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植树造林中的技术措施

2016-05-14张海涛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7期
关键词:育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

张海涛

摘要: 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社会,植树造林是保持水土稳定、促进生态平衡、维持社会各项发展长久可持续的重要措施。植树造林中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涉及领域广泛,包含有植物学、生态学、环境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我国植树造林技术发展至今,在经历过许多技术误区之后,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

关键字:植树造林;技术;措施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被提到了新的日程。植树造林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在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一系列号召的响应下,有关植树造林的技术和措施也从摸索、不成熟的状态逐步迈向成熟,同时形成了针对多种地形、不同条件的植树造林的技术和方法,文章将对植树造林中的技术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总结。

1.植树造林的前期工作

1.1植树造林前期的土地准备

植树造林前对土地的准备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前期准备,包括对土壤情况、生态环境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土壤的翻耕、沃肥等工作内容。在进行土地准备时,需要对土地进行清理,将造林区内的灌木、杂草、地面上的树根等会对后期植树造林造成影响的杂物进行清除,可通过使用机器或人工直接进行割除,使用点火的方式进行清理,以及播撒化学药剂的方式进行杂物的清理工作。对造林区进行清理之后,需要对土地进行翻垦,可根据造林区的实际面积及形状选择合适的翻垦方式,力求土地准备工作的经济性和效果性。

1.2植树造林前期的树种及种植准备

植树造林树种的选择受造林区的气候条件以及土壤生态条件的制约,同时受造林区规模以及造林目的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植树造林的树种时,需要权衡多方影响因素来进行筛选。在确定种植树种后,可通过一定的选种或选苗方法选择和培养所需树木,通常采用播种、植苗或者分殖等方式进行种植工作,在采用植苗法进行树木种植时,要选择苗木通直,顶芽、根系发达的幼苗进行栽种,以保障造林区树木的成活机率。在植树造林的种植工作之前,还需对种植季节、时间进行选择,合适的种植、生长时间能够较大程度的保障造林区树木的成活几率。[1]

2.植树造林中的植树技术

2.1采用播种的植树造林方式

采用播种的方式进行植树造林,就是直接将树木的种子直接播种至造林区内,这种植树方式操作较为简便,但其对土地和种子的要求较为严格,对播种后期的管理要求也较高。因此,使用播种法进行植树造林时,要做好前期土壤的调整工作,严格对树木种子进行筛选,选择颗粒饱满、健康、易成活的树种,精确控制树种的萌发条件,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和播种数量。为保证植树造林的效果,在树苗初期生长后,要对造林区的树苗密度进行控制,去除部分生长稠密区的树苗,对种植失败的位置进行补种。

2.2采用植苗的植树造林方式

植苗造林是将树苗通过统一的培育之后移植到造林区的一种造林方式,此时的苗木具有发育良好的根系,因而能够适应较为恶劣的造林区环境,也适合于种植规模较大的造林区进行植树造林。但是由于这种方式种植的树苗需要进行移植、运输等环节的处理,因此种植技术在保障树苗的成活率上占有极大的比重,如何最大程度的保存树苗根系水分和对树苗尽可能少的造成伤害是采用植苗的种植方式进行成功育林的关键。

2.3采用分殖的植树造林方式

采用分殖的植树造林方法是直接采用树木的树枝或者使用树木的树干作为种植材料进行造林的一种方式。这种造林方式可以较好的继承母苗的优良性能,还具有育苗工作及其简便、种植方式简单、初期生长速度较快等优点。[2]但这种造林方式对造林区的土壤条件和生态环境要求较高,同时受母体树木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大规模植树造林的要求,同时对树种也具有一定的限制,对于数量较大、生长速度快并且能够进行营养繁殖不定根的母树树种较为适用,种植者可根据造林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植树造林方式的选择。

3.植树造林后期的管理措施

3.1育林中的苗木管理

在植树造林中树木种植之后到树木生长至稳定阶段前的育林管理工作是保障造林区树木成活率的重要方式。此时的苗木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差,对管理的依赖作用较强,因此,苗木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造林区的苗木进行检查,对病虫害等问题进行提早预防,在发现病虫害问题后,应当及时处理,防止病害情况的大范围传播。尽量减少自然灾害对苗木的影响,对环境中的恶性竞争进行控制,提高树木的成活几率。

3.2植树造林后期的封山育林管理

封山育林是一种传统但有效的育林管理方式,在树木成长到稳定的阶段之后,树木自身免疫力得到大大提升,对管理的依赖程度降低,可进行封山育林,减少人类活动对植树造林的影响,促进树木茂密的生长。封山育林的人工投入小,充分的利用了造林区植被的自我恢复能力,能够最快速的使造林区中的林木生长为森林或灌木区。封山育林是充分遵循自然的规则的体现,能够对造林区的结构进行完善,同时调整林区的生态结构。

4.结语:植树造林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做好整体性规划工作,在退耕还林、经济林等植树造林计划生成之后,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等实际的生态环境对树林的种类进行选择。育林工程是一项历时较长的工程,植树造林的成功与否与树种的适宜程度、种植技术以及相关的管理措施有关。植树造林工作良好完成与人类社会的各项工作息息相关,是提高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指标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人类发展遵循自然发展法则、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铁筱睿,李建.当前造林树种选择的误区及对策思考.农业与技术,2013(4).

[2]黄鹤,姜娜,兰孝鹏.植树造林及其养护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3(16):201-202.

猜你喜欢

育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运用研究
邓育林作品
水利工程与生态效益探析
封山育林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运用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建设中作用浅析
植树造林共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