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格障碍与音乐风格的形成
2016-05-14吴曾林
吴曾林
摘要: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分别创作了大量风格迥异、个性极强的传世音乐作品,但是,贵族情结、“长不大”意愿、消极厌世、自卑等行为模式也伴随着这四位音乐家痛苦的人生经历。这些行为模式从人格心理学角度分析具备了人格障碍的明显特征,透过对他们人格障碍和心理防御机制的分析了解他们作品风格的形成,是一个特殊的视角。
关键词:音乐 风格 人格 障碍 防御
《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黑格尔也认为“音乐的基本任务不在于反映出客观事物而在于反映出最内在的自我”,这里所谓“心”和“最内在的自我”是指作曲家们灵魂最深处的、最本性、最稳定的东西,跟他们的人格有关。也就是说音乐家的人格特质跟他们的音乐作品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四位音乐家留下了诸多传世之作,同样也拥有个性鲜明的性格特征,让我们去探求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
一、贵族情结、“长不大”意愿、消极厌世、自卑等行为模式伴随着这四位音乐家痛苦的人生经历,他们这些相同或相近的行为模式从人格心理学角度分析,具备了相应的人格障碍的明显特征
1.贵族情结。他们均在年幼时接受了良好的贵族式音乐教育并获成功,是当时幼儿音乐教育的“典范”,受到来自家庭的百般呵护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成功的童年酿下了他们不醒的“贵族梦”,当贝多芬的名字被人们念错某个字母,导致被模糊为贵族时,他沉默不与解释,当他的平民身份在法庭被澄清后,他两天不能进食,指着自己的头说:“这里是贵族!”“你在出生的时候就成了贵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但是,贝多芬只有一个!”
2.“长不大”意愿。成年后的莫扎特一直保持着“天真的”的“口无遮拦”,秽语连篇;莫扎特、柴柯夫斯基均会像孩子般不断地询问身边的人是否还爱自己;柴可夫斯基多次因与家人和女教师的各种分别痛不欲生;莫扎特与男爵夫人妮·冯·舍费尔、贝多芬与约瑟芬尼的有夫之妇、肖邦与女作家乔治·桑、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14年的柏拉图式的恋情等,这些女人均比音乐家们年长6-15岁,她们无一例外在较长时间里,给音乐家们家的温暖和母亲般的关怀,以及强有力的经济和事业资助。
3.消极厌世。贝多芬22岁时因“听力失聪”写过遗书;肖邦的文字里充满着对死亡的渴望:“……然后又是死亡的要求,一种甜蜜的安详,一种呆痴,心不在焉……”柴可夫斯基有典型同性恋倾向,三个月的失败婚姻,曾让他两天不省人事;莫扎特晚年生活糜烂,婚姻形同虚设,以致他去逝后家人没能及时找到他的安葬地。
4.自卑。莫扎特在法国得不到好评时,他说“法国人是蠢驴!”;贝多芬非贵族身份被披露后的过激言行;柴可夫斯基为向世人否认“同性恋”冒死结婚,惧怕分离是柴可夫斯基的心理常态,他一生都处在对分离的恐惧中;肖邦过度渴望秩序和稳定,“所有的宴会、晚会、音乐会、舞会使我烦,使我感到忧伤、沉闷、忧郁”,“我诅咒我的启程……”。过度自傲、偏执和回避、懦弱,实为内心自卑的表现。
以上四位音乐家相同或相近的行为模式符合以下人格障碍的部分特征:一是孤单、内向、缺乏愉快感,明显无视公认的社会常规和习俗,冷淡、沉默、不与人争,往往投入较大精力于非人类的兴趣方面(音乐创作);二是受到轻微刺激就会导致抑郁,不稳定的自尊,关注周围人的看法,不断追求被人接受和受到欢迎,也因浅薄、自卑和微不足道而烦恼;三是让他人(大龄女人)为自己的生活的重要方面承担责任,将自己的需要附属于他人,过分地服从他人意志,否则感到无助无能,不断要求别人保证自己不被遗忘,害怕被抛弃,没有人帮助自己无法做出日常决定,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等;四是社交抑制、自感能力不足,对负性评价敏感、紧张,产生不安全感和自卑;五是固执、敏感、过分警觉,对他人不信任从而与社会隔绝,心胸狭隘、嫉妒、自我评价过高,拒绝接受批评,对侮辱和伤害不宽容等;六是不稳定的人际关系、自毁自杀行为、自我认知甚至身份障碍、长期的空虚感、不合适的强烈愤怒。人格障碍会导致压抑、忧郁、焦虑、恐惧和悲伤,通常开始于童年和青少年,并一直持续到成年或终身,他们必须时时面对。
二、人格发生障碍会导致产生心理防御机制,来抵御、减轻或消除人格障碍对身体和心灵带来的痛苦,重要的是他们都采用了“升华”作为有效防御
