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重镇 锦绣霍州
2016-05-14刘薛平
刘薛平
霍州,地处山西省中南部、临汾盆地最北端,以五岳五镇之“中镇霍山”和西周霍国而得名。她东倚太岳山,与古县、沁源县毗邻,西望吕梁山与汾西县相连,南拥汾河与洪洞县接壤,北临韩信岭与灵石县交界,是山西南北交通要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早在尧舜时期就被称为“中州重镇,帝都屏障”。
沿革历经沧桑
唐尧时期,尧都在平阳,霍州为其畿内之地。虞、夏、商时期,霍州属古冀州之地。
周武王十一年(前1046年),武王封其弟姬处到霍为侯,霍地始称霍国。据考证,霍国古都城在现州城西南10里白龙镇陈村。周惠王十六年(前661年)晋献公灭霍国后,霍地改属晋国。
春秋战国时期,霍地属晋国。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韩、魏、赵三家分晋之后,霍地先属韩,后归赵辖,再属魏。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全国后,将全国划为36郡属地,郡治平阳。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设置彘县,县治在今白龙镇陈村,属河东郡,今霍州、赵城、汾西当时都是彘县管辖之地。新朝王莽建国四年(12年)改彘县为黄城,属河东郡。东汉阳嘉三年(134年)改黄城为永安县,县治在今白龙镇陈村,仍属河东郡管辖,今霍州、赵城、汾西皆为永安县地。三国时期,山西地区属魏,魏正始八年(247年)夏五月,划河东、汾北10县为平阳郡,永安县改属平阳郡。
两晋时期,置司州统郡,永安县仍属平阳郡。
南北朝时期,北魏神元年(428年),世祖(太武帝)拓跋焘,擒夏主赫连昌,设置禽昌郡,郡治今古县北21里麦城村。太平真君二年(441年)改禽昌郡为禽昌县,县治迁杨县(今洪洞县东南20里处)。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永安县并入禽昌县。太和二十一年(498年)隶属杨县。正始二年(505年)复置永安县,县治仇池壁(今洪洞县赵城镇东北,后迁于今赵城镇东南3里)。建义元年(528年)置永安郡,郡治永安县,辖永安县、杨县。
隋,开皇初年废永安郡,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汾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汾州为吕州,改永安为霍邑县。大业三年(607年)撤吕州,霍邑县改属晋州,隶属临汾郡。义宁元年(617年)置霍山郡,辖霍邑、赵城、汾西、灵石四县。唐,武德元年(618年)撤霍山郡,复置吕州,治今霍州市。贞观十七年(643年)废吕州,霍邑县复属晋州。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以晋州置定昌军,贞明元年(915年)又改为建宁军。后唐同光初年(923年)改为建雄军。这一时期霍邑县属晋州,一直未变。
宋,政和六年(1116年)改晋州为平阳府,霍邑县平阳府,靖康之乱(1126年)后,河东路所属府县均归金辖。
金,贞祐三年(1215年)置霍州,改霍邑为附郭县,另辖赵城、汾西、灵石3县。兴定元年(1217年)七月霍州升为节镇军,命名镇定。四年(1220年)正月移治好义堡(今洪洞县)。天兴年间又增辖岳阳县。
元,平阳府为平阳路。大德九年(1305年)因地震改为晋宁路,霍州归其管辖,州领霍邑、赵城、灵石3县。至正年间一度去霍邑,不久后又恢复。
明,洪武元年(1368年)仍改晋宁路为平阳府,霍州属之。二年(1369年)改霍邑为霍州直属地,州领灵石县,仍属平阳府管辖。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擢升霍州为直隶州,辖赵城、灵石两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又增辖汾西县。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废除州的建置,始称霍县。
