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的拟色

2016-05-14

奇闻怪事 2016年7期
关键词:体色章鱼翅膀

动物可以通过隐蔽来减少来自其他动物的伤害。因此,隐蔽就成为动物的初级防御系统(即不管捕食动物是否出现而一直存在)之一。动物的隐蔽首先就是靠它们身体的颜色来实现的。在很多动物的身上都有一种天然的保护色,这实际上就是它们采取的一种拟色的防御策略。捕食动物通常都是靠猎物的外形来进行识别的,因此如果使自身的轮廓变得模糊不清或让自己的身体与环境背景混为一体,就比较容易躲过捕食动物的注意。

天然的隐身术

在水体表层生活的动物常常是采用增加身体透明度的方式而获得拟色效果的,如水螅、水母、栉水母和很多海洋鱼类的幼体以及许多浮游动物等。在这些动物的身体中水分含量特别高,再加上身体小、色素少,所以看起来几乎是完全透明的。

为什么身体透明的隐蔽方法在水生环境中比在陆地环境中更常见呢?这主要是由于水和空气的折射率不同,如果动物的身体中含水量很高,当光线从水中进入到它们的身体时,入射角几乎没有多少改变,而陆生动物则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即使不透明,大多数鱼类身体的颜色也是有助于保护自己的。海水上层的鱼,如鲱鱼、金枪鱼等,背脊大多是浓青色、青铜色或黑色,腹部和两侧大多是银灰色或白色。从上向下看,鱼背面的颜色同深色的海水类似;从下往上看,鱼腹面的颜色又与透过水面的明亮颜色相近。那些生活在海底的鱼类,身上的颜色往往同海底的泥土、岩石和水草的颜色混成一片,再加上光线昏暗,使它们难以被捕食者发现。

类似的拟色行为在陆生动物中也很常见,如沙漠中的跳鼠身体是沙黄色的,生长在非洲矮灌木丛和稀树草原上的长颈鹿身体上有斑驳的花纹。昆虫也有这种能力,例如凤蝶和大菜粉蝶的幼虫,在绿叶丛中化成的蛹主要为绿色,而在棕叶丛中化成的蛹则是棕色的。

捕食动物身上的颜色与生活环境相一致,能使它们很好地隐蔽自己,以便出其不意地对猎物发起攻击。北极熊长年累月在冰天雪地里捕食,一身白毛能使自己不易被海豹等猎物发现。猎豹生活在草原地带,淡黄色的身体上有黑色的花斑,狩猎时不易引起羚羊等食草动物的注意。蟒生活在森林中,黑色的身体上有云状的斑纹,横在地上就好像一条大树的根茎,缠在树上又像是一根长长的藤条,猎物往往不知不觉地送上它的嘴边……

在自然界中,不少动物既是其他动物的猎物,也是捕食者。无论从获取食物还是从避免被捕食的角度,拟色都是它们提高生存能力、延续种族的重要手段。

拟色的“慢”与“快”

动物的周围环境总是会随着时间,从早到晚、从夏到冬不断地变化。因此,不少动物的体色常需要随着外部环境背景色的改变而改变,以便获得更好的拟色效果。许多鸟类和哺乳动物具有专门的调色机制,依时间和环境的变化来更换不同颜色的皮毛或羽毛,从而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与身边环境的一致性,这就是“慢变色拟色”行为。

北极地区的一些哺乳动物和鸟类每年可变色两次。夏季时北极狐、雷鸟和雪兔等的身体是以褐色为主的,此时它们在岩石和稀疏的草丛中栖息和觅食;但到了冬季,大地上覆盖着皑皑白雪时,它们就换上雪白浓密的冬装,与茫茫雪原融为一体。有趣的是,还有一类北极狐,在一年四季中全身的被毛均呈蓝灰色,原来,这类北极狐主要活动在北冰洋的沿岸地带,其蓝灰色的皮毛正好与蓝色的海水相适应,起到拟色的作用。

还有一些动物有着更强的变色能力,随时随地都可使其体色与环境相匹配。这种能力被称为“快变色拟色”。陆地上的避役和大海中的章鱼是这项特技的发明者和集大成者。它们只需要极短的时间,体色和斑纹就可以变得与背景色完全一致,从而达到拟色的至高境界。

“伪装大师”

避役是陆生动物中能通过改变自己的肤色来适应环境的“伪装大师”,使其获得了“变色龙”的美誉。当处于绿叶丛中时,它的体色就呈绿色;如果它移动到树干上,身体的颜色就会在转眼之间变成和树皮一样的黄褐色。在夜间,它的体色一般为黄白色;天亮以后,它又逐渐变成暗绿色;在灿烂的阳光之下,它的身体还会闪闪发光。它可以随环境、光照、温度或生理状况变换身体颜色,以利于保护自己和捕捉猎物。有些种类的避役体色特别丰富,包括棕色、绿色、蓝色、黄色、红色、黑色、白色等诸多色彩。

