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存主题的异化

2016-05-14田昊

艺术评论 2016年7期
关键词:刘轩美人鱼暴力

田昊

周星驰导演的电影《美人鱼》制造了生存主题的奇观。影片上映一个月时间票房就超过 33亿[1],创造了又一个票房奇迹。《美人鱼》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饥饿营销方式的运作、周星驰的个人影响力以及众明星的倾力加盟之外,影片的环保主题以及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才是确保电影品质的核心。影片正是通过对暴力的奇观化展示表现了生存异化的主题。

一、简单粗暴的感官刺激

电影《美人鱼》表面上讲述了一个充满血腥暴力的爱情童话故事,通过对暴力血腥的呈现,影片将生存主题与人性的贪婪缝合在一起,对暴力和欲望进行了奇观化的解构,用暴力血腥来表现严肃的生存主题,表现人性中贪婪与美好的对立。

影片中充斥了大量的血腥暴力和不雅暗示,对观众进行了简单粗暴的感官刺激,因此它在美国市场被定为 R级(17岁以下观众需家长或成年人陪同观看 )[2],在加拿大被定为 PG(家长辅导级 )[3],在英国被定为 “15级”(适合 15岁以上或是成人观看) [4]。影片企图通过暴力血腥场面达到艺术反思效果。但是大量的血腥暴力场面和过度的感官刺激,不仅令人反感,而且削弱了影片主题的表现力。

《美人鱼》集中展现暴力血腥的场景主要有两种手段:一种是直接引用纪录片《海豚湾》中屠杀海豚的片段,二是影片本身的情节安排。直接引用的片段主要集中在影片的开头和剧情转折点上,展现暴力血腥的真实场景,还原了人性的贪婪与残暴以及严峻的生存现实。对于电影《美人鱼》来说,这是一个真实残酷的注脚,用现实世界中真实发生的事件来佐证人类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破坏自然生态的事实。影片引用了《海豚湾》中令人惊恐的血腥片段,这种引用只为揭示一个残酷的事实:人性的贪婪卑劣致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不仅是对人性底线的挑战,也是在暗示人类生存的严酷现实。但是《海豚湾》片段过于血腥残暴,强烈地刺激着观众神经,它过于明显的警世意义与影片奇幻的主题风格相冲突,直白的说教意味与影片所要达到的艺术反思效果相矛盾,也就是说《海豚湾》片段的引用并没有提高影片的艺术审美品格,它只是让观众震惊于屠杀场面的残暴血腥。在这样的暴力奇观中,观众感受到的是暴力的恐怖和血腥的刺激,而没有对暴力本身进行反思。因此,影片呈现出简单粗暴的感官刺激倾向,也奠定了影片对于暴力进行奇观化展现的基础。

二、奇观化的暴力展示

奇观化来源于美国学者凯尔纳的媒体奇观论,主要是指“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 [5]。其中“戏剧化”指向的是事件的展现方式和呈现特点,能够将 “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现代生活方式” “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以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进行记忆,强调令人震惊的主观感受和社会效应。“奇观化”则强调了冲突和解决方式的“戏剧化”呈现方式及表现力,要能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理震撼力,使观众获得震惊的主观感受。在电影《美人鱼》的情节安排中,血腥暴力场面具有明显的奇观化特质。

(一)暴力武器的致命展示。影片颠覆了高科技产品的意义,将原本用于海洋生物研究的声纳装置解构成给海洋生物致命伤害的暴力武器。人类研发的科技产品不但没有保护生态,反而成为破坏生态平衡的暴力工具。对于这种致命武器的威力展示,影片采用了狂欢化的方式来颠覆人们的刻板印象。金鱼模拟实验虽然形象而残忍地证明了声纳发射器的破坏性威力以及给海洋生物带来的毁灭性危机,但是这种手法并不高级,观众在受到惊吓的同时并没有进入思考,然后就被接下来的搞笑情节吸引了注意力。观看完整部影片之后,这一血腥的镜头也随着观影的结束而被遗忘,它并没有引发更多的思考。以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强硬地推动剧情发展,既无美感又无价值,只是制造了令人耸动的血腥效果。