1914年5月,全省分雁门、冀北、河东三道,霍县归河东道管辖。1927年裁道,被划分为二等县,直属省辖。1937年9月,为适应抗日战争需要,全省划为七个行政专区,霍县划归第六行政专区管辖。1938年初,日本侵略军占领县城后,霍县改归六专区所设河东办事处直辖。1939年全省又改划为十一个专区,霍县改属第三行政专区。翌年第三行政专区又分为三个小区,霍县划属第三小区(区机关称办事处,又称路西办事处)。1941年9月太岳行署成立,八路军建立晋冀鲁豫根据地,原第三行政专区所属三个小区,改为第七、八、九三个专区,霍县属九专区。1942年10月,太岳行署将所辖地区重新划分为四个专区,霍县属一专区管辖。1946年8月23日,霍县第一次解放。1947年4月24日,霍县第二次解放后,归属翼城临时专属。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月临汾专区建立,霍县改属临汾专区。1954年临汾、运城两专区合并为晋南专署,霍县改属晋南专署领导。1958年6月霍县与汾西县合并为霍汾县,县治设于霍县城内。同年12月霍汾县并入洪洞县。1959年6月恢复霍汾县建制,1961年5月恢复霍县建置,一直属晋南专署。1979年晋南专署又分为临汾地区和运城地区,霍县属临汾地区。1989年12月霍县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为省辖市,1990年6月正式挂牌由临汾市(地区)代管,至今未变。
历史源远流长
霍州自古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土地肥沃,很早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据文物考古发掘,霍州地下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极为丰富。
1962年,在赤峪、贾村、下乐坪、张家堡发现4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其中赤峪旧石器遗址发掘出旧石器97件,类型计有石片94件,刮削器1件,尖状器1件,石球1件,还出土了大量龙骨化石。赤峪发掘的旧石器的器型及打制方法与襄汾丁村文化较为相似,时代也大致相当,为旧石器时代中期。
1996年,在霍州市白龙镇白龙村西北涧河右岸二级阶地上发掘出大小不等的石核、石片以及刮削器,石料均为黑色燧石。文化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
位于大张镇靳比村西南的靳比新石器遗址,面积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6米,断层上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到泥质红陶、夹砂红褐陶和夹砂灰陶片。其纹饰有弦纹、线纹、黑彩弧线三角纹、圆点纹。器形有敛口钵、折沿钵、盆、罐等。另采集到石斧1件,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
位于李曹镇韩比村东的新石器遗址于1986年发现,面积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3—1.5米,断崖上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有泥质灰陶、泥质红褐陶和夹砂灰陶片。其纹饰有绳纹、篮纹,器形有豆、鬲、壶、罐等。属龙山文化陶寺类型遗存,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夏代的历史遗址有大张镇西张村垣上的西张遗址,下乐坪村南的东疙瘩遗址,李曹镇源头村北源头遗址,辛置镇北村遗址,三教乡库拔遗址。在这五处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的夏代纹绳夹砂灰陶盆、绳纹夹砂灰陶鬲足、纹绳夹砂灰陶罐、夹砂纹绳鸡冠灰陶鋬、豆柄等残片。
西周时期古遗址有3处,一处在李曹镇李曹村东南,面积为10万平方米。采集到西周时期的绳纹夹砂灰陶鬲、泥质灰陶豆盖、灰陶片等。一处在白龙镇陈村,面积10万平方米。据史载,周武王封其弟姬处于霍国,陈村即西周时霍国古都所在地。一处在三教乡安乐村东,1986年发现,面积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3—1.5米,采集到西周时的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片。其纹饰主要为绳纹,器形有盆、豆、鬲、罐等。