在化装技巧方面,谁都不是章鱼的对手。它的体色艳丽而多变,几乎在瞬间就能将自己的体色融入背景环境之中。章鱼变色的秘密在于其具有神经控制的多态性皮肤,即皮肤在中枢神经系统精密控制下具有多变的颜色模式和高度复杂的纹理结构。

章鱼负责变换布景的“调度站”在脑中占据两对脑叶区:前面一对控制头部和腕的颜色,后面那一对控制躯体的颜色。左右脑叶分别管理自己的那一侧。如果通往右侧色素细胞的神经出现故障,那么它右侧的颜色就固定不变了,但它的左侧依然能改变成各种色彩。

章鱼眼睛是调整肤色与周围背景相一致的直接指挥器官。眼睛得到的视觉印象,通过复杂的生理渠道进入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再给色素细胞发出相应的信号,扩张和收缩一些色素细胞,使之调配成最为适宜的化装颜色。如果一只眼睛失明,章鱼将要失去控制与这个眼睛同一侧体色的能力;两只眼睛都失明,章鱼便几乎完全失去变色的能力。但章鱼还没有完全失去对周围颜色的反应能力,因为改变颜色不仅与眼睛所得的印象有关,而且与吸盘也有关系,在它的腕手上哪怕仅留下一个吸盘,它的皮肤还会有对颜色的反应。

章鱼遇到危险时,会想尽办法不断改变颜色恫吓对方。每当生命攸关时刻,章鱼借助这种玩弄色彩的把戏,可使对手大为吃惊,甚至被吓倒。

巧借外力

有趣的是,一些低等动物的体色变换是通过它们的食物来实现的,吃什么颜色的食物身体就变成什么颜色。海蛞蝓是一种体型很小且很怪异的海洋软体动物,充满了缤纷的色彩。由于失去了硬壳的保护,它们全靠变换体色来掩护自己。它们通过齿舌吃珊瑚虫,这些珊瑚虫的色素就在其体表和肠道内表现出来。所以它们永远与其栖居处的珊瑚的颜色是一样的。

昆虫也有多种多样的拟色行为。例如,一种鹰蛾的幼虫共有4龄幼虫,其末龄幼虫的体色有黄绿色、暗绿色及白色等几种颜色,其中暗绿色是遗传决定的,而黄绿色和白色则是由环境诱发的多态现象,决定4龄幼虫是白色还是黄绿色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停歇在什么背景上以及它们在2龄或3龄时所吃的食物。

鳞翅目昆虫(蝴蝶、蛾)的体色不仅丰富,还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为其提供了更多的生存和繁衍机会。蝴蝶不能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翅膀的颜色,而是发展了结构调色技术——通过翅膀表面微结构的变化,对太阳光做出调制,表现出丰富的色彩变化。

从着色机制上看,蝴蝶色彩的变化为结构色,是生物体表细微结构所导致的一种光学效果。生物体非光滑表面所具有的嵴和微粒等微结构能使光波发生反射、衍射和干涉,从而产生特殊的颜色效应。蝴蝶翅膀闪烁的颜色与色素无关,完全是环境(光)和翅膀相互作用的杰作。蝴蝶翅膀表面有无数个小鳞片,像瓦片一样交叠排列。每个鳞片有一排排纵向的嵴,嵴间有横向隔断,隔成一个个纳米级的小凹,称为生物光子晶体的小凹断面呈反抛物线状,不同部位对光产生不同的反射和散射效应。这些反射和散射的光在小凹内还会发生光的干涉效应。正是这种奇妙的结构使蝴蝶的翅膀在阳光下发出变幻的艳丽颜色。蝴蝶鳞片的结构因种而异,因此蝴蝶的颜色有种的特异性。

大凤蝶翅膀的化学色本是黄和蓝,为什么在人眼里是有着金属光泽的绿色呢?原来,大凤蝶翅膀上鳞片内布满直径3~4微米的小凹,凹底是黄色,四周斜坡是蓝色。当光线照射到凹底时被反射呈黄色,照射到凹的斜坡的光线被反射,又入射到另一侧斜坡再被反射为蓝光。由于凹太小,肉眼难以分辨凹底的黄光和周围两次反射的蓝光,于是人能觉察到的便是绿色光。

猜你喜欢

体色章鱼翅膀
不同体色虎龙杂交斑的生理特性比较
『无脚鸟』枕着翅膀睡觉
章鱼的烦恼
无敌章鱼刷
蚜虫的生存适应性研究进展
会“逃跑”的章鱼
几种不同品系暹罗斗鱼体色遗传规律的初步研究
我们都有隐身衣
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