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2016-05-14张廷斐
张廷斐
【摘要】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是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竞争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产生的,也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与推动。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尤为盛行。由此可见,它不仅是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锐利工具,而且其中所运用的方法论仍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因此,在当代研究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对于我们深刻理解马列主义,坚定推进马列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列宁;帝国主义理论;资本主义;当代价值
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列宁详细地给出了帝国主义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帝国主义的五大基本特征。在资本主义呈现出许多新变化、新发展的今天,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是否具有当代价值?深入思考这一问题,并且用客观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
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最高阶段,其所固有的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决定了它的必然趋向是向更高级的文明形态转变。与此同时,落后国家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特殊性以及世界历史时代条件的影响,必然会走上非资本主义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一)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论断。为了更全面地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式和新特点,列宁在1916年写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系统阐述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列宁在该书中,归纳了帝国主义的五大基本特征,深刻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并彻底批判了考茨基等人在帝国主义问题上所散布的种种谬论。
(二)帝国主义是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的论断。列宁说:“垄断,使得统治趋向代替了自由趋向,极少数最富强的国家剥削愈来愈多的弱小国家,这一切产生了帝国主义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使人必须说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列宁进一步指出:“由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而享有垄断的高额利润,所以它们在经济上就有可能去收买无产阶级的上层,从而培植、形成和巩固机会主义,使机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的根本利益更加不可调和。”这说明帝国主义是过渡的或垂死的资本主义。当然,这是指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并不等于帝国主义很快就会死亡。
(三)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前夜的论断。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宣告资本主义文明的终结和落后国家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列宁指出:帝国主义具有两种发展趋势和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趋势之一,即形成食利国、高利贷国的趋势愈来愈显著,这种国家的资产阶级愈来愈依靠输出资本和剪息票为生。这就说明了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日益加深,必然导致资本主义文明的终结。另一发展趋势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比从前要快得多,但是这种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一般的不平衡了。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二、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是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锐利工具
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科学论断,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暗淡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然而,二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资产阶级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来发展生产力,采取各种措施来调整生产关系、缓解社会矛盾,从而使资本主义得到新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否证明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已经过时?
(一)当下的资本主义新发展仍具有列宁所揭示的“垄断”特征。垄断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生产集中发展的必然结果,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一书中所提出的垄断资本主义理论,不仅正确地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经济问题,就是对当今资本主义垄断的高级阶段,仍然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规模出现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趋势,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因而有人提出垄断已经削弱,甚至消失,这种看法既缺乏科学根据,又不符合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在现代化通信工具、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产品的帮助下,国际金融垄断大资本集团操纵全球经济,而美国则犹如全球金融的心脏,几乎世界各国、各个城市都布满美国吞吸其血液的大小血管。这些事实证明,垄断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特征。
(二)当下的资本主义新发展仍然没有摆脱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腐朽的、寄生的资本主义”的论断。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技术已经停滞或绝对不发展,恰好相反。垄断一方面带来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造成生产和技术停滞的趋势。当代资本主义通过创造所谓的带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特点的“金融衍生品”,来吸引大量的逐利资本集中并停留在虚拟经济领域,从而形成了“易碎”的资产泡沫和“繁荣”的食利阶层及食利国。这实质上是对实体经济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进行再分配和“隐蔽的掠夺”。因而,随着资本主义调节能力的增加,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和“寄生性”,反而愈演愈烈。一方面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高额利息贷款仍然是列宁所谓的“剪息票”之类腐朽现象的变相发展;另一方面,各垄断财团之间为了竞争和压倒对方,保密和限制技术进步的现象也仍然存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就充分证明了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腐朽性”和“寄生性”的存在。
(三)当下的资本主义新发展仍然没有摆脱列宁所揭示的其固有矛盾以及由此决定的垂死性特征。二战后,帝国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某种程度的调整和改良,如垄断资本国有化、经济调节计划化、企业管理民主化,还有“三高”(高工资、高福利、高消费)政策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时期。但是,垄断资本国有化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矛盾,企业管理民主化也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和矛盾,发展经济计划化也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资本再生产过程的矛盾,“三高”政策更没有消除资本生产无限扩大和劳动消费相对缩小的矛盾。因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改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相对稳定,并没有摆脱列宁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所以,帝国主义仍然是垂死性的资本主义。
三、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给予我们的方法论启示
创立于20世纪初的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对于近百年后的当代资本主义来说,也许有些方面变得不完全适用了,但是列宁根据帝国主义的实质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所得出的结论并没有过时。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分析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并得出合理的结论,给我们留下了重要启示。
(一)运用马克思主义最全面的发展理论,分析新时代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为了正确估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客观地评价战争的性质,有效地指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列宁运用唯物辩证法,系统研究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时代的新情况和新变化,他研究的全面性从根本上保证了所得出结论的科学性。在世界历史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形势变得更为复杂,新情况、新现象会不断呈现出来,因此更需要我们向列宁学习,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分析新形势和新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保证我们的事业顺利地推进。
(二)自觉地把世界文明潮流与民族历史阶段创造性地结合起来,选择民族现代化之路。从资本主义时代开启以来,现代化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性潮流,并成为“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必然趋势。在列宁看来,全面地认识国情,是正确选择社会发展道路的前提条件。因而,列宁在世界历史视野中深刻认识俄国的国情,并对俄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做出分析,最后确认俄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最终决定了俄国只能走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之路。这条俄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就是:先创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条件,然后再利用与世界资本主义并存的时代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最后实现向社会主义的完全过渡。应当说,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一个伟大创造。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并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不断地实现世界文明潮流与民族历史阶段的创造性结合。
(三)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现代文明转型的基本趋势及人类文明的演进规律,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在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之后,世界范围内的矛盾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列宁坚持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结合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新特点,对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主要矛盾做了客观的分析,这些矛盾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会变得更加尖锐。世界已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会发动世界大战,而战争必然会引起革命,因此帝国主义会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会做出呼应,最终必然会使帝国主义葬身火海,代替帝国主义的必然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即社会主义文明。列宁由此揭示了现代文明转型的基本趋势以及人类文明的演进规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试图用“普世价值”论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尤其需要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不断从列宁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将由此不断得到彰显。
四、小结
总而言之,我们不否认列宁在创立理论时期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现时代的差异性,不否认列宁的部分观点与当今的流行观点有所不同。但是能够给予肯定回答的是,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是科学的。因而,无论当代的帝国主义呈现出何种变化、进行了怎样的发展,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它所处的历史地位等思想,在现代历史条件下仍然保持着它们的意义,仍然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参考文献】
[1]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M].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页
[2]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M].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0页
[3][5]孙继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论争[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第98页,第109页
[4]刘怀玉.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4).
[6]顾玉兰.全面认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6).
[7]哈帕.布拉尔著(HarpalBrar).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论题及其在当代的有效性[J].梁燕译,学习与探索,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