东周时期古遗址有3处,即辛置镇后河底村北,三教乡冯村西南垣上、师庄乡上靳安村北。
战国时期古遗址有7处,汉代时期古遗址有15处。
隋唐古遗址有尉迟恭驻守的白壁关(在今山西霍州城南2公里南坛村),李世民大战隋代守将宋老生的古战场(今霍州市城区东)。
在这些遗迹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霍窑。霍窑遗址,位于霍州市西南6公里的白龙镇陈村一带,面积约2平方公里,始于唐末,鼎盛于宋代。明初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说道:“霍器出土在山西平阳府霍州,该窑产品器型有仿定窑折腰盘、冼、盏托,高足杯、盖罐之类。”据《霍州志》记载,陈村霍窑生产的器具“细腻柔软、釉面泽润,器型小巧玲珑,造型精巧美观。质地薄如蝉翼,翠如秀玉”,历代受宫廷欣赏,多为宫中收藏。在北方民窑中,霍窑的工艺水平,元代已登峰造极,名噪一时。可惜由于各种原因,霍窑精湛的制作工艺,到清末逐渐失传。目前在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元代霍窑器具有折腰盘、印花冼及盏托等。特别是折腰盘,口沿镶铜边,盘内印6条直线,制作精美,釉色莹白,非常罕见,为该馆珍贵藏品。霍州署博物馆现存霍窑生产的元代、明代完整瓷品共有5件,均属国家一、二级珍贵文物。2006年6月,陈村霍窑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清遗址现有71处,多为烽火台、村堡、庙宇。
霍州共有古墓葬14座。夏代古墓1座,位于三教乡库拔村。该墓地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60米。为长方形土坑坚穴墓。周朝古墓4座,保存最完整的是周厉王墓,在师庄乡周村西南,墓冢直径47.6米,高约7米,周长约150米,占地1178.62平方米。战国古墓2座,汉代古墓5座,宋代古墓2座。其中宋代大将高继嵩位于三教乡高王庄村的墓最为壮观,墓地面积66.96平方米,现存碑亭一座,献亭一座,碑亭为砖券窑洞一孔,窑内有神道碑一通,碑青石质,螭首直身,龟趺,碑通高2.95米,宽0.77米,厚0.25米。碑额篆书“故定武军节度使高工神道碑”,碑文记载墓主人姓名,官职及立碑时间。献亭为砖木结构建筑,面阔一间,进深二椽,卷棚筒板瓦顶。
众多历史文化古迹,印证了霍州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文物博大精深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一书中写道:“霍州县城甚大,庙观多,县傀伟,登城楼上望眺,城外景物和城内嵯峨的殿宇对照,堪称壮观。以全城印象而论,我们所到之处,当无能出霍州右者。”
霍州文物古迹众多。如恢宏壮观、古朴典雅的元代州级署衙霍州署;工笔隽秀、彩绘精美的贾村娲皇庙壁画;精雕细刻、巧夺天工的明代鼓楼;朴实厚重、独具匠心的元代建筑赵家庄观音庙;挺拔高耸、做工精细的雁塔;造型奇特、花雕精美的许村朱氏民居等无不彰显着霍州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此外,火星庙、祝圣寺、千佛崖、观堆塔以及隋唐古战场遗址——歇马滩、将军墓、白壁关等古迹文化也让人惊叹不已。迄今,霍州市经国家、省和临汾市确定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06处。这里的每块砖瓦、每扇窗棂都述说着霍州历史的博大和深邃,映衬和镶嵌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灿烂辉煌。
在霍州,最有名的古迹名胜是霍州署和鼓楼。它们既是霍州古文明的象征和见证,又是现在霍州发展建设的参与者和亲历者。
