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带“言”文言融合
2016-05-14朱丹
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学生被动接受,思维倦怠,文言文阅读能力无法切实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廉蔺列传》为例,进行了一次尝试,转变教学方式,以期可以做到以“文”带“言”,文言融合。文言文教学惯常都是以字词理解、串讲翻译为主,然后稍加内容分析。这种教学方法优处在于教师易操作,学生对文言字词可以掌握得比较扎实。但是,“重言轻文”的教学模式弊端在于学生被动接受,思维容易倦怠,不能切实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教学中,学生过于依赖教师串讲,其学习主体性得不到凸显。早在1997年,钱梦龙先生就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指出:“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曰:有‘言而无‘文。”而时隔近二十年后,我们仍在原地踏步。黄厚江老师也曾提出:“文言文教学应是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统一”。由此,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们依然需要思考在“文”“言”相生相融中实现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价值这个问题。于是,在教授《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时候,笔者作了一次尝试,敬请大方之家指正。
一、初读文本,以初知故事为基础初步疏通一般字词
本文故事性比较强,其基本情节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有所掌握,再加上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大部分学生基本能够看懂文章内容。初读文本在于学生自主达成,要求自主阅读,充分预习,利用课本注释和学习资料初步解决字词的疏通,课上针对自主学习展开提问检查。首先是讲故事,在讲到关键的一些故事情节时,教师有意识提问该处故事情节来源于文中哪些语句,以此一方面甄别出学生是否真正通过自读文本获取了字词的理解,另一方面巩固学生的自学成果,把文言字词放回文句中理解。
比如一学生讲“完璧归赵”,说到相如给赵王出谋划策,落实到文中的“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这一句,笔者就请学生依据故事情节推断落实“均”“之”“负”“曲”的意思。渑池之会中,学生说到蔺相如要求秦王击缻的时候,笔者问“请奏盆缻秦王”该怎么翻译?多个学生都没有准确地给出翻译,究其原因在于不理解“奏”的意思。前文“请奏瑟”中解释为“弹奏”,大部分学生在这里也照搬理解为“弹奏”,结果就解释不通了。于是笔者引导学生从“蔺相如要求秦王击缻”的故事情节出发,同时结合前文中“相如奉璧奏秦王”中“奏”字的解释来翻译,让学生明白: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文意推断和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再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的翻译,依托学生熟悉的“负荆请罪”的故事,强调“蔺相如通过比较的方式来对门人解释原因”的文意,同时回顾《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类似的句式,落实“孰与”的意思。这也提醒学生学习中要学会知识迁移。
二、再读文本,以讨论形象及细节为途径落实文言知识点
针对人物形象笔者设置了三个问题:
①“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主要体现蔺相如什么特点?具体表现在哪里?②“负荆请罪”中如何表现蔺相如的“智”和“勇”?③你欣赏廉颇吗?他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课堂上学生主要围绕问题小组讨论,在文学形象赏析过程中来落实重难点字词和文言句式。事实上,比较灵活的学生根据第二个问题就可以推导出前两个故事主要表现蔺相如的智勇双全,而学生课上的表现也符合笔者的预期。接下来就要求学生回到文本中去寻找细节,学生很容易就在“完璧归赵”中找到“持璧睨柱”这一细节,通过对蔺相如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分析来体会蔺相如之智勇。在学生读出细节的过程中,笔者比较轻松地就带着学生落实“指示”、“却”、“负”、“逆”、“严”、“修敬”、“急”等实词的意思和“以”、“因”等虚词的用法。当学生讲到“渑池之会”中“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的时候,笔者首先落实了“刃”和“靡”的意思。在这个故事中,大部分学生都只能看出其勇,事实上,这个细节是很能体现蔺相如的“智”的。于是笔者启发学生:“蔺相如‘进缻为什么一定要‘前?和‘五步之内有什么关系?”说到这里,笔者又顺便提出:“下文‘相如顾召御史”中‘顾是‘回头的意思,那么相如为什么只是‘回头而不是‘回身呢?”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字词的问题,还进一步体会到蔺相如之智勇。
这一环节中,让笔者欣喜的是,学生其实比笔者所认为的更善于发现细节,如“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这里,就需要跟学生明确这个“必”字的意思。而由“王必无人”,笔者趁机联系到前文“求人可使报秦者”,笔者先让学生翻译,学生一开始都是按着顺序翻译的。笔者问这样翻译是否别扭?赵国要寻求一个什么人呢?在这样的启发下,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就能做出正确的翻译了。然后笔者顺势提出为什么缪贤举荐蔺相如呢?学生据此找到缪贤的相关文句,明确了“君何以知燕王”“与燕王会境上”、“君幸于赵王”、“燕王欲结于君”、“亡赵走燕”等特殊句式。如还有一女生提出蔺相如有识人之明——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于是在分析过程中跟学生明确了“坚明约束”的用法和意义。诸如此类学生的自主阅读发现并落实的文言知识点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了。
应该说,这一环节中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效果超出了笔者的预料。学生细心寻找,认真思考,基本把表现蔺相如“智”和“勇”的细节找了出来,而这样的方式使得整个课堂活了起来,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引导,而以前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讲得筋疲力尽的文言知识点,也较为轻松地解决了。
三、品读文本,以探究评论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各抒己见,深入学习
文言文的学习,“言”是基础,但远不是最终目标,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思考,去激辩,去探究文本的更多魅力所在。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还有一处学生的表现颇让笔者意外,在“负荆请罪”中,对于蔺相如所表现出的高尚品质,笔者引用了李晚芳的一段话:“人徒以完璧归赵,渑池抗秦二事,艳称相如,不知此一才辩之士所能耳,未足以尽相如;惟观其引避廉颇一段议论,只知有国,不知有己,深得古人公尔国尔之意,非大学问人,见不到,亦道不出,宜廉将军闻而降心请罪也。”据此就“蔺相如再忍让,到底是其智还是勇”在课堂上让学生发表看法。笔者给学生展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评论,其一是司马迁的观点:“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可见司马迁写蔺相如,就是重在表现他的智勇双全。其二是明代王世贞的不同看法:“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以此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明白:对待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看法。笔者觉得这一争辫的细节值得肯定,有时候我们不需执着于要一个所谓的正确答案,我们应该允许并鼓励有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整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起来,整个课堂也因此活力四射。除了解决人物形象及字词句的翻译问题,课上还归纳总结了人物塑造的主要方法: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和对比手法,这些方法也可供学生们写作时借鉴。这些都是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的。
以上是笔者的一次新尝试即以文带言。通过学习模式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作用,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总之,学习文言文时,我们不应脱离了“文”的环境去解决“言”的问题,要注意培养学生依据“文”的环境去理解“言”的能力。文言文终归还是一篇文章,应当把它当作一篇文章来读,而不是把它当成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组合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文”,也成全“言”,使“文言融合”。当然,并不是所有文本都必须采取这样的方式,我们在具体授课时可以多作思考,从而使文言文的教学更有趣,更有效。
参考文献:
[1]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1997,(4).
[2]程永超.文言文教学:行于“文”“言”之中[J].语文建设2008,(3).
[3]叶鹿.言文统一的文言文教学[J].福建教育2013,(41).
(朱丹 江苏省常熟外国语学校 2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