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同善化寺

2016-05-14张兵白雪峰

文史月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山门圣殿斗拱

张兵 白雪峰

善化寺,位于大同古城永泰门西侧,俗称南寺,坐北朝南,南北长209米,东西宽251米,占地面积52459平方米。据寺内碑文记载,善化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之后各朝代均有修建,但整体布局仍保持了唐代建筑风格,是我国现存布局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辽金佛教寺院。寺内现存辽代大雄宝殿端庄雄浑,金代山门(天王殿)、三圣殿斗拱巨壮古朴,文殊、普贤二阁精巧玲珑,是我国古建筑史上的重要实例。大雄宝殿中的辽金泥塑,摄天人神采于一堂,造型优美,个性张扬,神韵兼备,堪称国之瑰宝。1933年,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实地考察大同古建筑,并撰写《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纵观此寺建筑,除配殿朵殿外,其大(雄宝)殿、普贤阁、三圣殿、山门四处,均为辽金二代遗构,不意一寺之内,获若许珍贵古物。”“殿内诸像,雕塑甚精美,姿态神情,各尽其妙……”。善化寺随后名扬中外,成为世人所瞩目的辽金建筑群。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碑石档案记录历史

善化寺内现存碑石为考察和研究其修建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原始档案资料。5通镌刻于不同年代的碑石,详细记载了善化寺自金至清的8次重建重修历史。

善化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时代,正是唐朝鼎盛时期,佛教兴盛。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李隆基心血来潮,敕令全国各州郡兴建大寺,统一按其年号命名为“开元寺”,大同开元寺当是其中之一。据现在完整保存于寺内三圣殿的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也称金碑、朱弁碑)记载:“按寺建于唐明皇时,与道观皆赐开元寺之号。”开元二十六年“敕天下诸州各以郭下形胜观寺,改以开元为额。” 五代后晋初,儿皇帝石敬塘将燕云十六州拱手相送契丹人,契丹崇佛,慈恩宗尤甚,统治者遂将开元寺更名为大普恩寺,取“普化慈恩”之意。

辽末保大二年(1122年),金、辽发生大规模战争,大同当时为辽国西京,先后两次被金兵攻陷,寺院惨遭破坏。金碑记载:“楼阁飞为埃坌,堂殿聚为瓦砾,栋宇所存者十不三四”, 不久,这座名刹又沦为金兵屯营之地,骄兵悍卒、“掠藏俘获”,寺院继遭劫难,唐建规模已无迹可寻。金太宗天会六年(1128年)至皇统三年(1143年)圆满大师以花甲之年广募善缘,重修寺院,再塑金身,“与其徒合谋协力开坛讲经”,用将近15年的时间将寺院重整如新,先后修成大雄宝殿暨东西朵殿、罗汉洞(三圣殿)、文殊阁(曾毁,2008年重建)、普贤阁及前殿山门、左右斜廊等,从而奠定了今日善化寺的规模。

明宣德三年(1421年),大用和尚曾增修过寺院。到正统十年(1445年),大用奏请明英宗敕颁藏经,并赐名“善化寺”,沿用至今。寺内建立“僧纲司”,设“都副纲各一员”以管理全城僧众,是官吏“习仪之所”。现存于善化寺天王殿(山门内)的《重修善化寺记》石碑,详细记录了这段历史:“……历年已深,旧规渐废,台基尽毁,廊庑将颓。于是邻居善士,不欲以千年之古刹废于一旦,乃与寺僧谋修之。”当时的修缮理念,与现今的文物维修保护原则不谋而合,“大都以坚实久远为计,故朴实之务多,藻绘之文鲜。塑像非甚毁者不以更,庄严非甚陋者不以饰。惟于朽者易之,颓者理之。新其庑壁,甃其台基。”在维修保护既有建筑的基础上,还重建了墙垣,扩大了山门,修缮了台基并围以石栏,又增建钟鼓二亭,廊内及台下都铺上砖石。寺院秀丽更胜从前,气概愈加宏阔。“梵宇之制,无以加此。”万历四年到十一年间(1576-1583),总兵郭琥主持重修善化寺,重建墙垣,扩大山门,修缮台基,并围以石栏,增建钟鼓二亭,廊内及台下都铺以砖石。至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经过30多年的风吹雨打,寺院日渐颓败,又有王孙贵族,在此揳技作乐,大为不敬。于是以宗侯充魦和总兵王威为首的众人士捐资出力,不辞辛劳,重整寺容,善化寺终又碧瓦红墙,景致壮观。寺内有碑这样记载:“易旧彰新,碧甍映日,丹雉干云。呗讽之音不断,香火之炁不歇。松风泉韵,人鸟都忘,诚一方之大观也。”

