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印象
2016-05-14谢石林
谢石林
自2009年以来,全国已在农村建有60万个农家书屋,国家已投入120多亿人民币,惠及亿万村民。我们井冈山脚下2515个行政村就建有2558个农家书屋。农家书屋类似图书馆又不是图书馆、类似阅览室又不是阅览室、类似活动中心又不是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究竟是什么呢?
农家书屋是村口的路标
村口的路标有用石块做的、砖头砌的、水泥筑的,上面用正楷或者行草写上某某村的名字。以前很多村是没有路标的,现在富起来了,很多村都在村口树起了一块路标。因此,路标是富有的象征,是一个村的形象,也是行人的方向。然而,有的人却不以为然,认为建个路标花了钱又没什么用,觉得可有可无。
有的人也认为,农家书屋是跟那块路标一样,天天默默矗立在那里,看看可以,作用不大,丢了又可惜。其实,农家书屋就是村口的那块路标,是一个村子的形象,是一个村的精气神的体现,是大家前行的方向。大家要打心里重视农家书屋的建设,千万不能有所松懈,不能认为可有可无。以书刊为砖石建起的路标,那是文明的崛起。既然文明在村口站成了路标,我们就不可让他倒下。
农家书屋是村头的水坝
很多村庄村前村后会建一个水坝,一是灌溉之用,二是防洪之用。而这个小水坝也大多是上级政府拨专款给村里修筑的。钱拨到哪里,哪里就要负责建好,不可做成豆腐渣工程。如果偷工减料,不负责任,水坝一旦倒塌,造成水患那就是安全事故,是要追究责任的。因为这是一项民生工程。
农家书屋建设也是一项民生工程,第一位强调的是责任和质量。农家书屋是一个村的精神堤坝,农家书屋的建设者、管理者、使用者都要肩负起筑坝、修坝、护坝的责任,要及时发现这个精神堤坝哪里有管涌,绝不能造成溃堤!农家书屋的一书一物,都是村民的精神财富;农家书屋的一分一厘,都是国有财产!
农家书屋是村边的小溪
很多村庄周边都有一条小溪或小河,儿时我们常常在水里戏水、捉鱼,在岸边漫步、嬉戏。可是,长大后我们却发现小溪不见了,小河干涸了。究其原因,除了受大环境的影响之外,重要的一点是长期以来没有人给小溪、小河去疏通和管理。
农家书屋就是新农村的一条小溪。默默地给小草小花以血液、给大树大地以滋润、给大人小孩以甘泉。每每来到农家书屋不要说读书看报,哪怕是聚到一块聊聊闲天、拉拉家常,心灵都能得到一次洗涤。让我们大家共同来呵护这条小溪吧,让老人小孩都能愉快地在小溪边漫步,从奔腾的溪水中找到过往的记忆,从清澈的水波中寄托一个扬帆远航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