弗洛伊德认为,防御机制是一种自我的防卫功能,是自我处理超我和本我之间的冲突,使得超我的监督可以接受,本我的欲望可以满足,缓解焦虑,是减少痛苦的一种方式。音乐家们超我和本我之间的主体矛盾可以归纳为:莫扎特长大的现状与不想长大的愿望之间的矛盾,贝多芬平民出身的现状与贵族情结之间的矛盾,肖邦对流亡法国、被动社交的生存现状的厌恶与渴望宁静、回归故里之间的矛盾,柴可夫斯基同性恋倾向、不时的亲人分离的现状、与期盼如常人一样(比如“结婚”)与勇敢面对离别的愿景之间的矛盾等等。人格有如人体,有本能地向“常”性,身体病了常常会用“发烧”抵御病毒和细菌的侵袭,人格发生障碍就会导致产生内驱力,用心理防御机制,抵御、减轻或消除人格障碍对身体和心灵的伤害。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压抑、替代、否认、反向生成、合理化、投射、退行、升华等。
“压抑”是“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结构的基石”,是主动将超我不能接受的意识排除在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它同时需要自我不断的消耗能量,没有强大的自我,人格就不能稳定,他们所有的人格故事,都是“压抑”的故事。“替代”是将冲动转向一个没有危险的替代物,贝多芬用迁怒贵族“替代”他的自卑;莫扎特用糜烂的私生活,“替代”、寻找、确定他的被爱;“大龄情人”是他们对母亲及“长不大”需求的最有效“替代”。“否认”是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投射是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动他人的身上,视为是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的以免除自责和痛苦,莫扎特辱骂法国人,将自己的失败“投射”为法国人的“愚蠢”,以“否认”自己的不足,贝多芬用过度的自尊“否认”自己的贵族情结,柴可夫斯基用三个月短命的婚姻“否认”自己是同性恋。“退行”是指当个体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莫扎特口无遮拦的粗鄙语言,是他“退行”的具体表现。“反向形成”是将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以相反的形式释放出来,如贝多芬高调声称自己的唯一与强大。“合理化”是个体遭受挫折时用一种似乎有理的解释或者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辩解,使其可以接受,柴可夫斯基与比自己大9岁的女性保持长达14年的柏拉图式的爱情,不仅是“替代”和“退行”的具体表现,也是为了让自己不寻常的性倾向在世人眼里“合理化”。“升华”是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音乐、舞蹈、绘画、文学等,“升华”是唯一真正成功的防御机制,升华用得越多,自身的生产性越强。
三、“(音乐)出自我内心无法压抑的欲望。我在用这种音乐语言说话,因为我永远有话要说”,他们将焦虑“升华”为音乐创作不竭的内驱力,缓解心灵伤痛的同时必定在他们的音乐风格上烙上个性飞扬的印记
1.莫扎特作品是唯美的,无不充满了孩童般的纯真和美好,听他的作品能品出“呵呵”的笑声,如果你不能从莫扎特的作品里听出愉快,你就不懂莫扎特,人们用“上帝派遣到人间的音乐天使”“音乐世界里永远的阳光”赞美他和他的音乐,这是世界对莫扎特音乐风格的共识。现实生活低俗与音乐作品的纯真,反差之大令人咋舌,他把人格障碍带来的焦虑和苦痛“升华”到了他唯美的音乐中,莫扎特六百多件音乐作品中仅有两件作品(《第40号交响曲》《第20号钢琴协奏曲》)带有一丝忧郁,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充满阳光,处处皆是他对“辉煌”童年的强烈怀念,以及“不长大”意愿的极端表达。
2.贝多芬最具代表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思想,是他强烈的“英雄理念”和“共和思想”,他的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九(胜利)交响曲,三件作品从整体到个体,都表达了经历苦难、通过斗争、到达胜利狂欢的英雄主义理念。贝多芬高超的音乐创作技艺与丰富的人格意味,是他“英雄主义”与“共和思想”表达的有力支撑:他总是用丰富的大起大落、大量的不和谐音、快速的调性变换等大手笔,粗线条刻画大狂欢的和平结局,使作品既尖锐犀利又大气磅薄,同时最终让音乐走向和谐和美满,以表达他内心渴望从压抑经历斗争最终战胜痛苦的强烈欲望。如第五(命运)交响曲的“命运动机”,以凶险、强大的姿态首现,制造恐慌,曲终时,却在这个动机基础上制造出狂欢的和平场面;贝多芬作品内涵丰富,高贵、大气、狂野,充满正能量,与他现实生活中因“贵族情结”导致的抑郁、自卑、孤傲、虚荣形成反差。最具典型意味的是,他的第三(英雄)交响曲,原本是为反封英雄拿破仑而作,结稿时因拿破仑称帝,贝多芬把它变成了颂赞人民英雄的大作,拿破仑成了作品中英雄斗争的对象。无法打破的平民身份与“贵族”梦想之间的矛盾,是贝多芬一生悲痛“命运”的根源,也是他音乐创作取之不竭的动力和源泉,他向往“贵族”却不能如愿,继而痛恨“贵族”,痛恨那个不能让他成为贵族的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他作品中“恨”的表达,顺应了当时的反封狂潮。贝多芬对世界音乐的巨大贡献,是他高超的创作技艺,以及强大的“正能量”所在,更是他不断利用“心理防御机制”抗击“人格障碍”带给他巨大痛苦的结果,采取“权威主义”和“破坏”战胜焦虑,用“权威主义”武装自己,把自己与理想中强大有力的自己连在一起,他作品中充满“破坏”意味,显露他试图毁坏和占胜恐惧的强烈欲望,证明他战胜自我的强大的“反内驱力”意愿。