清初,由于大同总兵姜瓖始降复叛,给大同招来屠城之灾,善化寺再一次遭到摧残,“台基尽废,廊庑具颓”,成了赌徒的场所,顽童的乐园。清乾隆五年(1740年)《重新善化寺碑记》记录了由源庆和尚及其徒弟广德主持的两次重修。清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五年(1708-1716),源庆和尚与众位施主向各方善人募捐筹款,历尽艰辛,众志成城,善化寺重又焕然一新,蔚为壮观。“工程告竣,易其废,而高者以复;举其颓,而坠者以兴。廊庑尽为砖墙,初无一间之弗固;基悉为齐备,又无几微之或亏。画六十余间之壁,圣像巍巍;整三座圣殿之仪,金身灿灿。立钟楼于庙中,居民有静听之乐;移僧房于廊外,殿宇无骚扰之忧。”此后寺院因军资所需,又被作为粮草兵马屯营的处所,“廊屋尽被填砌,阶级又致损伤,大殿土墙将有倾覆之忧。沿及乾隆五年,其徒广德从京受戒归来。源庆与其徒又向众善募化。灰灌阶级,砖包殿墙。栋宇愈见辉煌,宫室益为耸翠。呜乎,诚可谓之大壮而无愧矣。”民国初年,善化寺内文殊阁被烧毁,仅剩台基。辛亥革命后,善化寺成为外来法师赴大同讲经说法和传戒的道场之一。随后军阀连年混战,直到大同解放前夕,该寺已破坏不堪,住持和尚所剩无几。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多次拨款对善化寺残损严重的古建筑进行维修,并绿化美化周边环境。1953年,落架重修普贤阁。1981年春节,经全面整修后,善化寺正式对外开放。1994年落架大修大雄宝殿;1999年大修天王殿(山门);2007年维修三圣殿;2008年复建文殊阁和左右斜廊,恢复了善化寺历史上完整的巨刹风貌。

朱弁留碑千古留芳

朱弁(1085-1144),字少章,号观如居士,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的叔祖父。据《宋史·朱弁传》(卷三七三)记载,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任通问副使,随正使王伦赴金探问徽、钦二宗,被金人劫留在西京(即大同)长达16年,持节不屈。绍兴十三年(1143年),宋金议和,朱弁才得遣返。朱弁受拘于西京时,有14年与善化寺内众僧朝夕相处,亲眼目睹了圆满大师主持修建善化寺的整个过程,受托撰写了《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并立碑为志。“弁为文慕陆宣公,援据精博,曲尽事理。诗学李义山,词气雍容,不蹈其险怪奇涩之弊。”(《宋史·朱弁传》)可见朱弁为人正直不阿,而且文学功底深厚,故此碑亦为善化寺一宝,是善化寺内年代最早、记载最为翔实的一通碑。

