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薪构堂 大道充盈(节选)
2016-05-14叶莹
叶莹
◇梁时民是一位在当代画坛立此志、践此行的劲旅中坚。他发展了齐白石工兼写花鸟画的独特样式,完善了白石老人刚刚开启却又未能穷尽的道路,创造了崭新的审美图式,在大师之后树立起新的标杆。他的作品满溢着天地正气和生机活力,象征着当代中国艺术界主流的时代审美和精神气质,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因此,梁时民先生的作品三次登上神舟六号、七号、八号飞船遨游太空,获得了“太空画家”的美称。在十一届全国美展中,他的《暖冬》是四川美术界唯一获得获奖提名的花鸟画作品,在中国美协主办的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展中又以讴歌中华民族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精神震撼人心,享誉世博……
梁时民的花鸟画天然有一种山水气。他在花鸟之外,又专门攻读山水画硕士,潜心专研。梁时民虽作花鸟,却有天地之“大道”。他将鸣虫禽鸟作为天地之灵物置于山水间,与山林溪谷融为一体,如《秋酣图》《秋韵》《包谷林》《金碧满堂》。其花鸟多取全景构图,对山水置阵布势、空间开合等多有吸收,画面更加开阔苍茫,意境深远。他突破性地将山水中的“皴”“擦”运用到花鸟之中。观其画,你会惊叹于多变的笔墨层次和厚重、斑驳的质感,这种特殊效果是其多次泼墨、泼彩,多次“皴”“擦”所最终形成的,可谓“元气淋漓嶂犹湿”。
“黄荃富贵”“徐熙野逸”是将中国花鸟画发展成工笔与写意此消彼长的两大派系。大师齐白石却将二者有机组合,创造出大写意花卉和工致草虫完美融合的全新图式。大师在前,但梁时民却在白石老人外寻找到了其他开拓与发展的空间。美术报主编王平先生就指出:“梁时民在工兼写花鸟画的杰出成就无疑是齐白石之后不可或缺的代表人物之一。”
题材上他将齐白石的草虫扩展到飞鸟鸣禽;构成上摒弃传统折枝式的大留白,而以全景式满构图见长,又汲取西方绘画的视觉构成,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色墨效果是梁时民先生作品中的一大特色:他的笔墨宗徐渭、吴昌硕、齐白石,墨色饱满,酣畅淋漓,并富有超常的线条张力。他下笔神速、大刀阔斧,转瞬间已成脉络。色彩上以冷色调为主,有时巧妙加入朱红等暖色调,给人蓬勃生机之感。同时受到西方印象派影响,画面物象隐于背景色彩之中,若隐若现、若即若离。在此基础上,他又擅用水墨统一画面,墨气氤氲。此时笔法、墨法、色法、水法幻化一气,已无界限,这种大气魄大混沌与石涛所谓“黑团团里墨团团,黑墨团中天地宽”的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于工笔鸟虫,“取法乎上”,梁时民并未师法白石老人,而将眼光远放宋人,力追“古意”,脱离了明清以来尤其是时人的单薄媚俗之风。他将生灵放置在大美自然当中,毫端素宣赋予禽鸟鸣虫历史的厚度与高古的品格,幻化在他那古雅苍茫的画境之中……
1984年,梁时民以优异成绩从四川美院中国画系毕业,一身扎实的造型能力和科班的笔墨技巧使他在盛行的西方现代艺术和五花八门的水墨实验面前,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思想和独特的气质。四川美协前主席钱来忠先生曾评价道:“他是一位高扬东方艺术精神而又不拒绝艺术变革的豁达人物,是水墨艺术重要劲旅的中坚,是当代中国最有技术功底而又最有造型表达力的画家之一。”梁时民先生身为中国美协理事、四川美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四川省美术馆馆长,对四川美术事业发展劳心劳力,鞠躬尽瘁。面对繁重公务,他却总是放不下手中的画笔,为挤时间创作,他一般早上四五点起床,用生命滋润着艺术。如今,已取得卓然成就的梁时民先生又在武汉大学攻读人文学方面的博士学位,这样的文化结构是当代中国画坛极为少见的。深厚综合的人文修养赋予他文心画意:“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竹之风骨劲节;“满塘素红碧,风起玉珠落”,荷之清妍绝韵;“满树合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春之姹紫嫣红;“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之天高气爽……皆随腕下题跋,娓娓道来……
现在,梁时民先生正值艺术创作高峰期,与他风雅才情截然不同的是他在高技术难度和深度思想性巨幅创作上的耐力与韧性,这是留给时代美术史的一种拼搏,是当今艺术家肩负的历史使命。在“时代呼唤大师”之声此起彼伏的今天,在外来文化侵蚀和艺术实验盛行的今天,真正能够静水深流,闻喧享静,脚踏实地沿着先贤开辟的道路发展创新,也许才是我们超越前人、书写这个时代美术史的正确之路。梁时民先生以独立的思想,对前辈大师的精华进行继承开拓,对西方艺术融合幻化,以其自身综合文化修养的提升作为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成功范本,无疑对中国画坛进一步发展壮大具有典型性和启示性作用!
梁时民,生于四川梓州,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获美术硕士学位,现正攻读武汉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为中国美协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第三届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文联委员、四川省美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四川省美术馆馆长、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任、中国美协巴蜀创作中心主任、中国文化部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化部国际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徐悲鸿画院副院长、成都徐悲鸿画院院长、北京国画院副院长、四川省花鸟画会会长、四川艺术创作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省诗书画院艺委会委员、南京书画院特聘画师、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展,并多次分别获金、银、优秀等奖项。部分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军事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天津艺术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广东省虎门博物馆、可园博物馆、澳大利亚艺术中心、澳洲中国美术馆、马来西亚现代艺术馆等几十家文博单位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