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师范定向生“学质”评估体系的构建分析
2016-05-14江立员
江立员
[摘要]乡村师范定向生“学质”评估体系的创新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师范定向生“学质”的评估机构由培育学校和生源县市教育局协作组成,克服以往培育学校和生源县市教育局独立独评的弊端,充分体现教育评估组织管理的系统性;二是评估体系既包含“课业”性成绩(课程成绩、教学技能)评估,又囊括“非课业”性成绩(自主学习、社团活动等)的评估,同时兼顾各县市的教育现状,克服以往只重视“课业”成绩的单一性评估。只有这样的评估体系才符合现代乡村教育的实际,才能提高乡村师范定向生的“学质”。
[关键词]乡村教师;定向生;学质;评估
一、确定乡村师范定向生就业岗位时存在的两种现状
江西省自2007年开始试行定向培养乡村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工作,这种订单式教育吸纳了大批优秀初中生报考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本土化农村教师,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县市教育局在确定乡村师范定向生就业岗位时存在的以下两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师范定向生学习质量(以下简称“学质”)的提升:
其一,校前定岗。有的县市教育局在师范定向生入校前,便已和他们签订了就业协议,明确了具体的就业学校。这类师范定向生有些人入学后便感觉进了“保险柜”。俗话说:“井无压力不出水,人无压力轻飘飘。”现实证明,有了这种感觉的定向生在校求学期间,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质”得不到有效提升。
其二,校后考岗。有的县市教育局在师范定向生毕业之年,组织一次文化统一考试,而考试既无大纲,也无任何考试说明,有时使用选聘入城教师的试卷,有时使用高考等级试卷,而且仅凭这次文化考试成绩让学生选择就业学校。这种通过毕业后考试选岗的做法必然产生一种误导:要选择好的学校,就只需要好的应试能力。现实证明,不少乡村师范定向生为了能在毕业之年选择好的学校,在校期间多专注于应试能力的准备,而忽视教育教学知识的广博积累,轻视教学技能以及其他能力的实训。这与乡村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能力体系的办学理念相违背,乡村师范定向生的“学质”提升受到严重制约。
二、当前师范定向生评估模式的弊端
目前,乡村师范定向生“学质”评估体系还没有专人进行专题研究,交流成果匮乏。承担乡村师范定向生培养的各高职高专院校对师范定向生的评估,也多属于校内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课程评估。侧重从专业培养方案设置的课程考核入手,以课程成绩的高低来评估师范定向生的学习质量的优劣。二是管理评估。侧重从师范定向生的日常管理(含早操、早读、课堂考勤、午唱、晚自习、就寝、课外活动等)入手,主要评估师范定向生的品行和日常行为规范,而且这种评估仅作为评先评优的附带条件。各校对师范定向生的这种评估不够全面,其弊端有如下三点:
其一,评估单一。这种评估严格地说仅仅属于“课业”评估,而不是“学质”评估。比如,这种评估就未考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社交能力、学生课外知识拓展以及学生对本县市教育状况的了解等内容,更未考虑当好乡村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良好师德和必备的各种各样的教学技能等等。
其二,校局分离。学校对师范定向生“课业”单一性评估的结果,得不到生源县市教育局的肯定;而生源县市教育局对师范定向生毕业时统考的成绩,同样未受到学校的重视。在对乡村师范定向生“学质”评估的标准上,学校与教育局各行其是,互不认同。
其三,学不适用。现行的专业培养方案多由学校拟定,而教育局很少参与。有些课程设置已脱离农村一线教育教学实际,师范定向生所掌握的知识面和教学技能也难以充分满足乡村教学的实际需求。
三、新型乡村师范定向生“学质”评估体系的构成
基于以上现状,为进一步激发乡村师范定向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执教能力,构建新的乡村师范定向生“学质”评估体系显得尤其重要。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乡村师范定向生的“学质”评估应是个系统工程,“学质”评估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课业性成绩,也要考虑到学生的非课业性成绩。据此,本评估体系主要包括教育局测评、课业成绩测评、教学技能测评、学生自主学习测评、社团活动测评等五个方面内容。
1.教育局测评
教育局除选拔乡村师范定向生外,还应积极参与对师范定向生的“学质”评估。将县市教育局测评列入师范定向生“学质”评估体系是县市教育局实质性参与定向生培养的重要举措。考虑到师范定向生本土化和职业化的现实需求,教育局对师范定向生“学质”评估的核心内容应包括两方面:
一是考评师范定向生对本县市乡村小学或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学生学习基础等现状的熟悉状况。这部分测评内容教育局只需列出粗线条的大纲,具体内容应鼓励师范定向生到教育局咨询或个人深入本县市乡村小学或幼儿园进行社会调查,从中也能锻炼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熟悉本县市乡村教育教学现状,有利于师范定向生加强相关文化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明确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重任及其改革方向。
二是各教育局对师范定向生提出的从事本土小学或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职业道德、文化知识、教学技能等方面基本要求。这部分测评内容各教育局应拟定较为详细的大纲,提出具体要求。教育局拟定的这些测评可作为学校相关测评的补充或延伸,它是师范定向生扎根本土教育事业、胜任本土教育教学的基础。此外,教育局的测评规定更能进一步激发定向生对相关文化知识与教学技能的重视。