朱弁碑从多方面体现了它宝贵的价值。首先碑文记录并留存了善化寺的发展简史,作者首尾呼应,前文写到“大金西都普恩寺,自古号为‘大兰若”,可见其佛缘久远;文末进一步具体记述善化寺建寺之史。其次,碑文详细记录了善化寺此次金代重修的经过,这也是此碑文的重点内容,包括重修原因、时间、规模、影响等。文末朱弁感慨于战乱之际圆满大师(竣工时已74岁)和众僧徒所付出的艰辛、饱含的诚意和取得的成就,并为本寺僧众的所作所为留史留名而撰此文;也隐含了自己作为南宋官员却被拘禁于异乡忍辱负重,却“忍饥待尽,誓为不屈”的傲骨情怀。二者殊途同归,同为“善化”。再次,碑文对大修时重绘壁画和再造彩塑的艺术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为诸佛萨埵,而天龙八部合爪掌围绕,皆选于名笔;为五百尊者,而侍卫供献各有仪物,皆塑于善工。脺容庄穆,梵相奇古。慈悯利生之意,若发于眉宇;秘密拔苦之言,若出于舌端”,准确地反映出善化寺内壁画、彩塑的高超艺术成就。最后,石碑端庄稳健的颜体楷书,遒劲纯熟的精湛雕刻,与翔实生动、文采飞扬的碑文珠联璧合,为此碑冠以“三绝”——文章绝佳、书法俊绝、刻工精绝。如今,这块碑已经矗立了800多年,堪称善化寺的“镇寺之宝”,也为研究善化寺以及辽宋历史留下耐人寻味的文献资料。

辽金建筑独树一帜

善化寺是一座廊院式布局的辽金建筑群,其规制颇具唐代寺院建筑风范,寺内的主要建筑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沿中轴线渐次展开,层层迭高,大雄宝殿左右各有一座朵殿。饰有画栋雕栏的东西两条斜廊,南北延伸,把寺内主要建筑联为一体。普贤、文殊二阁两座木制构楼阁耸立于大雄宝殿前方东西两侧。院内苍松紫杏、高乔低灌,树木翳翳,清香宜人。寺院布局高低错落、主次分明, 左右对称,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辽金寺院。

山门,又称天王殿,建于金天会至皇统年间(1128-1143),是善化寺的正门。面阔五间27.8米,进深两间约10米,单檐四阿式屋顶,是现存金代佛寺中最大的山门建筑。柴泽俊《山西古建筑文化综论》中这样评价:“这一时期的山门庑殿在全国罕见,此门可谓补白之作。” 山门外檐斗拱为五铺作单抄单昂重拱造,有柱头铺作、转角铺作、补间铺作三种,而柱头铺作因功能上的不同需要有三种变化。内檐斗拱在纵中线上,有柱头铺作,补间铺作二种,内檐斗拱的配制,当心间与左右次间都使用补间铺作二朵,异于辽式。梁袱皆为月梁,为北方所罕见。原殿顶布灰色筒瓦(三角形滴水),正脊、垂脊皆用砖垒砌。当心间南北面皆设门,门框构造前后略有不同,原门扇已毁,现大门于1977年制作。立颊外侧有抱鼓,雕镌细致,颇有古趣。山门南面当心间悬额一方,题为“威德护世”,乃明代所作。

三圣殿,与山门同期修建,位于大雄宝殿之前,山门之后。该殿建于砖砌阶基之上,阶基之前为月台,东西宽五间32.5米,南北深四间19.2米,四阿式屋顶,平面呈长方形。大殿大胆改变唐宋时期内外柱对应的作法,采用了“减柱法”这一辽金时期建筑设计施工中的创新,拓展了殿内空间,4根粗大的巨柱支撑起整个殿顶,使进入殿内的人没有一点压抑感。该殿斗拱除外檐两次间的补间铺作结构特殊复杂外,其余都为六铺作单抄双干昂重拱造,有柱头铺作、转角铺作和补间铺作三种变化。前后檐两次间补间斗拱为结构特殊而复杂的斜拱,即除正出拱昂外,两侧在45度斜线上各加施斜拱三缝,上置正斜耍头7个,形成庞大的斜拱之制,犹如怒放的花朵,不仅极富装饰性,而且结构严密牢固,既扩大负重面积,又增加建筑的壮丽之势。这种斜拱在宋代建筑中并未出现过,宋《营造法式》中也只字未提,并且除山西境内的一些地区外,这种形式的斗拱在辽金后基本绝迹。可以说,这种构建伴随辽金王朝的出现而出现,又伴随辽金的没落而销声匿迹。有学者推测,斜拱是来源于北方游牧民族传统民居中的某种成角度的支撑构件,结合了中原本来的斗拱做法最终形成的。

