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嫌贫爱富行为的嘲讽与警示
2016-05-14张志鹏
《我的叔叔于勒》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的主题,一般认为是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辅中还引用了马克思的一段话来说明:“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1]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也大多按照这个认识来进行讲述的,但我认为这样的主题是不成立的。这样的主题结论离现在初中生实际生活太远,或者说,我们目前的教辅已经与时代脱轨。我认为,这篇文章的实际主题是对嫌贫爱富行为的嘲讽,警示这种行为是多么让人不齿,从而教育孩子们应富有爱心。
笔者之所以说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对嫌贫爱富行为的嘲讽,而非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一、文章中菲利普夫妇的行为在任何社会都有,与社会制度无关
从文本中可以看到,小说中对菲利普夫妇言行的描写是非常形象的。于勒贫困潦倒时,是祸害,是灾星,菲利普夫妇把他撵到美洲,唯恐见到;当得知他发迹了,又是盼望又是赞扬,他是亲人,是福星。文中把他们嫌贫爱富的形象表现得入木三分,我们也可以深深感受到这种行为是多么的令人不齿。不过,虽然他们的确比较过分,但仔细考量,这种态度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独有的。像《范进中举》中,范进未中举前胡屠户把他骂得狗血淋头,中举之后,一口一个“贤婿老爷”,“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这样前倨后恭的态度,比菲利普夫妇的行为更为夸张。我们并没有由此得出,在当时中国人与人之间就是赤裸裸的金钱和社会地位关系的结论。更为重要的是,逻辑学理论告诉我们,由部分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法要慎用,因为你无法穷举出所有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很反感持地域歧视的人,他们总是由几个人的行为就说整个地区的人如何如何。如果我们也轻率地把主题定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就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那么我们在本质上和地域歧视者是没有区别的。
二、单就人性而言,社会主义的人同资本主义的人并无多大不同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培养学生融入全球大家庭的素质,而不应将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妖魔化。《看见》中讲到这样一件事,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对他的美籍妻子Kim多次实行家暴,当Kim反抗时,他说这是中国的文化,中国就是大男子主义。对此Kim回答道:“这不是中国的文化,人是一样的。我觉得中国人、美国人、所有人,我们的相似之处远多过不同。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我们都需要快乐的家庭,我们都希望更好的生活。如果他的愿望真是让中国更好,更国际化,我希望他能从自己做起。”[2]我当时看到这里时,除了想为她鼓掌外,更深深为李阳汗颜。他不仅行为错误,还要抹黑中国文化来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的确,自由,平等,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等感情,在任何社会中都是公认的美德。如果我们的孩子有这样的认识,那么自然会拥有更大气和更为平和的心态,这就是我们一直说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念。再者,难道资本主义社会没有亲情友情吗?同样在外国小说,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中有这样的情节:丈夫卖掉自己最贵重的怀表给妻子买梳子,妻子卖掉自己最爱的长发给丈夫买表链子,这样的真情一直让读者很感动。
三、传统的主题结论,离我们的生活太远,像是政治课而非语文课
也许是意识形态的烙印一直没有根除,我们的语文教育有一个倾向,即习惯追求政治正确性,总结中心思想往往容易扯到社会制度及政治教育上。“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人与人的关系”,这样的主题结论,使我们不禁产生疑问,我们上的是语文课还是政治课?其实在教学中不需要用刻意拔高的观点去看待高尚、健康、先进、有意义等真正的人文价值范畴,这样会让师生的语言越来越远离真实生活。以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作文教学来说,学生的作文千篇一率、千人一面的形式非常严重。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老师说,“看高考作文是件痛苦事。江苏省每年几十万考生,我作一个最保守的估计,有60%以上的考生习惯用官腔套话。特别是1997年的全国题作文(‘挺身而出与‘悄悄走开),我当时就说过,看了高考作文的概况,便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可能是培养官僚的。这些十七八岁的青年,他们讲话多像掌管一方的权势人物!他们没了学生腔,他们不会诚恳地与人交谈,他们缺少想象,不擅修辞,完全像是在作政治表态,像是在读报。”“有的人说话像做宣传动员报告,不像是经过思维的,也不讲究说话的艺术,话语中有的是权力强势,毫无情感。——如果还是听不明白,只好直说了:有的人说出的话已经不像人说的话了。”[3]为什么现在学生作文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他们说的话不像学生说的话,写出来的文章毫无情感?这与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对课文主题的不切实际的提炼有很大的关系。
四、将主题定为对嫌贫爱富行为的嘲讽和警示更具现实意义
特级教师程红兵在他提出的“语文人格教育”中说,“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人格完善,这是语文教师必须坚持的理念。只有人格完善,才是统一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本质价值。”[4]我也认为,对一篇文章主题的提取应具有现实意义,主要依据其是否对孩子们在未来形成健全人格有帮助。这篇文章很显然是对嫌贫爱富行为的嘲讽,而这一主题,也正是教育孩子们以后要富于爱心所需要的。
以上就是对《我的叔叔于勒》确立主题的依据。事实上,这篇文章主题不宜开掘太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7-9年级,阅读教学在主题方面要达成的任务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5]对于初中生来说,如果能够真切体验到以后面对他人,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多一些真情,少一些势利,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们确实从《我的叔叔于勒》中获得了有益的启发。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柴静.看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吴非.不跪着教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程红兵.程红兵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张志鹏 西华师范大学 63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