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减法法则促有效语文教学
2016-05-14罗晓华
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做到教学的有效甚至高效,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研读的必修课。我们不妨针对课堂这个教学主阵地的特点,浓缩繁多冗杂的教学目标,简化按部就班的教学环节,优选出针对性强的训练方式,以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所谓减法原则,就是在进行有效教学流程时,坚持精选讲授内容,精选课堂练习,减去那些可有可无的环节和内容,挤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思考、交流和表达,确保突破重点教学内容。在最初使用有效教学流程时,语文课堂上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完不成流程预设的任务,没有时间处理练习,临时需要改变原定教学内容等。由于适时运用了减法原则,好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一、浓缩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到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地表述,主要描述学生通过学习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在教学流程中,教学目标将决定教学的内容和环节,教学目标多,其相应的教学内容和环节也繁杂,那么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完成教学任务的难度必然很大。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决定教学流程是否有效的首要环节,只有从源头上把好了确定教学目标这一关,才能使教学流程中的教学内容和环节避繁就简。
一篇课文会有很多地方吸引我们去教学和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值得我们去拟定教学目标。不过在有限的时间内,如果想把文章所有的精彩之处列为教学点揣摩一遍既不可能也不现实。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结果就是课堂上教师疲于奔命,学生昏头脑胀。因此,拟定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流程时,就需要结合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从实际出发,针对文本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设定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目标。如《诗经·蒹葭》一课,按教学要求应该一课时完成,我们通常会这样设定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蕴涵的深意。2.感受作者情怀。3.体会《诗经》的语言美,意境美。4.起兴手法,重章叠句的写作手法。可是在实际教学中,这些目标在一课时之内根本无法达成,因而形同虚设。现如今制作这一课的有效教学流程时,遵循减法原则,笔者只设定了这样一个教学目标,即品悟语言,感受《蒹葭》的意境美。这一目标简明、集中,整节课笔者组织学生反复朗读,指导学生充分思考,品味语言,感悟伊人魅力,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感受颇丰,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精简教学环节
教学实践证明,大多数教师的语文课堂会形成一定的模式,对新授课往往都设计这样几个环节:导入新课、背景及作者介绍、检查预习、整体感知、细读赏析、拓展延伸、收获与反思等。如果平均分配时间,每个环节是5~6分钟,若不使用有效教学流程,很多问题都由学生口头回答,也许还能完成教学任务。而现在有效教学流程要求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学生都要整理书面答案,显然按习惯模式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为此,在设计有效教学流程时,我们应尽量精简那些在达成教学目标方面不太重要的,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力保最终确定的教学环节少而精,这在达成教学目标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新授课流程设计中,我们可以把导入新课和背景及作者介绍合二为一,对背景及作者介绍只注重最重要的知识,宜控制在5分钟之内。整体感知和细读赏析往往是教学的重难点,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两环节有时可以合并,有时也可只突出其一,一般需要20~30分钟。如《紫藤萝瀑布》一课,作为现代文新授课型,笔者给这一课安排了四个环节,即:导入新课;预习检测;欣赏课文,体会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理解课文,多角度感知文章主旨。其中第一、二两个环节约占7分钟,课堂教学的主要时间集中在了三、四环节上,学生的学习重点突出,时间上也有保证,杜绝了面面俱到完不成任务的现象。在文言文复习课流程中一般可只设三个环节:自由复习、课堂检测和反馈。其中课堂检测是重点,主要内容包括字词解释、句子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三方面。比如在讲授《桃花源记》时,因为古今异义的词较多,笔者就把他们一一列出。句子翻译因为省略句较多,笔者也通过填空补出残缺的成分的方法让学生练习,通过上述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三、优选强化方式
强化是有效教学流程的基本模块之一,是有助于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我们所说的强化指的是在课堂上从听、说、读、写、思考、讨论、练习、反馈等多个方面,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会对知识消化、吸收、建构的方法、措施,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准确记忆,牢固掌握核心知识。如果设计恰当的强化方式,并按照这个操作程序进行教学,就能实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实现对重难点的突破。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演示或展示、纠错等方式进行强化,也可以通过设计学生活动进行强化,如阅读、背诵、默写、复述、概括、举例等,学生在我们的指导之下把懂的东西说出来、写出来、做出来、演示出来,在学生对某一主要问题有了自己的理解之后,我们可让学生在同学之间相互讲讲,或让优等生给其他同学讲解、示范等。恰当设计和运用好这些强化方式,一定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朱自清的《春》有效教学流程设计中,笔者围绕着“体会文章美的意境、美的语言”这一教学重点,设计了“自由朗读、朗读展示、赏析示例、默读思考、赏析展示”五个操作点,这些操作点需要在学生有充足时间接触文本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在教师出示赏析范例之后,经过独立思考,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指导。在这一过程中,与学生有关的强化方式有阅读、朗读、概括、展示等,与教师有关的强化方式有示例、讲解、学生展示后指导学生纠错等。如果仅仅靠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或缺少其中的某一个操作点,学生也许能暂时记住老师教给的结论,但缺少对知识的自主探求过程,学生还是不能掌握其中的方法,就更谈不上阅读能力的提高了。
四、精选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增强技能的重要手段。在以前课堂练习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口头回答过多,几乎没有书面练习;设问形异实同;题量过多。现在我们根据有效教学流程要求,对课堂练习进行特别优化,要考虑三个因素:学生基本情况、习题的数量与题型、做题的时间。使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达到巩固和提高的效果。一般新课,学生做题的时间可在10分钟左右,复习课上训练时间可适当增多,但应留出当堂反馈的时间。“舍得”,顾名思义,只有“舍”才会有“得”,其中包含了耐人寻味的辩证法,颇具诱人探索的魅力。实践让人感受颇深,只有在有效教学流程设计时运用减法原则,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课堂练习等进行大胆取舍,给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留出足够的时间,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才能真正提升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课堂教学才会真正有效。
参考文献:
[1]何明星.改进教育教学理念有效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深入开展[J].现代语文,2011,(07).
[2]王劲松.用好六个资源,走出三个误区——感悟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之友,2005,(01).
[3]郁品洁.目标引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对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2,(17).
(罗晓华 江苏苏州南环实验中学 2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