普贤阁,位于大雄宝殿与三圣殿之间的西侧,原为供奉普贤菩萨所造。1953年落架重修时,右梁架卯榫处发现有“贞元二年一行造”的题记,证明此阁建于1154年。普贤阁为重檐歇山顶楼阁,东面开门,阁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平面略呈正方形,重檐九脊顶,下有阶基,中设栏板,上层开窗,外观结构精巧,庄重古朴,唐风宛然。采用平座暗层的做法即两层之间有一暗层,其结构细部许多处又与辽代应县木塔相似。与普贤阁东西相对应的文殊阁,于民国初年因附近皮坊失火被焚,2008年,大同市人民政府组织进行善化寺古建群修复保护工程,在原址修复文殊阁并按照历史原貌修复东西两侧对称的廊亭,再现了善化寺古建筑群的对称美感。

大雄宝殿,始建于辽代。金天会六年至皇统三年重修,但仍为辽代旧构。该殿是善化寺的主殿,居寺内最后,巍然屹立于2.5米高的砖砌台基之上,殿前月台宽及五间,周边围以石雕,砖砌勾栏。月台的左前角建有六角鼓亭,其鼓现已无存;月台的右前角建有钟亭,3000余斤重的大钟高悬于六角钟亭当中,上铸清晰铭文,为金代火工曹贵父子于明天顺五年(1416年)所铸。大殿殿门正中悬挂着“大雄宝殿”巨幅匾额,字迹粗犷而苍劲。大殿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七间40.7米,进深五间25.5米。屋顶为单檐五脊式,灰瓦布顶,正脊、垂脊之吻皆为清式。柱子设置采用辽金盛行的“减柱法”,为佛像的布置和佛事活动创造了宽敞的空间。斗拱为五铺作,手法简朴,式样多变,内外达八种之多,其结构均匀对称富于变化。各补间处栌斗下设小驼峰垫墩,与应县木塔、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的驼峰相同。当心间、补间斗拱为60度斜拱两缝,每条斜拱形式不同,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又增强了建筑的抗剪、抗震性能。外檐采用这种斜拱的,仅见于辽代大型殿宇,前世未见,后世亦未沿袭。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雄宝殿基础、木构梁架、墙身、地面等的残损毁坏日趋严重。1989年,大同市人民政府成立善化寺维修工程领导组,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维修前的勘测、设计、论证和报批工作。1994年3月,经国家和省文物部门批准对大雄宝殿进行挑顶、落架大修,1998年底竣工,历时四年半,在大殿外搭建整体保护棚,建立完善的工程档案,完整记录修缮过程,加固基础、墩接檐柱、修复梁架木制构件、更换损毁的瓦件门窗、重砌月台台明、揭取并重新安装壁画和塑像等。大修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严格保持建筑物的原有形制、式样、尺寸、风格特征、工程做法及材料质地。2002年4月2日,以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为组长的专家组经现场察看验收,认为善化寺修复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程序符合文物建筑保护管理工作要求,验收文件齐全,殿宇原有残损险情已经排除,原有建筑风貌依旧,辽代梁架、彩绘保存状况良好,辽金塑像、藻井等附属文物保存如初,取得良好的工程效果,达到优质工程等级。

猜你喜欢

山门圣殿斗拱
说不完的斗拱
说不完的斗拱
瓷片
斗拱
失踪的圣殿骑士团巨宝
欧洲最早金融集团:生于战争,毁于金钱
可爱的
南北方道教建筑山门艺术形态比较刍议
斗拱系列灯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