霍州署始建于隋唐,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悠悠华夏五千年文明孕育的一颗古建明珠。它的建筑规模宏大,形制壮美,给人以恢弘、肃穆、典雅的感觉。它是我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州级署衙,与故宫博物院,河北保定直隶总督府,河南南阳内乡县衙,构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中国四级古代官衙文化系列。古霍州署占地38500平方米,分中轴线,东西辅线三大建筑群。今日的霍州署,占地面积18700平方米。现存建筑由南向北分别是:署前照壁、牌坊、谯楼、丹墀、仪门、喜门、绝门,甬道、戒石亭、东西厢房、月台、抱厦、大堂及东西耳房、二堂内宅、东宅、静怡轩、大院、后宅等。整个建筑中间高大雄凸,两边静拥恭守,突显了霍州署大堂的赫赫威仪和雄雄古风。
州署大堂之前有抱厦,上悬“亲民堂”大匾一块,为明代知州褚相所题,书法家徐文达亲书。抱厦明柱上镌刻着两副楹联。
一是:
莫谓民可欺,一二事偶不经心,
其怨其咨,议腾众口;
漫说官易做,千万户于兹托命,
以教以养,责在藐躬。
二是:
我虽爱民,毕竟见官非好事;
尔如责己,须知恕彼既便宜。
细细品味,更觉意味深长。一则劝官,要求为官者必恪尽职守,谦恭为民;一则劝民,要求为民者须宽厚克己,忍爱处争。只有这样,为官者才能领命无愧,为民者才能神静气清。
霍州署的主体建筑是大堂,它高大雄伟,古朴典雅,结构奇巧,工料俱佳。大堂的面阔进深各为五间,面积为332平方米。因采用减柱式营造方法,显得十分开阔和宽敞。堂内上下左右,既不雕梁画栋,又不彩壁绘墙,给人一种朴实无华,肃穆庄严的感觉。大堂所有的梁架檩柱,选材用料,均不抛不旋,顺其自然,粗头尽其材,细头稍加垫。这种独具匠心的营造方法,实为历史罕见。虽经千年劫难,不杞不朽。其结构之精巧,其技艺之绝伦,令人叹为观止。奇中更奇的是大堂后槽额枋由3木相接而成,两边各一根额枋,中间夹一段长2米、圆周为0.8米的短樑。此短木,据说为“茹茹木”。“茹茹”者,系灌木也。若能长碗口大粗,世人定惊叹不已。此木如何能长的这样巨大?又如何会被置放于这大堂后樑之上?又在堂樑之正中,官座之头顶呢?实为千百年来难解之谜。或为告诫官吏,应茹苦含辛,励精图治;或为祈求佑护,官运亨通,万事如意。观物揣意,引人遐想。大堂抱夏的奇特之处,主要体现在结构上,它的四柱之上用极小的阑额相连,上面却承托着一整根极大的普柏枋,而这根普柏枋上,有斗拱七朵,朵与朵之间距离相等,但没有一朵放在任何柱头之上,与我国传统的架构方式完全不同。这种斗拱作用“完全忘却”的设计是目前我国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范例。无怪乎古建筑学专家梁思成、林徽因先生赞誉道:“在这大堂的结构上,我们得见到滑稽绝伦的建筑独例。”
另一著名古迹为鼓楼,又称文昌阁,建于明万历年间。建筑面积225平方米,底部为砖砌十字卷拱式通道贯穿东西南北四大街。楼高27米,在阁楼一层四面各悬贴金匾额一块,由古今书法名家徐文达、沈鹏等书写,字体苍劲有力,雄浑古朴。楼上二层回廊外沿有木制围栏,刻有五彩花鸟图案,屋檐用琉璃简瓦覆盖,上装二十八星宿琉璃造像和三彩琉璃脊兽,工艺极为精湛。檐下拱斗重叠,顶端檐角起翘,宛若朵云簇簇,给人以凌空振翅之感。每个翼角梁上装有龙头套兽,其下各挂风铃,风吹铃响,清脆悦耳。楼顶的正脊两端有琉璃鸱吻,其造型独特,凶猛生动。楼顶的中央,有一琉璃葫芦宝瓶,并有骑士护卫。若登楼眺望,山光水色,争相辉映,而古城风貌,则一览无余。
鼓楼的奇妙之处,在于它的间架结构:所有木料,无论长短、方圆、三角、多边、横竖、单双皆铆榫衔接,精密严谨,错落有致,天衣无缝。精湛的工艺,巧妙的结构,至今令行家里手敬佩不已。
文化厚重独特
霍州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剪纸、莺歌、高跷、威风锣鼓、年馍等。
霍州剪纸。早在汉代,霍州民间妇女就有将彩帛剪成花鸟贴在鬓间作为饰物的风尚。到了唐代,她们将金银彩纸剪成花样,贴于眉间,名曰“花钿”。后来剪纸走出闺闱,成为民间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人们在过节的时候,拿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叫“窗花”,贴在门楣上叫“门签”或“门画”。剪纸内容多是吉祥嘉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余(鱼)等题材。手法细腻,技艺精湛,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霍州莺歌。起源于宋代,一般表演由10人组成,有持伞者、鼓手、老妪、书生、小丑、卖货郎、花身子(女角)等。一人打鼓,一人敲锣,三至五人拍钗。表演分台上、台下两种。台上表演叫“莺歌登台”。台下表演叫打土台,也叫混场,即广场表演。1957年在老艺人王人把、薛尻子、陈希学指导下,霍县文化馆编排的“八姐妹观灯”参加山西省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一等奖。同年四月中央歌舞团到霍县采风,对霍县莺歌高度评价,将全部录音资料带回北京。2005年11月21日中央电视台拍摄《霍州风貌》,又将霍州莺歌表演拔尖的“南庄莺歌”作为重头戏,全面录制,广为宣传。
