设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农村文化建设,要从集镇和村落两个层面入手。要以集镇文化建设为重点,以镇带村。集镇是联系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是农村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和示范作用。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加快,集镇的作用更加突出。要十分重视集镇文化建设,下大气力巩固乡镇文化站,充实完善集镇文化中心。发展集镇企业文化、农村校园文化,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并加强管理。要在政府的扶持下,主要依靠集体经济力量增加文化投入,鼓励农民在自愿的原则下资助、兴办文化事业。使集镇以较为完善的文化设施和较为丰富的文化活动,对周围乡村基层文化发挥更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村落是农村的基础。在村落文化建设中,要发挥村民自办、自管和自我参与的积极性,建设村文化室、俱乐部、图书室等。要注重家庭文化,发展文化户和各类农民业余文艺组织。
农村文化需要城市和各个方面的关心、支持。要坚持和倡导开展文化下乡、文化扶贫活动,继续实施“万村书库”、“为农村送戏下乡”等工程,进一步发挥城市的优势,送图书报刊下乡,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文艺辅导下乡,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扶持广大农村和“老、少、边、山、穷”地区发展文化事业。只要长期坚持社区文化和乡村文化联动,群众文化就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