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函数求导法的教学剖析与例题设计
2016-05-14吴维峰
【摘要】本文对复合函数求导法的教学进行了剖析,依据基本初等函数,精心设计了5组例题,并对例题的教学使用做了阐述,提高了复合函数求导法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复合函数求导法;教学;剖析;例题设计
一、对复合函数求导法的剖析
函数求导法则中复合函数求导法,除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求导方法外,也是推出其他求导法的基础(如隐函数求导法、对数求导法等).从复合函数求导法的使用来看,由于中间变量的数量可以涉及多个,而且选择灵活性大、技巧性强,具体的解题过程还常常隐去中间变量的书写,所以,复合函数求导法是整个函数求导法的重点和难点.
1.复合函数求导法的核心关键词——“中间变量”
①中间变量的选择.准确选择中间变量,把复合函数“分解”为基本初等函数,是使用复合函数求导法的前提,也是关键所在.否则,就无法使用复合求导法求导;②中间变量数量.复合函数的中间变量多数情况下可能多于一个,即复合关系有多层;③中间变量的书写.初学时需要明确写出中间变量,采取不用连续等号表示的解题过程;当比较熟练后(特别是有多个中间变量时),解题过程却是采用不直接写出中间变量、用连续等号表示的“实用形式”;④使用复合函数求导法的同时可能还涉及其他的求导法则.如求函数y=2xsinx2的导数就涉及乘法法则、求函数y=ln(x+x2+1)的导数中,在对中间变量u=x+x2+1求导时就涉及了加法法则.
2.例题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例题的设计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目前复合函数求导法的教学例题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①例题设计没有很好的体现基本初等函数的作用.目前教材中例题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函数类型、单个中间变量与多个中间变量、写出中间变量和不写出中间变量三种知识方法相互掺杂,客观上增加了学习的难度.②教学的条理性、层次感体现的不够.复合函数求导法的教学,分为只有一个中间变量的基础层次和多个中间变量的熟练层次.③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体现不够.复合函数的求导,就是将其转化为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要通过例题的示范,渗透化归、类比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二、例题设计与呈现次序
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我们按照基本初等函数的呈现次序,围绕中间变量的选择这个核心,将整个教学过程分解为“基础”与“熟练”两个层次,设置下列5类例题.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例1 幂函数系列
三、五组例题的使用
1.单组例题用于“初级”层次的教学
“初级”层次的教学目标是:依据基本初等函数的类型,使学生能准确的选择中间变量,在使用法则求导、还原变量并化简的基础上,逐渐由明确写出中间变量的“分析解题表示”过渡到不明确写出中间变量“实用形式”,基本掌握复合求导的思想和方法,形成思维定势.
①预前知识的复习与教学引入.对基本求导公式进行拓展变形,为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做好铺垫.将基本求导公式中自变量的表示符号x换写为字母u,t,v等,突破只用字母x表示自变量的思维定势.
②例题的使用
1)例1 既用于法则的引入,也用于幂函数系列中间变量的确定.先让学生思考,然后师生共同分析:(1)中的函数y=x+1可以使用加法法则求导,而y=(x+1)2,y=(x+1)3,可以按多项式的展开后使用加法法则求导;但y=(x+1)4与y=(x+1)n的求导那?随着次数的增高,再用展开法就显得比较麻烦,更重要的是没有解法上的创新.分析这两个函数的结构发现(以y=(x+1)n为例),只要令u=x+1,则函数y=(x+1)n就是y=un与u=x+1构成的复合函数,而y=un与u=x+1都是基本初等函数,其导数易求的(或者是已知的),那么y=(x+1)n的导数与y=un,u=x+1的导数有何关系?这种情境式的引入方式,不仅起到引入复合函数求导法的作用,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复合函数求导法能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对形如y=[φ(x)]α(α≠-1)的幂函数,如何求导、如何选择中间变量,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要板书呈现求解过程);
2)例2用于进一步熟悉中间变量的确定规律.通过分析与引导,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形如y=eφ(x)或y=aφ(x)中间变量的选择方法以及类似复合函数的求导问题;
3)例3—例5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索,进一步掌握中间变量的确定规律以及公式的使用.在前两个例题讲解的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与提示,通过类比,学生很快就能解决例3—例5中函数中间变量的选择方法及求导.
以上5组例题,紧扣基本初等函数,只有一个中间变量,重点突出,便于总结规律,形成思维定势;从教学方法上看,讲练结合,学生有思考和动手的机会,较快的完成初级层次的教学目标,为熟练层次的教学做好准备.
小结如下:
4)拓展提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上述例题的拓展变形,比如将正弦函数换成余弦函数、切函数、割函数又该如何选择中间变量?也可以引导学生将u=φ(x)替换为其他的表达式(替换与求解过程可交给学生作为练习,既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效率,又锻炼学生的能力);二是将写出中间变量的解题过程转化、换写为不写出中间变量的表达形式,熟练掌握只有一个中间变量时的求导.
2.不同例题的组合用于熟练层次的教学
“熟练”层次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面对多个中间变量的复合函数,突破第一层次的定势思维,形成变势思维.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复合函数,用不写出中间变量的“实用形式”,准确、熟练的使用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为达到这个目标,突出本层次的教学重点,需要对例题进行调整:①例题的组合使用.以前面的5类例题为基础,适当组合、搭配,构造出多个中间变量的复合函数,用以熟练层次的教学.如将例2的函数y=ex+1的指数x+1替换为例1中函数y=(2x+1)2即可得到y=e(2x+1)2,这就是一个具有两个中间变量的复合函数.这样做的优点是:以前面的教学为基础,淡化计算,突出重点,不因复杂的计算和化简干扰多个中间变量的选择以及使用法则求导.②适当补充新例题.为形成变势思维,真正掌握复合函数求导法的思想,可以重新设计部分新例题(或习题),用于结合其他的求导方法.如:求函数y=2xsinx2、y=ln(x+x2+1)的导数,等等(在此略).
总之,如何进行例题设计用于教学,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我们设计的5类例题,相互衔接、循序渐进.单组使用可以培养思维定势;组合使用可以培养变式思维,对提高复合函数求导法的教学质量,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吴维峰.高等数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2]张通.关于复合函数求导法则的证明问题[J].高等数学研究,2009年05期,61-63.
[3]干洪英.复合函数求导法的教与学.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J].2011年03期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