霍州书。又称“瞎子说书”。唐宋时期流传霍州地区的一种地方曲艺,以盲人演唱为主。通常演唱者前面放一张条桌,人坐在靠背椅上,左脚蹬甩板,右膝上绑一扇小钗打花填空,怀抱三弦,边弹边唱边打小钗。霍州地方书曲调优美动听,句式采用花辙。上下句必须同韵,一般用霍州方言土语表述。说唱书目范围广泛,内容贴近生活,极富乡土气息,是霍州文化的精髓之一。
霍州高跷。表演者在小腿处绑高度为1米左右的木棍,身穿各种演出服装,边走边舞,做出各种高难动作,如在平地。有的表演“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有的表演“宋江三打祝家庄”;有的表演“三国演义火烧赤壁”;有的表演“男婚女嫁农家乐”;有的表演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喜悦欢庆新景象。
威风锣鼓。相传起源于唐尧时期,为尧王避暑霍山时,祭祀中镇霍山神的迎送礼仪,后流行于晋南大地。其中以霍州威风锣鼓最负盛名。相传,619年唐太宗在霍州大战刘武周部,以威风锣鼓激励士气、指挥进退,最终取得胜利,从此霍州威风锣鼓名扬天下。霍州威风锣鼓主要以鼓、锣、铙、钗四种乐器为主。表演时,排队布阵,犹如雄师出征,十分壮观;锣鼓齐鸣如春雷滚动,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威武雄壮,充分展现了我国北方民族之粗犷、骠悍、倔强、豪放的精神风貌。威风锣鼓在霍州民间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发展,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项目。二十世纪末,霍州威风锣鼓曾3次进京,为国庆四十周年大庆、全国第一届农民运动会开幕式和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进行表演。特别是1997年,霍州电厂威风锣鼓应邀参加了香港回归庆典。霍州威风锣鼓的精彩表演,给国内外友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霍州威风锣鼓威振京都,名扬华夏,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霍州年馍。馒头在霍州俗称“馍馍”。作为一种寻常食品,馒头被心灵手巧的霍州人赋予了希望和祝福的美好涵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霍州年馍。霍州年馍的历史可追溯到千年以前,是霍州民间为庆祝春节而制作的一种民俗食品,原料主要为小麦面粉和红枣。霍州年馍代表了霍州人对好日子的向往和热爱,凝聚了霍州人民的生活智慧,体现了霍州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文化。
民风淳朴豁达
据《霍州志》记载,霍州人“有陶唐氏之遗风”“民尚质朴,不事骄奢,好儒讼简,庶乎礼让之风”“君子优道思远,小人俭啬,甘辛苦,薄滋味,勤于耕织,服劳商贾。”受儒道思想影响,他们明理重义,堂堂正正地为人处世。为民者“上不欺天,下不诈地”。当官者“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四社五村”水规管理办法。陶唐峪乡的义旺、南李庄、孔涧等村与相邻的原赵成县仇池、杏沟等村,地处缺水山区,人畜用水特别困难。为了解决人畜用水矛盾,这几个村的老百姓,从汉代开始,就通过协商制定出“四社五村”用水管理办法。“四社五村”的排列顺序,是按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渠路的长短、用水的天数而定的。其中,由于孔涧村迟入四社,称它为村,所以叫“四社五村”。这五个村,每年轮流坐社负责一年的水规管理,给他们所属和附属的15个村的近万人提供生活用水,并约定了水规管理办法,也叫“水册”。水册对“四社五村”的祭祀时间、祭祀用品、各社水日、交水时辰、违规处置等都做了详细规定。