(二)暴力冲突的戏剧性。更加具有奇观特质的暴力场面出现在影片高潮,当若兰带领着大队人马对人鱼展开大规模捕杀时,影片呈现出的暴力血腥场面不断升级。

第一,暴力冲突的戏剧性原因,爱而不得成为捕杀人鱼的直接导火索。影片中若兰作为白富美的典型一直在追求男主角“高富帅”刘轩,但是几次未果。若兰认为人鱼珊珊就是阻碍她的原因,所以一定要捕杀人鱼。影片用爱情悬疑解构了人鱼求生存的主旨,用类似于“三角恋”的故事解构了暴力产生的根源。第二,关于合法使用暴力的颠覆性解释。当若兰指挥大队人马开赴青罗湾时,她向手下人交代说: “人鱼是一种高智慧的未知野生物种。懂得制造武器,性情非常暴戾,具有庞大的杀伤力。所以只要一发现到人鱼的踪影,必须立即以最高火力强攻镇压。 ”实际情况是当人类荷枪实弹对人鱼进行海陆空的立体捕杀时,人鱼选择了躲避,尽可能远离人类的围捕屠杀。但是“若兰们”仅仅把人鱼当成是积累财富的赚钱手段,只要能抓到人鱼,他们可以任意使用暴力。这些人既不敬畏生命又不尊重环境,贪婪才是造成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

(三)暴力场面的呈现。影片在表现人类砍杀人鱼的片段时也是简单粗暴的,而不是朦胧含蓄的。遍体鳞伤的人鱼被倒吊起来,进行所谓的科学研究。然后装进编织袋,扎紧袋口,堆放在一起。这一过程,人鱼就像是货物一样被堆放处置,完全地被物化,丧失了主体性。在抓捕人鱼珊珊时,影片更是将猎杀过程详尽拆解,进行海陆空全方位的展示,这是在挑拨观众的原始欲望及消费观众的猎奇心。影片从海陆空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若兰们”围捕人鱼的嚣张和丧心病狂,人鱼拼命求生时的孤立无援和围捕者凭借高科技肆无忌惮的残暴之间形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关于捕杀人鱼的过程,影片展示得过于细致,对于人类暴行的展示可谓淋漓尽致。这种过度追求暴力逼真展示容易引起观众的逆反,电影在考虑其商业价值的同时,需要用艺术的手段去展开想象。反映的现实可能是残酷的,但绝对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手段去刺激神经。

从影片高潮部分围捕人鱼的行动,我们直观地判断出双方实力对比是强弱悬殊的。人鱼族是弱势群体,他们不但没有伤害人类,而且小心翼翼地生活,尽量避免与人类接触。因此说,伤害人鱼是没有道理,也是没有正当性的。如果非要找

出伤害人鱼的理由,直接的原因就是需要征用青罗湾进行填海以便地产开发,间接原因是获取人鱼基因、掌握生命科技

赚钱。这里表现了人类的盲目自大,对待生命和自然都没有敬畏之心。

三、暴力奇观的欲望根源

影片中的暴力奇观都来自于生存的欲望。人类使用声纳装置和现代化武器是为了追求钱财以满足贪婪的欲望,人鱼们刺杀刘轩的行动是为了求得生存的权利,而这些都依靠暴力语言加以说明。不同的生存需要最终都集中在暴力当中进行展现,而暴力的言说及展现遵循了不同逻辑。

奇观化的暴力场面源于人类的贪婪。刘轩为了获得开发青罗湾的土地权不惜使用声纳发射器来对付海洋生物(虽然最初他对声纳的毁灭力并不知情),若兰为了获得人鱼的基因不惜展开大规模屠杀,这些血腥暴力都是源于人类对金钱的畸形追求,所采用的暴力手段都是为了满足贪欲。这里的血腥暴力变成了人类实现欲望的必备手段。

