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关系探析

2016-05-14韩威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体育课

韩威

[摘要]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并要求时刻贯穿于我们的学校体育教学课程中。然而,要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单靠每周几节的学校体育课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结合有效的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这样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不断增强体质,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体育课;学校体育;课外体育活动

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也正因此,其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而按当前初中学校体育每天“两操”及每周三节体育课的现状,理论上学生在全年中每天平均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不会超过15分钟。显然,这样少的运动时间无法满足学生增强体质的需求,因而必须增加课外体育活动,来弥补这种缺陷。

一、体育课在初中学校教育中的定位

体育课在初中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一直以来都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为主要目的。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初中学校体育的功能更关注于学生的健康,体现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三个维度,改变了传统体育课内容竞技化、过程技术化、目标达标化的模式,对学生的身体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义务教育的相关要求,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了“初中每周三节体育课程,任何学校不得无故占用体育课程”的要求,开齐开足了全部体育课程,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也丰富多彩。

南京市的初中体育教学以基础知识、田径和体操等基础大项为必选内容,各校结合自身场地设施等条件选择适合的体育项目开展教学,并吸收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新开发的项目,各校还体现“一校一特色”,结合实际,选择一到两个运动项目在全校重点推广,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

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来说,由于体育中考的存在,直接或者间接促使学生认真参与体育课学习,促使学校重视体育课。通过对南京四城区部分初中学校的调查研究发现,体育课时偏少、体育课经常被占用的情况基本杜绝,各学校的体育课程基本按课程标准有序开展,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升。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继续,体育课程在重视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同时,强调实践性成为主要特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对于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外体育活动探究

1.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在学校内外参加的体育课以外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身体练习而开展的体育活动,包括课间操、班级体育活动、体育训练和竞赛以及校外体育健身、家庭锻炼、休闲体育等多种形式。

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分为校内体育活动和校外体育活动两种,在校内进行的主要有课间操、大课间活动等,而在校外进行的主要是学生自主安排的体育活动。这其中最难控制和掌握的是校外的体育活动,即学生不在学校时所进行的体育运动。并且受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个人所进行的运动项目和时间也因人而异。

2.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状况调查研究

通过对南京市部分初中学校随机抽取各年龄段的200位初中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见表1),处于初中学段的学生普遍较少参与校外体育锻炼,锻炼的时间过多地集中于学校体育课及大课间活动,而课外参与体育锻炼时间较少甚至没有。从表1中可见,只有36%的学生每周参与校外体育的时间大于3次,而有4.5%的学生从不参与校外的体育活动。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运动的频率是衡量学生课外体育参与情况的重要指标,导致初中生课外体育活动较少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应试教育的影响、繁重的学业、体育场地及个人体育意识的匮乏等,许多学生也根本不能保证每天一小时的运动时间。

从表2中可以看出,学业负担重、没时间是影响初中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家长的理念问题,认为体育运动耽误学习。再者就是学校内外能够利用的场地和器材不足,这也造成了学生较少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由此可见,课外体育活动的价值地位虽然已经明确,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课外体育活动却很难引起教师、家长和学生足够的重视。学校体育的实践还是只存在于学校体育课中,课外体育活动基本处于无秩序、无组织、随意的状态。

三、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关系的再认识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两个组成部分,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课外体育活动不仅仅是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它同样具有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习惯,提高学生体质的作用。开展合适的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并能弥补体育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下,体育不被重视是学生身体素质较差的直接原因。大多数初中学校体育教学对于其价值实现的主体诉求,主要或完全寄托于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由此可见,学校体育所承载的“增强学生体质”的特定功能,使其在学校教育中得以存在。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主要以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传授为主要内容,学生也是以学会运动知识和掌握运动技能为主要目标来实现。

但是从时间分配的角度来看,学校体育的特定功能不可能只依靠体育课教学来实现,人体运动机能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一定负荷的积累,这样的时间和负荷的积累过程光靠体育课教学是无法实现的,学生体质的提高更重要的应该要依赖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课外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乃至强化了体育课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使体育课教学目标得以全面体现。课外体育活动并不是学校体育的“附属品”,而恰恰是学校体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体质逐年下降这一趋势,使得学校体育课承担了额外的教学压力,使得教师和学生,乃至社会舆论都对学校体育课纷纷指摘。但是每周的几节体育课程,无论是按照运动训练学原理还是学生兴趣的培养,都显然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各层面都必须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和理解。只有将学生的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进行有机的结合、科学的调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初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责任编辑 万永勇

猜你喜欢

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体育课
体育课
关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临翔区一中高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探究
如何上好一节乡镇体育课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