千百年来,“四社五村”的百姓,视水册为民间至高无上的神圣法规代代相传。据现保存完好的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三月四社公议照旧合抄誊水册记载:“霍山之下,古有青條二峪各有源泉流至峪口交会一处。虽不能灌溉地亩,亦可全活人民。二邑四社因设龙君神祠诸村轮流祭赛。自汉、晋、唐、宋以来,旧有水例。”
按照“四社五村”水册规定,每月水日按28 日分配,洪洞14日,霍州14日,剩余两日作为给总堰补给或给需水村调剂之用。其中仇池社8日;李庄社7日;义旺社4日;杏沟社6日;孔涧村3日。同时水册规定,每年的清明节为祭祀之日。清明节前一天,鸡毛信的传送拉开了“四社五村”祭祀活动的序幕。各社首接信后,不管遇到什么天气,都要按时参加祭祀活动,不得有误。祭祀活动分为大祭和小祭。
清明节前一天是小祭,清明节是大祭,祭祀活动期间,“四社五村”的社首、副社首、放水员和村里会计到主社村同吃祭饭、拜祭龙王、宣读水规、检查水渠、分沟分水、交接账目、商定预算,为来年各村用水做好详细安排。
“四社五村”水管办法在国内仅此一例,它的存在和延续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一是它纯粹为民间管理,官方概不涉入;二是它不作田地灌溉,只作人畜饮用;三是它用水自下而上轮流用水;四是它涉及二县(市)三乡(镇),跨县自治;五是它的水册在现实中的独立意义。
“四社五村”水管办法的发明、发展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经受了实践的长久检验,是一朵灿烂的民俗文化奇葩,受到了国内外学者专家广泛关注。先后有加拿大、日本、法国等水利专家前来考察,特别是法国高等社会学院蓝克利博士和北京师范大学董晓萍教授合著的《不灌而治》,高度赞扬“四社五村”用水管理办法“是了不起的办法,是中国人民淳朴、善良、友好、文明的真实体现”。中央电视台、山西电视台多次到这里采访,制作专题节目。这项用水制度2009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霍州人自古重视教育,崇尚文化,文人墨客,层出不穷。据《霍州志》记载,从金、元到明、清,霍州有进士11人,举人87人,贡生435人,在外地居官者332人。
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出了霍州众多的历史和文化名人。春秋时,霍州人解扬为晋国大夫,赤胆忠心,刚直不阿。出使宋国,为楚王所擒拿。解扬大义凛然,忠贞不屈,视死如归,誓不变节,就连楚庄王也惊叹不已。还有霍国首领霍叔,唐代名相高士廉,宋代名将高继嵩,杜庄村大户杜十万等,都是以国为先以民为重,为了国家和人民,乐于牺牲个人利益。这种舍小我为大我的优良传统美德,世代沿袭,薪火相传。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英雄儿女,为了民族独立,为了人民解放,成千上万的霍州青壮年,纷纷报名,踊跃参军入伍,上战场杀敌。
当今散文大家梁衡著有《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人杰鬼雄》以及散文集、新闻理论文集。散文《晋祠》《夏感》《觅渡,觅渡,渡河处》等作品入选中学课本。近年来,他紧扣时代脉搏,关注官德研究和生态文化建设,创作了《官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读本》和《秋风桐槐说项羽》《树殇、树香与树缘》等力作。现在,由霍州市文联主办的《霍山》季刊又培养和造就出一批文艺大军,他们写出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小说、戏剧、诗歌、散文、随笔、曲艺,继承和丰富着霍州的灿烂文化。
峻美的霍山,灵秀的汾水,悠久的历史,精美的文物,淳朴的民风,便捷的交通,共同构成了霍州这方独具魅力的乐士。走进她,感受到是博大与精深,厚重与悠远,她不愧是三晋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