如果说若兰使用暴力对人鱼进行捕杀遵循的逻辑是为了获得金钱的最大满足,那么人鱼为了向毁坏家园的罪魁祸首刘轩进行报复所采取的行动就具有正当性,但是人鱼使用暴力的逻辑是孩子式的。为了向毁坏家园的罪魁祸首刘轩进行报复,人鱼们精心策划了“美人计”来刺杀刘轩。但是,这项刺杀计划遵循的是孩子般的简单逻辑,执行过程夸张搞笑、意外连连,令人忍俊不止,这与人类屠杀人鱼时的血腥暴力形成了鲜明对比。地产商所使用的高科技手段破坏了生态平衡,毁了人鱼的家园,这是真实而残酷的实质性打击。而人鱼们制定的刺杀计划更像是孩子们的恶作剧。人鱼的刺杀行动中没有血淋淋的画面,也没有过度的暴力。

影片中具体表现了人鱼珊珊刺杀刘轩的全过程。第一次刺杀是各种各样的巧合,珊珊不仅没有刺杀成功,反而误伤了自己,刺杀的过程不但没有恐怖血腥,反而引人发笑。这不像是一次蹩脚的未成功的刺杀行动,更像是孩子的一场恶作剧,让观众忘记了这是一次怀有深仇大恨的刺杀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鱼是善良的。虽然他们也要找那个毁坏家园的罪魁祸首报仇,但无论是谋略还是武器都不高明,都是一种近乎原始的本能反应。好像孩子一样,这是孩子单纯直接的思维方式。他们所谓的报复,象征意义要大于现实意义,是为了提醒人类,世界上还有其他生物存在,地球是属于大家的,而不是人类独享的。人鱼族用一种孩子般的思维方式来处理成人世界的问题,这注定以失败告终,也照应了影片成人童话故事的设定。

影片中的暴力奇观和暴力展现都是生存主题的异化。无论是人鱼的刺杀行动,还是人类破坏生态环境,捕杀人鱼,都是源于深刻的生存危机。人鱼是出于家园被毁,拼死一搏的生存欲望,“若兰们”是出于赚更多的钱的贪欲。同样是为了生存,一方是为了继续生存寻找出路,另一方是为了更加奢靡的生活而贪得无厌。“如何生存”才是影片的主题,选择何种生存的方式,是尊重自然规律、敬畏生命、保持生态平衡,还是为了满足贪欲、无度追求钱财。影片中将暴力以奇观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就是要通过对暴力的畸形展示来达到启迪观众思考的目的,而暴力奇观正是人类生存主题的一种变异。影片中刘轩与人鱼珊珊的爱情也只是生存主题的一种异化,人类和人鱼的爱情只是一个美好的童话,它映射出的是日益严峻的生存现实,美好只是存在于童话故事中,而童话故事也是被篡改过的。

综上所述,电影《美人鱼》借用血腥暴力的场面隐喻了人类的贪婪无度,以及由此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大自然秉承着能量守恒的定律,人类若是以残暴的手段破坏生态平衡,那么反过来大自然也会进行残酷的报复。影片通过人鱼原始直接的思维方式隐喻了潜藏在人类内心深处的良知。良知虽然有时候会被世俗所蒙蔽,但是只要存在道德底线,终归能够战胜贪婪。

注释

[1]中国新闻网.《美人鱼》成现象级电影 票房神话如何炼成?[EB/OL]. http://finance.chinanews.com/cul/2016/03-16/7799611.shtml, 2016.03.16

[2] [3]新浪娱乐.《美人鱼》北美上映成限制级外媒给好评[EB/OL].http://ent.sina.com.cn/m/c/2016-02-22/doc-ifxprucu3097276.shtml, 2016.02.22

[4]凤凰娱乐.《美人鱼》北美为限制级电影外媒评价:媚俗,廉价![EB/OL]. http://ent.ifeng.com/a/20160222/42578887_0.shtml, 2016.02.22[5][美]凯尔纳著,史安斌译.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

猜你喜欢

刘轩美人鱼暴力
反性别暴力
丑萌的“美人鱼”
考个零分有多难
所有的不舒服,都是为了以后的有声有色
所有的“不舒服”,都是为了以后的出彩
美人鱼岛之旅
海里有美人鱼吗?
暴力的班长
美人鱼
海狗 也许是狗眼中的“美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