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济“墓地”今何在
2016-05-14蒋虹
蒋虹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著名教育家、出版家和文献学家。清光绪壬辰(1892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刑部贵州司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戊戌维新时期,创设通艺学堂,传授新学。变法失败,被“革职永不叙用”。
1898年,经李鸿章推荐,张元济南下上海,先后出任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前身)译书院总校兼代办院事一职,期间曾任代总理(校长)职。主持编译严复译《原富》等书,与蔡元培等创办《外交报》。1903年初,正式加入商务印书馆,历任编译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等职。先后主持编纂整套中、小学教科书,多种辞典工具书,汉译外国文学、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和期刊等,主持出版了《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续古逸丛书》等大型古籍丛书。并以史学和校勘学的研究成果,当选为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9年8月14日,张元济因病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中央成立了治丧委员会,朱德委员长领衔,陈毅、李维汉、沈钧儒、黄炎培、陈叔通、曹荻秋、顾廷龙、梁思成、郭沫若等均列入名单。8月17日,在胶州路万国殡仪馆举行公祭。时任副市长曹荻秋致悼词,顾廷龙作事迹介绍。仪式结束后,遗体火化,骨灰葬于上海联义山庄,陈叔通为墓碑题字。上世纪七十年代迁入家乡海盐张氏公墓。
2001年,《海盐日报》曾刊登了多篇有关人士因城市建设可能波及张元济墓地而引发的为张元济建墓及是否需要迁葬之类的讨论文章,随后海盐县政府出台了保护张元济墓地的文件,并确定墓地保护范围,四周立起界桩,树起了临时标志。笔者在整理文档时看到2006年张元济之孙张人凤给张元济图书馆的来信,信中附有一份张元济骨灰安葬之地的草图,为张人凤的姐夫李瑞骅在1992年去过墓地后亲手所画。因李瑞骅是学土木工程的,所以图纸中所标的方位、距离应该误差甚小。
2007年清明前夕,笔者怀着敬仰之情,按图纸所指路线,来到海盐县城南的范家场(原张氏公墓位置),经路人指点,很快便找到了那块临时的水泥标志。在周围高楼的掩映下,这片种有庄稼的墓地犹显静寂,昔日的景象早已不在,唯有一旁依稀可见、爬满杂草的河边小石阶依然静静地陪伴其左右,像是在对人们诉说着往事。听一位正在地间劳作的老妪说,离小石阶几米处的这块水泥砌成的碑是政府为保护这片墓地而临时设立的标志,但上面书写的文字经岁月的腐蚀,模糊得几乎看不见了,仔细辨认应该是“张元济先生墓地保护区”。庄稼地周边四角都打有石界桩,也是用来保护墓地并明确范围的。
2013年9月,笔者出于撰写课题的需要,又去了张元济墓地察看,大致情况与2007年那次寻访时的情景相仿,只是四个石界桩只找到一根,另外几个也许被埋没在土堆、杂草中了,留下的那根也被损坏。那块水泥砌成的碑依然树立在小河边,只是上面的字经过日晒雨淋,一点也看不见了,当年河边的小石阶或许被杂草覆盖,没有找到。
城市发展日益加速,张元济的墓地早已在城市建设规划之中。在《海盐日报》的那场讨论中,张人凤在来信中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先祖父生前一直提倡薄葬……至今,我仍觉得先祖父数十年前对身后应薄葬的观念是十分先进,并应为后人学习的。既然已入土为安,也不必再有所举动,否则与他生前的想法相悖。”想必先生的开化、明智、淡定、稳健注定了他早已与深爱的故土融为了一体。
张元济是海盐籍历史文化名人,对家乡文化教育关心备至。早在1906年至1907年间,张元济就大力帮助家乡筹办新式学堂,亲自到盐邑各处察看办学情况,出席劝学所会议并提出不少有益的意见。亲自撰文《鹰窠顶观日》,刊《最新高小国文教科书》第四册。1946年,张元济将坐落在虎尾浜南岸的故居(世称“张家翰林第”),三进共三十六间房屋和六亩五分宅基地借给海盐县立初级中学使用。1951年致信海盐县人民政府,“愿将祖遗坐落城内虎尾浜现租与县立中学使用之房屋全所并余地捐与该中学为校舍”。
张元济不遗余力搜求保存海盐地方文献。海盐县历史上最重要的地方文献《海盐文献志》《盐邑志林》,以及海盐著名学者胡震亨、彭孙贻的著作,张元济均出重金搜求,使之不致湮没,有的还重新刊印。
张元济提倡薄葬、入土为安,但同时又以昌明教育作为平生志愿,对乡贤名人的坟墓却大力保护。1936年,先生为乡贤胡孝辕(即胡震亨)坟墓被占毁一案联合朱希祖等人致书海盐县长,要求修葺坟墓,并拨还墓地,以让后人凭吊,学习他的读书精神。
纵观张元济一生,可谓波澜壮阔,先后见过光绪、孙中山、袁世凯、蒋介石、毛泽东等人。他活动于中国的大变动时代,为救国救民,最终选择了传播知识、启迪民智的道路,并投身于商务印书馆,使其成为中国最大的现代出版企业。因此,张元济也成为我国近现代出版业的创始人和奠基者。后人理应像张元济当年保护乡贤名人坟墓那样地去保护他的墓地,让人们永远铭记、学习张元济昌明教育、启迪民智的求实作风、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和贯穿一生的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