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离去
2016-05-14骆丹
中国摄影 2016年7期
骆丹
2010年的某一天夜晚,那时我在云南怒江拍摄作品《素歌》,我们住的山村小屋停电了,黑暗中我拿着小电筒观看白天拍摄的玻璃底片,电筒的光照亮了玻璃上的银粒子。那些没有被银粒子覆盖的暗部,是完全透明的玻璃,它们沉入了黑暗的虚空。电筒的光穿透了玻璃,影像摆脱了平面的二维空间,在另一个空间维度上生成了一个幻影。这类似于在暗室中用放大机把底片投影在相纸上,制作一张影像的过程。当一幅影像作品最终悬挂在展厅的墙上供人观看时,这个过程是隐去的,它是属于作品“背后的故事”。当电筒光照亮玻璃底片的那一瞬间,我看到了影像的另外一种呈现方式。
2014年的秋天,我走入位于中国西北的一片旷野,这旷野诞生于亿万年以前,时间在它的表面布满了消亡的证据,现在,它如同燃烧过后残留下来的的灰烬,干净而又纯粹。我闯入了一个海枯石烂、地老天荒的梦境,分不清这是远古,还是末日。除了静默地倾听风声,我用一个个1/125秒把它们复制到4×5相机的黑白底片上带了回来,在暗室中将底片用湿版工艺复制在透明的亚克力上。
凡是存在的事物即是一个消亡的过程,突然间的或是缓慢的,我所说的离去便是这个意思。相对于怎样离去,我以为何时离去更为关键,因为这个节点最终确定了事物存在的时间。它提醒了我生命乃至万物的相对与短暂,让我对时间充满敬畏。当我面对荒芜,面对亿万年时间留下的痕迹,我的心里并无悲伤。除了敬畏,我所想的是:宏大的宇宙也会消亡,那么微小个体的消亡就不算什么的。这一刻相对而短暂,需要珍惜而不是惧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