教育局组织的测评分值在整个评估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为20%。
2.课业成绩测评
课业成绩是“学质”评估的核心点。专业培养方案是经过专家深思熟虑拟制的,其课程设置也能充分体现教学的系统性。对乡村师范定向生的课业成绩评估是全面、客观地检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和鉴别学生差异性教育教学的核心评价,其对控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培养目标起到积极作用。
要准确地对乡村师范定向生“学质”进行评估,应根据课程类别来确定分值。师范定向生的课程类别应该按功能标准分为五大类,即“五位”:品修课(职业品德课)、专修课(专业知识课)、普修课(普通知识课)、技修课(教学技能课)、研修课(教研能力课)。这五大模块的课程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为培养合格的农村小学师资服务。课时分配:品修课占5%,专修课占40%,普修课占27%,技修课占20%,研修课占8%;以上各类课程在课业成绩测评中的评估分值可按此比例确定。各类课程在测评时,“品修课注重实践评价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个体反思与他人考核相结合;专修课注重知识测试;普修课侧重知识检查;技修课注重过程演示与实际效果相结合,要重视动态性评价;研修课注重成果自我汇报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需要强调的是乡村师范定向生的具体课程设置与测评方式应联合教育局相关专家共同研制。
课业成绩测评分值在整个评估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为40%。
3.教学技能测评
教学技能是“学质”评估的关键点。积极抓好师范定向生教学技能培养方式创新是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优质教师的关键。教学技能的优劣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起到“点睛”作用。教学技能测评需要处理好以下问题:
一是明确测评选项。乡村小学教师属于全科型教师,“粉笔字、演讲、简笔画、板报设计、课件制作、少儿歌曲弹唱、‘两操、体育游戏等应作为必测选项;朗读、讲故事、试讲、说课、答辩、视唱、毛笔字、钢笔字、手工制作、合唱指挥、器乐演奏、队列训练等作为选测项目”。而乡村幼儿教师则应将“粉笔字、讲故事、手工制作、课件制作、板报设计、幼儿歌曲弹唱、钢琴伴奏、即兴舞蹈创编等列为必测项目;朗读、演讲、简笔画、毛笔字、钢笔字、合唱指挥、试讲、说课、答辩、器乐演奏、队列训练、体育游戏等列为选测项目”。除此之外,还可根据师范定向生个人特长来安排才艺展示项目。
二是拟制测评方案。教学技能测评要有完整的测评方案,测评方案具体应包括测评整体要求、时间安排、测评标准、测评方式及评委构成等。同时,因为绝大多数教学技能渗透在相关课程教学当中,教学技能测评也应考虑如何与课程考核相衔接。
三是规范测评管理。一流的方案三流的执行远不如三流的方案一流的执行。教学技能的测评要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该机构应统筹教学技能测评工作,人员可由学生代表、相关专业教师、学校相关负责人、教育局专家或相关负责人等组成,测评工作遵循公开、公正、严格、科学的原则。
教学技能测评分值在整个评估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为25%。
4.自主学习测评
自主学习是“学质”评估的基础点。自主学习的本意就是学生自己爱学习、会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应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作为未来引领乡村小学或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师范定向生,应树立自主学习观,并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提升其“学质”的基础。自主学习测评要注意两大内容:
一是要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即对乡村师范定向生课后自主学习分阶段提出任务目标,并提出具体要求。鉴于乡村师范定向生要求具备广博的知识,因此,少儿百科知识应列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测评范围。
二是明确检查自主学习的方式。主要可采用检查读书笔记和查看书刊借阅数据等两种方式,少儿百科知识则可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进行测评。
自主学习测评分值在整个评估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为10%。
5.社团活动测评
社团活动是“学质”评估的拓展点。乡村师范定向生参加社团活动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社会、贡献社会,从社会中学习并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同时,还能够给他们带来道德教育和团结合作的学习与工作理念。师范定向生的社团活动能力是他们今后有效从事乡村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拓展素养。师范定向生参加社团活动要提出具体规定,比如在校期间参加社团活动的个数、参加社团活动的出勤率、成绩或收获等等。成绩的评定以过程性考核为主,以业绩考核为辅。
社团活动测评分值在整个评估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为5%。
总之,这种乡村师范定向生“学质”评估体系的构建,首先,能加强师范定向生培养学校与生源县市教育局的紧密联系,比如共同研讨培养方案、定期抽测师范定向生的“学质”项目等等。其次,能提升师范定向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新型评估体系是由学校和教育局双方研制确定的,评估结果将成为师范定向生选择就业学校的唯一依据,这必然有效激发师范定向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主动性,为他们“学质”的提升提供重要的政策激励。
责任编辑 范宏芳