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实践探索

2016-05-14陈劲松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教学高中数学

陈劲松

【摘要】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与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脱节,影响了课堂教学成效.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因素,阐述了课堂提问的“四度”原则及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教学

提问是数学课堂最常见的双边活动,无论是课题导入、教师讲解、习题解答,都有提问穿插其中.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提问不再满足于师问生答,而是借“问”来激发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但通过课堂观察不难发现,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根据预设提出与教学内容相脱节问题,难易不能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问题缺乏条理性,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提出有效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一、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因素

1.表述不够精准.教师在分析目标、把握学情的基础上,从学生的视角提出问题,要求语言精炼、表达清楚,又要联系所学内容.部分教师的提问表述含糊不清,表述不够到位,致使学生答非所问.

2.难度把握不当.教师的提问应切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站有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让学生开动脑筋,“跳一跳”能逐步解决问题.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过易,学生无须思考就可回答,起不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若问题过难,学生经过自主思考、小组合作仍无法解决,就会丧失兴趣.

3.问题层次设置不合理.“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后,后其节目.”教师的提问应符合的学生认知特点,坚持“低起点、小坡度、多层次”的原则,让学生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逐步解决问题,若颠倒问题的顺序,会扰乱学生的思维.

4.提问对象不全面.部分教师困囿于“精英主义”教育观,提问多面向相对优秀的学生,认为他们回答较为流畅,也节省时间.或者不分层次、不问对象,对后进生提出有难度的问题,往往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5.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不惜花时间大量讲授,留给学生思考、想象的时间不多.问题一经提出,学生思维尚未深入,就让学生作答.这样看似完成了教学任务,压缩了学生思考的时间,起不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6.教师反馈不及时.教师精心设计提问,而面对学生的回答却准备不足,仅以对错来评判学生,一旦学生的思维与预设不相符合时,就会将学生晾在一边,按自己的思路一讲到底.

二、高中数学提问要坚持“四度”原则

1.合理把握梯度.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控制好问题的梯度,以“低起点、缓坡度”调动学生的思维,拉近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距离.教师要合理设置问题串,以不同层次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人都能开动脑筋,逐个突破,从而能获得发展.如在“对数函数(2)”教学中,教者先引导学生从y=2x求出x=log2y,让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什么是(0,+∞)?”“函数y= logax和函数y=ax(a>0且a≠1)的定义域、值域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概念.接着借助计算机在同一坐标系内分别画出y=2x与y= log2x,并观察各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学生在对比、讨论、交流中获得结论,也提高了观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2.科学掌控难度.教师备课时不能仅限于备教材、备目标、备教法,还在去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认知结构,设计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才能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若设计的问题过难,会出现思维“冷场”现象,不仅导致课堂教学活动无法开展,也会使学生失去信心.问题的设计要在新旧知识的结合处,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他们有目的地去探索.如在“函数的单调性”教学中,教者先出示y=x+1、y=x2的图像,让学生描述函数的图像特征,比较在区间I内的任意两个值x1,x2所对应的函数值f(x1),f(x2)的大小,引出函数单调性的概念,继而让学生讨论y=-x,y=x2+1,y=1x三个函数具有怎样的单调性.学生在观察、讨论、归纳中逐步理解函数的单调性.

3.巧妙选择角度.教师的提问不能以自我为中心,靠个人的臆断来揣测学生可能提供的答案,要让在学生的视角,选择合适的角度切入,既要有启发性,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又要有新颖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善于调节密度.新课程改革以来,部分教师变“满堂灌”为“满堂问”,大搞题海战术,不问问题的“质”,不管问题能否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不管问题能否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一味以“量”来取胜.提问要有张有弛、疏密有致,要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接受能力,才能集中学生的有效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1.拨动心弦.提问不能平铺直叙,要在疑难处、困惑处提问,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拨动学生的心弦,在学生的心理激起涟漪,能将理性的探索、情感的升华融合在一起,达到启智、怡情的目的.

2.启发引导.教师的提问不是无谓的教学活动,切不可为提问而提问.教师要注重引导,给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提问要具有启发性,能击中要害,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在迷茫时思考、在困惑时顿悟.

3.注重过程.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探究性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将结论直接交给学生了事.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思维脉络,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分析、说理,提出有独创的见解.

4.灵活变换.传统教学中教师重形式轻实质,白白浪费了课堂的宝贵时间,或借“刷题”来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要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巧妙设置陷阱,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巧妙解题,解除思维的困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课堂提问不再是简单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而是一项复杂的教学行为.我们高中数学教师要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开展提问教学的实践探索,以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德勋.课堂提问时机及提问方式研究[J].中学教育学刊,2008.

[2]卢正芝,洪松舟.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格取向与标准建构[J].教育研究,2010.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有效教学高中数学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