3.肖邦的忧郁,一是源自病弱之躯,二是源自波兰人“爱国”的民族特质。离开故乡怀揣一把土、客死他乡要将心脏葬回故乡,是波兰民族的习俗,时值波兰民族危机,有着法国血统的肖邦,身处巴黎社交圈却高度恐惧与厌恶,以致终日思恋故乡,迫于生存和局势,却不得解脱,肖邦只能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运用丰富的波兰音乐元素,抒发和寄托他强烈的思乡之情,回避社交带给他的厌恶感。根植于他骨髓的波兰民歌、民间舞曲,是他用之不竭的音乐创作素材,忧郁的性格、强烈的思乡之情,塑造了他伤感、纯净、光彩夺目的高雅如美酒般让人回味的音乐世界,同样也描绘了他对祖国遭遇苦难时的内心挣扎。肖邦的音乐不完全是柔弱的,还有着浪漫派的理想主义并使其欢欣鼓舞和渴望。肖邦在生活中内向、逃避、孤独,对秩序和稳定有强烈的需求,因此他在音乐创作中首先考虑和谐,如同他的半音阶一样少有装饰,以结构性为主,这样的音乐更让人感受到他华丽之下的质朴,透出肖邦低调却高雅的人格气质和“逃避型人格障碍”的特点,作品浸透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悲观与无奈。
4.柴可夫斯基是一个复杂、多重人格障碍重压下的人格载体,即使在今天,他也很难获得足够解放,这是他悲怆命运的根源。“忧郁”是柴可夫斯基和他的音乐的根本气质。随意选几个他的作品:舞剧《天鹅湖》、管弦乐《如歌的行板》、第一交响曲《冬日的梦幻》、巅峰之作《第六(悲怆)交响曲》,无一不充满着他内心强烈的忧郁;游离和怀疑也是他音乐作品的主要内容,《如歌的行板》中间段,用2/4和3/4拍子的小亚细亚民歌曲调写成,伤感气质明显,比首尾段平稳,但速度比主题快,在音乐表达上形成对比,细细品进去,却觉得这种相对快速、平稳的音乐却更带有牢不可破和一些急切、凝固在思绪中的伤感,这看似四平八稳的音乐小品,却让大文豪托尔斯泰“听到了苦难民众的声音”,可见,柴可夫斯基作品忧郁的表达之强烈!正如他所说,在音乐中他才“永远有话要说”,他所有的苦痛,只有在他的音乐创作中才能得以发泄、表达和“升华”,音乐创作,可让他暂时摆脱现实生活带给他的巨大痛苦,从而得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自我认可与社会共鸣。
综上所述,音乐创作是他们缓解人格障碍带来的痛苦的唯一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音乐作品表达的本我,因为能带给世人向善的情愫,为世人所接受,直到今天,他们的作品风格仍被听众幻化成音乐家本我,可见音乐家们由此获得强烈的被认同感和满足感。在他们典型的音乐风格里,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他们“人格障碍”和“心理防御机制”的影子:莫扎特不想长大的愿望被作品表达成“纯真”;贝多芬的狂傲、尖锐、固执和与贵族的敌对,被作品表达成“高傲、正义、坚定、勇敢、大气”;肖邦的柔弱、忧郁和乡愁,被作品表达成优雅,及高尚的爱国情愁;柴可夫斯基的猜忌、游移和自卑,被作品表达成深沉、凝重和强烈的思想性与同情心等等。令音乐家们痛苦的人格障碍,在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下,升华成了我们在他们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到的鲜明风格。
参考文献:
[1]李应华.西文音乐史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美]Jerry M﹒Burger,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第六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德]诺贝特﹒埃利亚斯,吕爱华译.莫扎特的成败[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日]泷本裕造,张新林、赵光译.伟大的普通人——真正的贝多芬[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5]王伟.人格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6][瑞士]乌尔斯·弗劳希格.莫扎特说话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