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高产马铃薯栽培技术

2016-05-14许凤波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7期
关键词:结薯株数块茎

许凤波

一、选地、整地

1、选地、选茬:马铃薯喜砂壤或壤土,因此,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土壤团粒结构好、土层深厚、涝能排水、旱能灌溉、砂质或有机质含量较高、偏酸性的地块。种植马铃薯,前茬以小麦、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为好,其次是大豆、高粱、麻类,避免选用甜菜、向日葵、茄子、辣椒、番茄等与马铃薯有共同病害的前茬。马铃薯对部分除草剂比较敏感,因此,在选择前茬时应避免用过普施特、豆黄隆、玉农乐等长残效除草剂的地块。

2、整地

马铃薯是地下结块茎的作物,为使植株生长茁壮,多结薯,结大薯,必须使土壤中水、肥、气、热等相协调,所以在整地时最好实行旋耕灭茬、重耙耙地、秋深翻整地、起垄施肥连续作业,深松35-40厘米。

二、选用优质脱毒种薯

研究表明,马铃薯优良品种及其高质量的脱毒种薯,对马铃薯的产量的贡献率可达60%左右。脱毒种薯出苗早、植株健壮、叶片肥大、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

三、种薯处理:为防止种薯带菌传染,在播前最好用0.3~0.5%的福尔马林浸泡20~30分钟,取出后用塑料袋或密闭容器密封6小时左右,或用0.5%的硫酸铜溶液浸泡2小时进行消毒。播种时为防止因种薯休眠期未过而推迟出苗,可用2~3ppm的赤霉素溶液浸泡5~10分钟,或用0.5%的石灰水浸泡1~2小时打破休眠。

四、播种

一是块茎形成膨大期与当地雨季相吻合,同时应躲过当地高温期,以满足对水分和温度的要求。二是根据品种的生育期确定播种期,晚熟品种应比中晚熟品种早播,未催芽种薯应比催芽种薯早播。

播种方法应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而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开沟点种法在已平整好的地块,用犁按行距开沟,沟深10~15厘米,随后按株距要求将准备好的种薯点入沟中,种薯上面再施种肥(腐熟的有机肥),然后再覆土。这种方法简便易行,生产上应用面积大。

2.机播法播前先按要求调好株距、行距,再用拖拉机作为牵引动力播种,种薯一律采用整薯,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速度快,省工省力,株行距规格一致。

五、合理密植

构成马铃薯的产量因素是单位面积株数与单株产量的乘积。单株产量是由单株结薯数字与单薯重确定的。而群体增产与单株增产之间是矛盾的。当单位面积株数增加时,单株产量相应降低,两者都与栽植密度存在着一定依存关系。在一定密度的范围内,群体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单株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确定密度必须考虑群体产量与个体产量两个相矛盾因素协调统一。如果密度小时,虽然单株发育好,产量高,但由于单位面积内总株数小,结薯较少,产量不高。如果密度过大,虽然总株数多,但单薯重很低,同样产量不高。因此,合理密植就是要使单位面积内有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既能使个体发育良好,又能发挥群体的增产作用,以充分利用光能、地力,从而获得高产。从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考虑,马铃薯在一般栽培水平下,每亩种6000株左右,每株2-3茎较为适宜。

六、田间管理

1.中耕,施足追肥:马铃薯是高产作,物,需肥量大。据试验,每生产 500公斤,-块茎,需从土壤中吸收氮2.5— 3.0公斤,磷0.5—1.5公斤,钾5.6—6.5公斤。在氮、磷、钾三要素中,马铃薯需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较少。因此,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应掌握“攻头、保中、控尾”的施肥原则。当幼苗出土80%— 90%时,应重施一次速效提苗肥,每亩用碳酸氢铵25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兑水1500公斤进行浇施;出苗后15天,结合第一次中耕培土,每亩用尿素10公斤,氯化钾10公斤进行撒施;在现蕾期结合第二次中耕,再施一次结薯肥,每亩用复合肥20公斤,尿素5公斤穴施。注意化肥施用时,不能直接接触植株茎部,以防止“伤苗”。同时在施结薯肥时,亩用200ppm的多效唑溶液100公斤进行喷施,以抑制薯苗徒长,矮化植株,达到增加分枝的目的。

2.中耕除草

随着马铃薯的生长,田间杂草也迅速生长,与马铃薯争夺田间营养,特别是没有覆膜的田块,这一现象表现的尤为突出。我省马铃薯的田间杂草主要有田旋花、灰条、苦苣、刺儿菜及禾本科杂草,可采用人工拔除。必要时可用杜邦宝成25%干悬浮剂进行防治,每亩用25%的杜邦宝成干悬浮剂5~7.5 克兑水30~40公斤,同时加入0.2%的中性洗衣粉或洗洁精,进行田间茎叶喷雾施药,对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十分有效。

3.病虫害防治:马铃薯整个生育过程中,后期的病害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务必注意防治。目前,我市主要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疮痂病、干腐病、癌肿病、霜霉病、青枯病等。在防治上选用抗病品种;适时早播、加厚培土层,均有显著的效果。若遇发:生真菌性病害,应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并每隔10天喷药一次。目前可选用69%安克锰锌、64%杀毒矾、72%杜帮克露等:农药,每次防治最好采用轮换用药,以提高防治效果。主要虫害有蚜虫、28星瓢虫、地老虎、蛴螬及马铃薯蛾等,可选用一般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七、收获:当植株大部分茎叶枯黄,块茎易与匍匐茎分离,周皮变厚,块茎干物质含量达到最大值时进行收获。

(作者单位:154700黑龙江省汤原县香兰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结薯株数块茎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能力比较及遗传位点分析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叶面调控对马铃薯新品种微型薯结薯的影响
优质米水稻品种龙稻18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巧解“植树问题”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